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2017-06-10 15:50吴新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5期
关键词:木柱药瓶铁丝

吴新平

物理学家劳厄说:“教育无非是当一切所学的知识全部忘掉的时候,最后所剩下来的东西”。最后所剩下来的东西是什么?是“思想方法、习惯和能力”,这些“缄默”的知识,是默默陪伴学生,发挥作用,让学生受益终生。这正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因而,如何把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法,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去,是我们每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我近几年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浅谈如下:

一、概念的教学重本质

在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學科的特点,通过对实验和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的探究性的观察,使学生获得与概念有直接联系的、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再区分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本质同的特征,从而归纳出概念。

如在压强的概念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课本的插图:在雪地上步行和滑雪者,他们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但他们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不同;其次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泡沫塑料受到的压力相等,改变受力面积,压力作用的效果也就改变了。引导学生观察后分析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这样,在认清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得出压强的概念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学生掌握了概念才能进行应用分析,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二、规律的教学重发现过程和思维方法

“一位真正的教师不在于直接给学生真理,而是在于引发学生发现真理。”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探索来掌握规律,同时也掌握发现规律的过程和思维方法,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

例如:“液体内部压强P=ρgh”是在建立“液柱”这一理想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为了引导学生建立“液柱”这一模型,可设计如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1)让学生回忆“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的实验原理;

(2)如果用小木柱代替皮膜,另加几个小重物是否能做上节的实验?

(3)若在木柱上表面压一个重物,能使木柱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吗?

(4)当木柱拿去,木柱所占的空间哪去了?

(5)你能想象出填满空间那块水的形状吗?

最后,老师形象地把“这块液体”称为“液柱”,再用相关知识,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这就是一种研究方法,再现了物理学家发现规律的过程。

又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所使用的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科学推理的方法,“欧姆定律”的发现,是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法……

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应包括用自已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不论是儿童凭自已的力理所作出的发现,还是科学家的努力作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因而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物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不断得到锻炼和熏陶,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教学重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注重教学的创新。尤其是实验教学,教师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首先应做好演示实验的改进工作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能帮学生理解知识,培养观察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课本上有些演示实验可见度小,不利于学生观察,教学时教师应大胆改进。

如物理课本第一册的“瓶吞鸡蛋”的实验,可以这样改进:把广口瓶换成150ml的平底烧杯瓶,把有壳的熟鸡蛋换成去壳的熟鹌鹑蛋,演示时将一端浸过酒精棉的铁丝点燃插入瓶中,燃烧片刻后抽出铁丝,迅速将鹌鹑蛋放在瓶口上,过会就会看到蛋沿着瓶颈慢慢下滑到瓶底。这样改进可见度大,生动形象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效果较好。然后可再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鹌鹑蛋完好地拿出来?并让设计出恰当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变“理论课”为“实验课”

要让学生掌握某一事物的原理,更好的方法当然还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出来。如《浮力的利用》一节的教学,就可直接搬到实验室上,课前给学生准备好水槽,小药瓶、注射器、铁丝、水、盐。教学时教师先演示:把牙膏皮团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现象,牙膏皮下沉。接着让学生想办法使牙膏皮浮在水面上,很快会有学生想到利用空心可使牙膏皮浮在水面上,并且上台演示出来。然后,要求大家利用桌上的器材,做实验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1)如何让浮在水面上的空药瓶沉入水底?有的学生会在药瓶上缠铁丝;有的会往药瓶里注水,都能使药瓶下沉;(2)怎样使沉在水底的药瓶又浮起来?缠铁丝的学生会想到取下铁丝,另外,有的会往水里撒盐,还有的将瓶内的水抽出来,药瓶又都会浮起来;(3)能不能让小药瓶在水里连续的上浮下沉?学生们会积极讨论, 得出方案,然后动手实践,有的学生利用药瓶、注射器橡皮管制成能随时上浮下沉的“简易潜水艇。”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观察和实验中主动地学,并且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这样的效果,当然要比教师依照课本教学时所产生的效果好得多。正如有的同学对我说的:只要想起那个实验,就记起了那个内容,根本不用花时间去记。况且,教师讲的话,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忘记,可教师做的实验,学生记忆深刻,而学生能用自已的方法实验,自然体现出学生已形成一定的能力。

四、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新教材中对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侧重于实验演示,而教师就要根据这一特点来合理地安排演示、讲解与练习的顺序,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和分析。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教师可首先安排学生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粗糙平面上运动的实验,并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然后再安排学生观察同一小车在不很粗糙平面及在较光滑平面重复这一过程的实验,并比较三者的不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设想若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会怎样运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演示、提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可使学生自始至终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思路,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在严谨的分析推理中培养思维能力和科学素质。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各学科的有利因素,从教法的改进入手,指导学生的学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其基本素质,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木柱药瓶铁丝
复合加固圆形木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四面受火木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铁丝有多长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绝句
FRP加固木柱轴压性能研究综述
铁丝的幽默世界
两长两短
人防主体结构木柱的加固措施研究
提醒你按时吃药的智能药瓶
熟练的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