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社会教育研究

2017-06-10 23:54黄凌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前景博物馆

黄凌辉

摘 要:博物馆是社会教育机构,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下,在博物馆中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在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上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分析了新媒体与博物馆结合的契机,对博物馆运用新媒体的几种类型进行详细探讨,并展望博物馆运用新媒体的前景,以推动博物馆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社会教育;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184-01

博物馆是开发民智、普及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地方历史底蕴的象征和文明程度的代表。现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革新,改变了信息时代的传播方式,以互联网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也逐渐兴盛起来。新媒体具有诸多优势,它的广泛应用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沟通联系方式和获得信息的方式,对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新媒体融入博物馆的工作中,拓展其社会教育功能,使其成为增强一个城市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品位,文化影响力的重要窗口。

一、新媒体与博物馆结合的契机

“新媒体”(New Media)的概念是美国人G·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提出来的,“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从纸质媒体到数字媒体,新媒体的概念也在不断进化。在当今时代,我们所说的新媒体应该成为“数字化新媒体”,即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媒形态。

二、博物馆运用新媒体的几种类型

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和电视新媒体作为当今时代新媒体的3大类形式,以其及时性、高效性、交互性的巨大优势获得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青睐。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手机成人阅读接触率50%,其中微信阅读率超过80%,由此可见数字新媒体发展的广泛性。以新媒体技术支持的博物馆类型更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成长起来。

(一)互联网博物馆

互联网博物馆建设上,西方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美国在1990年最早启动了“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计划,将美国国会图书馆内藏品进行系统的数字化处理。随后,英国国家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纷纷开始了对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组立博物馆网站、建立虚拟博物馆。

(二)博物馆微信导览平台

广东省博物馆是微信正式进军公共服务领域的第一家博物馆,2013年3月,广东省博物馆在微信平台上推出全国首个微信导览平台。用户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关注“广东省博物馆”订阅号,便可以收到公众平台推送的消息。在粤博的公众平台上,可以查阅粤博的开放时间、门票信息、交通信息、便民信息、展讯信息、讲座信息、活动信息,还能够预约门票。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在公众平台上发送展品的数字标识编号,即可享受专业导览服务。

(三)博物馆微博平台

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2006年,Twitter最早发明了微博的概念。2009年8月,新浪微博开始内测,微博在中国全面发展起来。

(四)博物馆移动新媒体应用(APP)

博物馆APP的开发,对博物馆的经费、技术要求较高,国内大多数中小型博物馆都没有能力开发,并且国内很多中小型博物馆实际影响力较小,APP的安装使用率也较低。

三、博物馆运用新媒体的前景

在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2000人的问卷调查中,17.3%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去博物馆,61.1%的受访者只是偶尔光顾博物馆,76.5%的受访者希望自己所在地能有更多的博物馆。这项调查表明:(1)博物馆在公众选择游览目的地的时候,依旧属于冷门;(2)博物馆数量少、展陈不精、公众自身文化修养等原因制约了公众选择参观博物馆。博物馆冷门的严峻形势为博物馆在运用多媒体实现社会教育功能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与更广泛的形式。

(一)博物馆新媒体文艺

传统意义上冷门的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融合科教性和娱乐性的新媒体文艺,包括在语言、视觉等多个方面寓教于乐,把历史与文物鲜活的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既要保证能够吸引觀众眼球,又能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这是博物馆发挥新媒体作用的基本要求。

通俗、俏皮的语言为博物馆新媒体提升了人气。从总体上看,即便博物馆进入新媒体,依旧属于冷门。现在有专家认为政务新媒体要“披露得了信息,解决得了问题,卖得了萌”,同样的,博物馆新媒体也要讲述得了历史,介绍得了文物,卖得了萌。

(二)互联网博物馆对实体博物馆的影响

博物馆组建网络博物馆,也有很多人提出是否会减少参观实体博物馆的客源的质疑。笔者认为这一点应该无须多虑。以201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石渠宝笈》特展为例,本次特展故宫博物院同步开通了《石渠宝笈》特展网络版,武英殿展厅和延禧宫展厅的展览线路360°全景展示,全部283件书画珍品也通过超清图片和文字介绍方式加以呈现。即便故宫博物院开通了《石渠宝笈》特展网络版,也丝毫不减游客们的热情。以笔者亲身经历,笔者在特展开幕一周后,特地赶来参观《石渠宝笈》特展,由于武英殿限流200人,所以在午门开门后便径直向武英殿,即便如此也在武英殿外排队近1个小时。在笔者参观完武英殿展区后,排队的游客塞满了武英门外。而且据媒体报道,周末想要一睹国宝风采至少需要排队等候6个小时。

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有理由相信,网络博物馆作为实体博物馆的补充,令观众在参观博物馆前可以对实体博物馆的藏品有一定的基本认知,在参观博物馆后可以对博物馆参观过程的遗漏进行补充和回顾,这对于公众的社会教育意义更为深刻有效的。实际上很多藏品只有在现场欣赏,才能感受到文物的魅力。谷歌“艺术计划”创始人阿密特·苏德也认为,互联网要想替代真实的博物馆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可以展示给观众很多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和过程,这又是现场展览很难实现的。

(三)博物馆利用MOOC平台开展社会教育

国内博物馆推出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开放式网络精品课程是提升博物馆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开拓社会教育功能的开创性尝试。网络时代彻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终身学习更加容易,在家便可以接受教育。网络课程不再受到参与人数的限制,可以满足大规模学习者学习。与传统网络公开课所不同,在MOOC平台中,学习者可以与老师进行互动,向老师提问;并且在学习结束,成绩合格后,学习者可以获得证书。博物馆可以制作精品课程,纳入博物馆社会教育体系,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博物馆举办的一些讲座也可以录制下来,通过网络公开课的形式向公众传递。久而久之,良性循环完全可以实现。

新媒体的互动性是传统媒体前所未有的,博物馆需要利用好这一新思维,使博物馆不是高高在上的文物堆积,而要让历史与文化鲜活的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让新媒体成为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新桥梁。无论是线上运用新媒体的创新宣传、还是线下举办传统的各种讲座、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博物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博物馆需要握紧时代发展脉搏,结合本馆实际,运用新技术,创新发展思维,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传播历史文化,服务于社会公众。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拓展,能够提升博物馆的教育效果,增强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在当前博物馆建设中,正在不断引用新媒体技术,互联网博物馆、博物馆微信导览平台、博物馆微博平台、博物馆移动新媒体应用(APP)等多种类型的结合形式正快速成长起来,推动着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因而,在今后博物馆的工作中应该不断深化和创新新媒体的技术,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博物馆信息公开平台,更好地促进博物馆的发展以及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云.论当代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拓展[J].艺术百家,2014(S1).

[2]龚鸿杰.论新媒体在博物馆教育中的作用[J].卷宗,2016(08).

[3]王艺颖.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旬刊,2016(01).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前景博物馆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博物馆
巧妙运用前景,照片美感瞬间提高!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