论宜兴紫砂壶纯手工工艺和创作

2017-06-10 01:56王香勤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色彩语言书籍设计情感表达

王香勤

摘 要:手工成型是宜兴紫砂的传统制作工艺。熟练掌握其工艺要点和基本功。是创作精美优秀紫砂作品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书籍设计;色彩语言;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037-01

一、宜兴紫砂壶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到了明代中叶逐渐形成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紫砂艺术。与其他泡茶的工具最大的不同在于,经过长时期茶水的滋养,紫砂壶能形成“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于是就有了“紫玉金砂”的名头,这也是紫砂壶让众多收藏者爱不释手的独特魅力所在。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当地人民的勤劳淳朴,宜兴作为陶都的地位越来越稳固。拥有着七千多年的制壶历史,宜兴紫砂产业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亲历了紫砂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因此在厚重之中多了一种阅尽沧桑的大气。宜兴紫砂壶的制作技艺列入了首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宜兴得以继续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的新的契机。

大师制作的紫砂壶仿佛有生命、有呼吸、有性情,它们件件清奇俊朗、珠圆玉润、灵动逸秀,令人情不自禁的喜欢。大师拥有一双灵巧的手和一颗细腻的心,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揣摩,全手下制作,作品力图充分表达紫砂丰富的层次和浑朴的质感,对于制壶习惯的培养,应严格规范,决不能放任自流。为师者最佳的品质就是对壶的热爱,在不断完善中发现壶成长的乐趣,在每一點进步中找到成就感。

二、纯手工制壶的工艺

紫砂壶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注浆、旋坯和印坯等几种。其中手工成型是传统的制作方法。而制作技艺的关键则是脱空成型和坯件表面的精加工。所谓精加工,系指 用竹片、明针、刀具及用这些材质制作的其它专用工具,对已接上颈、脚、嘴、把手的壶口、身、盖的表面,进行精细的括平、修整,这是紫砂壶成为工艺品的关键 之一。它的作用在于:紫砂熟泥颗粒大小不一,成型时坯体表面呈现高低不平,在精加工过程中,用上述工具将坯体整平,并把隆起的颗粒向下挤压,使坯面平整光 润。这时坯体外表形成一层较细致的表皮层,而内壁面虽在打拍泥片时也受拍打,但往往是稍事加工,泥料颗粒之间相对疏松,烧成后制品表面成梨皮状,而疏松的内部呈现一定的气孔率。

手工成型工艺的关键,在于泥坯成型过程中制作基本功的高低,在造型中把握壶身、嘴、把、口、足镶接加添的融洽所取得的整体效果,以及表面的精加工,即用拍子、篾只、明针、刀具等专用工具,对已经加上颈、脚、嘴、把手的壶身整体、壶盖或其他产品的表面,进行精细的刮平修整。对此,周容的《宜兴瓷壶记》也有相关的说明,用工具修整表面,琢塑嘴、把,修整钮、盖等,“体成,于是侵者萝之,骄者抑之,顺者抚之,限者趁之,避者剔之,暗者推之,肥者割之……”

三、纯手工紫砂壶收藏价值高

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十分火爆,这不仅源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源自于投资爱好者们对艺术品保值增值能力的肯定。

随着紫砂壶行情节节攀升,壶艺泰斗顾景舟手制的壶拍价连连超过千万,更是引发了一股紫砂收藏热潮。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借用模具,快速生产,糊弄收藏者,造成恶劣影响,而纯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就是不借用任何模具,完全凭手感制作出壶身、壶把、壶盖,本人认为真正的优秀紫砂作品应该是全手工的,但这对制作者有一定的要求,须熟悉紫砂壶制作的每个步骤,熟练掌握紫砂壶各项制作工艺,这样才能让紫砂壶各部位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寓工艺与艺术一体,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四、怎样辨别纯手工制壶

“纯手工”的概念,在各个时期与各人理解中会不尽相同,但道理是一样的,都需要高超技术与高等艺术合二为一的创作精品。首先在紫砂茶壶表面我们会发现全手工紫砂茶壶有着明显的拍打留下的痕迹,类似于皱纹的壶有的明显一点,有的紫砂茶壶则需要仔细观察,但不管怎么样艺人们不会抹杀这些能证明全手工制作的痕迹。另外因为是全手工制作,所以在壶身的线条弧度上不会十分完美,往往会微有起伏。壶盖也有可能与壶口有细微的参差,乍一看去也许你会觉得壶在制作上略有粗糙,然而气度十足。这些差别就像是勇士身上的疤痕,非但不是瑕疵,反而代表了荣誉和非同一般的出身,令人欣赏,也让人由衷敬佩。

而“非纯手工”作品相对而言,就容易很多;比如“挡坯”成型,首先它对“打泥片”的要求,就不是那么“苛刻”;对“泥性”及工具的熟知程度,要求也不是太高;由于大部分成型步骤要借助“模具”那对“基本功”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再加上可以开发很多的品种及可以大量的复制等众多特点,所以“非纯手工”作品,具有普及性的使用价值与商业价值。

五、结语

纯手工紫砂壶是历代以来紫砂文化的精髓,作为一个紫砂艺人,如果一味追求“非手工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弃“纯手工紫砂壶艺”于不顾,对紫砂壶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只有努力发扬“纯手工壶艺”才能保证传统紫砂壶艺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李治元.中国茶壶大观[M].台北:台湾长春树书出版社,2011.

[2]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3]名壶集锦[M].台北:台湾钟文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色彩语言书籍设计情感表达
现代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应用
迷人的书《S.》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中国传统美学下的书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