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趣盎然话数学

2017-06-13 02:50万志建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志趣智趣

万志建

[摘 要] 理想的数学课应该是能激发学生“有志求知,启智心至”,追求积极向上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沉浸在“课伊始,趣已萌;课进行,趣愈浓”;应该是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雅趣中萌生学好数学的志向,在知识形成的理趣中获取知识,在思维碰撞的乐趣中增长智慧,在意味深长的情趣中悟道生慧.

[关键词] 志趣;知趣;智趣;至趣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对数学感兴趣的同学,提到数学总是满心欢喜,兴致勃勃,面对一些令人望而生畏的难题,即便消得人憔悴,绞尽脑汁终不悔,常以“征服”为荣,享受成功的喜悦,甚至喜欢通过“刷题”遨游于题海之中;而有些同学,即便是能一眼“秒杀”的试题,却“举笔维艰”,思考良久而不悟. 长此以往,优者更优,差者更差.

正如曹才翰、蔡金法先生在《数学教育学概论》一书中所说,兴趣和成绩之间存在着“恶性循环”与“良性循环”:“无兴趣——成绩差——无兴趣”“有兴趣——成绩好——有兴趣”. 初一年级的学生将初步接触代数、几何,这是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转折点. 据调查,很多学生在某一特定时期学习新的章节或内容,很容易被所学内容吸引,由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萌发自主向上的内驱力. 因此,抓住时间、内容节点,趣化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自已. 下面以“线段、射线、直线”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设趣、激趣.

志趣:巧妙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断1】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下列成语或诗句:“一柱擎天”“大漠孤烟直”“海天一线”,你能联想到我们在小学里学过的哪些线?说说你的理由.

生1:第一张图让我想到了线段,因为它有两个端点;第二张图对应的是射线,因为“孤烟直”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感觉;第三张图对应的是直线,因为向两边无限延伸.

师:很好,同学们的想象力相当不错,那你们认为老师今天会讲什么内容?

生(齐):线段、射线、直线.

师:不错,同学们很有悟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线段、射线、直线”一课.

设计评析 “线段、射线、直线”是初中生走向平面几何的起始课,让学生在一开始觉得几何生动有趣,显得尤为重要. 恩格斯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 ”而很多成语、诗句或文学作品正是对现实世界的生动刻画与描写,本课因“题”制宜,用成语和古诗引出“线段、射线、直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三种线所展现的意境,从而深刻理解它们的区别,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

知趣:新知探究,培养求知的兴趣

1. 妙“喻”解开心中结

【片断2】 教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线段、直线、射线三者的区别,说得非常到位,下面请同学们再谈谈线段、直线、射线三者的联系.

生2:线段去掉一个端点就变成射线.

生3:把线段再画长一点就是射线.

师:老师现在手上有一支粉笔,把它想象成一条线段. 如果我拧掉一个头,它看上去像线段还是直线?相反,我在它上面接上一段,它看上去像线段还是直线?

生4:它还是线段!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说?

同学们口欲言而嗫嚅.

师:我们不仅要会意会更要会言传. 在此,老师提醒一下,我们常说的四大名著中,哪一种兵器可以随心所欲变为线段、射线与直线?

生(齐):孙悟空的金箍棒!

师:谁来说说猴哥是怎样把金箍棒变成射线或直线的?

(教师通过金箍棒的变化引出“延长”的概念,再让学生辨析刚才两位同学的说法)

设计评析 当学生口欲言而不能时,教师列举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例进行类比点拨,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学生豁然开朗,轻松愉悦地掌握知识.

2. 该放手时就放手

【片断3】 师:怎样用几何语言描述线段转化为射线与直线?如何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请同学们阅读数学书P146,从图6-2(1)中的线段开始至P147第三行.

设计评析 本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单凭教师一一引见,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结合知识的难易程度,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享受自主获取知识的乐趣,张弛之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心有灵犀“二点”通

【片断4】 教师在黑板上任取一点A,并询问学生:过一点A能不能画直线?可以画几条?

生(齐):无数条.

师:如果再取一点B,过A,B两点能不能画直线?可画几条直线?

生5上黑板作图.

师:如果再任取一点C,过A,B,C三点能不能作直线?

生6:这个要看情况,如果A,B,C三点正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可以作一条直线;如果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就画不出来!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发现,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不一定能画,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7:说明过两点一定可以作直线,但只能作一条.

师:数学语言讲究精练、简洁,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个结论再浓缩一下?

生(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谁来解释一下“确定”二字的含义?

教师出示课本P146的图片(图1),学生看图并回答问题:小兔子想从A地到B地,(1)图中的三条路线哪一条相对近一些?(2)有沒有最短的路线?并总结结论.

设计评析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个公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接触,甚至深有体会,只需稍加点拨,学生便能理解,但也不能一带而过,要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嘴,感受几何的魅力和语言的精练. 几何知识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从中能体会学习几何知识的乐趣.

智趣:拓展延伸,提升智慧的兴趣

1. 数形互换初体验

【片断5】 我说你画

请同学们在纸上任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

(1)画线段AB;

(2)画射线AC;

(3)画直线BC;

(4)在线段BC上取一点D,连接AD.

生作图并上台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画线的注意点.

我画你说

师:如图(图略),A,B,C,D四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用适当的几何语言表述下列作图步骤.

(教师动画演示作图过程,学生用几何语言描述这一过程)

自说自画

师:请同学们上黑板作图,用几何语言描述这一过程,并用字母表示所作的图形.

(生纷纷上台作图并介绍所作图形)

设计评析 通过“我说你画”“我画你说”“自说自画”三个逐步开放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嘴,在画画中启“智”,领悟作图的注意点,在议议中生“慧”,体会几何语言的精练.

2. 回归生活又启智

【片断6】 教师在学生掌握线段的表示法后提问学生:如果在线段AB上任取一点C,那么线段AC和AB是不是同一条线段?为什么?共有几条线段?

生(齐):不是同一条线段,因为端点不完全一样.

师:请同学们上黑板指认一下,看看自己是怎么数线段的.

生8上黑板指认出线段AB、线段AC、线段BC.

师:刚才这位同学很精准地指出了三条线段,如果在线段AB上再取一个点D,又有哪几条线段?请同学们上台指认,说说自己的方法,并说一说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9上台指认并介绍方法:从点A开始,抓住端点,从左向右,依次数以点A为端点的线段有几条,以点C为端点的线段有几条,以此类推.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很有条理,方法也很恰当,非常好. 你们还能发现什么结论?

生10:线段的条数为3+2+1.

师:真棒,又有了新的发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如果再取1个点,总共又有几条线段?你们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11:4+3+2+1.

生12:如果在A,B之间取n个点,共有n+1+n+n-1+n-2+……+1条线段.

师:太精彩了,同学们居然连一般规律都找出来了,很好!下面我们学以致用,请同学们联系上题思考——假如有五个人初次见面,需两两握手体现友好,你怎样安排他们握手,使得有礼有序又不遗漏?

生13:可以把五个人想象成五个点,他们相互之间握手就相当于五个点之间连线,所以其实是求总共可以连多少条线段.

师:这位同学很了不起,他想到了把“人”抽象成“点”,从而把这个握手问题转化成数线段条数的问题,也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

师:你们还能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可用这种思想解决?你还能设计出哪些相应的问题?

设计评析 对于初学几何的学生而言,如果仅求线段条数,探寻其中的规律,尽管也能领略数学的美景,但未免有些冰冷单调,因此,让它扎根于火热的生活情景,学生会更加趣味盎然,兴致勃勃. 另外,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自己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远比教师提问更生动活泼、意义深远. 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解题术”及“解题的通法”,还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至趣:妙语生慧,萌生兴趣

教师赠语:人的生命像线段一样是有限的,而浩瀚的知识像直线一样,前不见首,后不见尾,从线段的这头走到线段的那头,再走出去的,唯有思想能为之. 而射线,一个起点,一个方向,认准目标,你就勇往直前,前途无量!

设计评析 小结是一节课的精华,除了要有知识性、思想性,还要揭示蕴含其中的育人价值,余音绕梁只是多了几分回味,但富有哲理的激励更能催人奋进、激发学生心驰神往.

总之,理想的、好玩的、有趣的数学课应该是能激发学生“有志求知,启智心至”的正能量,追求积极向上的意識;应该是让学生沉浸在“课伊始,趣已萌;课进行,趣愈浓;课结束,趣未了”的充满情趣魅力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雅趣中萌生学好数学的志向,在知识形成的理趣中获取知识,在思维碰撞的乐趣中增长智慧,在意味深长的情趣中悟道生慧.

猜你喜欢
志趣智趣
品格与志趣
智趣游乐园
智趣游乐园
智趣游乐园
重阳有感
智趣羊学堂
智趣羊学堂
夕阳晚秋
兴趣、情趣、志趣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