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外宣翻译人才培养与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

2017-06-10 18:33刘畅
商情 2017年17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人才培养

刘畅

【摘要】随着全球化,多极化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文化软实力慢慢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新场域。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和快餐文化行销全世界,“韩流”和日本动漫也席卷东南亚各国。这种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外宣完成的。随着近期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文化也迎来了走向国际的大好局面。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原文化应当受到重视,成为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标杆和示范。外宣离不开翻译。面对着对高素质外宣翻译人才的巨大需求,河南省高等学校应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改革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大翻译实践训练,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更好的将中原大地优秀文化宣传出去。

【关键词】外宣翻译 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 人才培养

一、引言

文化软实力最近成为流行语。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各国交流的增多,文化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无时无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人们。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和快餐文化行销全世界,“韩流”和日本动漫也席卷东南亚各国。这种文化的对外传播其实也就是国家间软实力的体现。随着近期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也应将文化作为产品推销给沿线各国。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原文化应当受到重视,甚至成为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标杆和示范。

外宣离不开翻译。河南省,作为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带,它的高等学校应积极利用这次机遇,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改革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大翻译实践训练,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更好的将中原大地优秀文化宣传出去。

二、构建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文化同时也影响着语言的使用。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已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聚集地更蕴含着无尽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宝藏。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作为心灵互通的桥梁,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和中原文化也成为外宣翻译的职责所在。

外宣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遵循翻译的共性原则。但是,外宣翻译有其自身特点。由于带有对外宣传的作用,一名合格的外宣翻译人才必须在政治上“可靠”,能够深刻理解我国国情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性材料的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做到严格忠实原文,严格把握原文内涵。否则一旦翻译错误或出现偏差,将会造成负面的政治影响和国际舆论压力,损失极大。同样,对待文化材料的翻译也必须谨慎,因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巨大,对当前政治生态在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领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高等学校在培养外宣翻译人才过程中,必须首先树立“政治素质过硬”的原则,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方向,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引领。

外宣翻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文化哲学,无所不包。因此,外宣翻译者不但要掌握高超的翻译技巧,还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可以说要学贯东西,把自己锻炼成知识杂家。只有如此,译员才能深刻理解翻译材料,译文才能在保留原文内涵的基础上被目标读者接受。在外宣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合理规划课程设置,适当补充通识课程,帮助学生做到“知识储备丰富”。

除了扎实的翻译基本功,优秀的外宣翻译工作者还要对国内外语言文化有深入了解,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只有时刻以跨文化思维对待外宣翻译,才能真正实现成功的外宣翻译。外宣翻译要坚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三贴近”原则(黄友义,2004),而其中的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尤其要受到外宣翻译工作者的重视。由于不同文化间在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要想把同样的思想传达给别人,必须得考虑背景知识并且合理调整说话的方式以及想表达的内容。基于此,河南省高等学校应该在“文化意识敏感”的原则指导下培养学生重视中国读者和外国读者的思维差别和心理差异。要充分考虑、细心体会、学会理解外国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尤其在翻译有关中国特色的材料时,更是要转换思维方式,用目标受众能理解的表达方式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

三、构建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

(一)以市场为导向

翻译作为一种职业,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其专业化程度都很高,应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孟庆生,2008)。外宣翻译更是如此。与社会和市场需求脱节的翻译教育必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可,遑论达到教学目的。目前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与时俱进,这都给高校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说,翻译行业的繁荣在给高校翻译专业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对高校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编排以及教学方法和环节,应尝试从根本上脱离传统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开设诸如交替传译、同声传译、报刊英语等专业技能训练的实务课程,力求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

因此,高校应当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宣翻译培养理念,在翻译教学中大量融入市场化翻译实践活动,即集专业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三位一体式地培养专业化市场化的外宣翻译人才。同时,高校翻译专业教师应利用自身社会资源,鼓励和推荐学生积极承担翻译项目、到翻译公司或者企业实习,亲身感受企业和社会对外宣翻译的需求,并引入项目融入式(Project-integrated Approach)翻译教学方法。项目融入式翻译教学是以与企业签订某一项目作为翻译课题研究来进行翻译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类翻译实践项目由教师主导,学生作为协助者参与进来。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面对真实翻译项目时的自信、团队合作意识、规划组织能力、信息资源调度能力、工具與设备使用能力等翻译实践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促进学生的复合知识结构的架构(李萍,2010)。在经过基础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课堂学习后,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市场化“订单项目”能够培养自身翻译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作为译员的整体素质,即合作能力、时间观念、效率意识等。

(二)引入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指学校专职教师在课堂内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及理论指导,相关企业的从业人员则在课外向学生教授实践技巧。双导师制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翻译教育和翻译产业的无缝对接。企业导师的从业经验和职业能力都将极大帮助学生深入行业,了解和关注行业的实际需求,使其尽快适应企业对翻译任务、翻译能力的要求。高校培养外宣翻译人才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强调实践性、应用性、专业化的特点、理念,才能符合经济规律,真正将中原文化用市场化的手段和渠道向外传播,也为学校翻译专业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而这一模式是以学生为培养对象,以教师为主要教育者进行的。在外宣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河南高校应结合实际,选派外语学院专业教师到郑州航空港,郑州经济开发区相关企业中任职,服务,根据企业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将翻译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信息带到教室中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在类似“实战”的环境中学习翻译技巧,了解行业动态,增加翻译经验。另外,学校也可以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宣翻译从业者到校开设讲座或者对专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总之,这些途径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指导学生学习实践时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改变目前人才培养的“脱轨”现象,真正能够让学生在掌握良好翻译理论素养的同时,学到过硬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以致用。

(四)重视跨文化外宣意识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跨文化意识要贯穿整个外宣翻译过程。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参与者和中原文化的传播者,未来从事外宣翻译的学生必须对中国文化和目标文化的有深刻的了解,并努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用目标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准确地传播中国的文化。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很多河南高校已经开设相应的中原文化课程。对于外宣翻译教师来说,在课堂中既要向学生教授外国语言文化知识,也要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和熟识中原文化。单纯靠开设“英美概况”、“中西方文化导论”等课程是不能解决学生在外宣翻译中面对的实际問题的。这对外宣翻译教师也提出了高要求,只有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拥有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外宣翻译人才。

三、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展开,中国对于外宣翻译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同样,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顺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作为身处中原文化核心地带的高等学校,河南省高校应把握机会,加强对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 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外宣翻译行业发展实际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灵活适应环境。河南省的高等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投入资源,积极建设强化外宣翻译特色专业,作为提升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窗口和品牌。在培养外宣翻译人才过程中,各学校应当以“政治素质过硬,语言功底扎实,知识储备丰富,文化意识敏感”为指导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培养理念,从产学研相结合的角度入手提高学生跨文化外宣意识和能力,为传播和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

[2]孟庆升.试论翻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

[3]李萍.项目融入式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新范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

[4]马淑霞.探讨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J].外语教育教学,2012.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人才培养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