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职业教育称谓的历史变迁看外来文化的影响

2017-06-13 05:40张阳张力跃
职教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历史变迁外来文化职业教育

张阳 张力跃

摘 要: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其发展与外来文化在碰撞与融合中经历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蜕变,直接表现在称谓内涵的变化。从清朝晚期受英、法、德文化影响的“实业教育”——民国时期受美国文化影响的“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文化影响的“技术教育”——改革开放后受多元文化影响的“职业技术教育”向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转变。外来文化始终在浸润冲击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土壤,引发职业教育称谓的频繁更迭。从纵向看,文化话语权强的国家对我国职业教育称谓的影响大;从横向看,我国职业教育称谓变化由单一国家文化影响向多元国家转变;从综合看,外来文化耦合本土文化,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內涵称谓的职业教育。

关键词:称谓;职业教育;历史变迁;外来文化

作者简介:张阳(1992-),女,河南南阳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张力跃(1975-),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农村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当代社会变迁对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编号:14YJA880095),主持人:张力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3-0093-04

1866年,左宗棠于福州创办我国历史上第一所职业学校——福州船政学堂,至今已有150多年。在这150多年中,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可谓跌宕起伏,经历诸多变故和挫折。但是,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颗升起的新星,始终在顽强地生存、发展和壮大。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笔者仅从职业教育称谓的变迁来探究其背后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

一、外来文化影响下我国职业教育称谓的历史演变

称谓植根于社会,受等级文化和民主精神的浸染在历史中产生和转变。职业教育称谓的差异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每次变迁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教育思潮、价值取向及伦理文化。从我国职业教育产生起,不同时期的职业教育称谓都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从我国职业教育称谓的历史变迁可以窥探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一)清朝晚期:英、法、德文化影响下的“实业教育”

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王朝200多年的闭关锁国之门。我国职业教育的产生是迫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抵抗外敌的压力,而非像其他机器化大生产国家一样是源于工业化的需求。当工业革命的时代到来时,中国还停留在一个农业社会时代,两个时代的错位,致使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要挨打的局势下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西方文化开始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中国的统治阶层第一次放下身段向西方学习。

1.洋务运动时期,近代“实业教育”的萌芽。随着第二次反抗英、法联军的失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以恭亲王奕、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打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口号。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下,我国开始学习英法的现代科技、军事和教育,开办军事实业学堂,派遣留欧学生,培养实用人才来达到其救亡图存的目的。1866年洋务派与法国联合创办的以培养造船和航海人才为目标的福州船政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实业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毕业的学生是中国近代海军和工业的骨干力量。该学堂用英法两种语言教授学生学习,法文教授造船技术,英文教授驾驶技术;学生既要学习几何、算数、外语等公共必修课,又需学习练习、造船、驾驶等专业基础课。我国职业教育的开端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具有浓厚的以军事为目的、精英性、国家干预的法国色彩。我国实业教育的实践要早于名称,尽管当时并没有“实业教育”这一概念,但当时培养农工商矿的实学、农工商学、艺学、专门学校等称呼,明显受到西方的影响[1]。这些实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及考核体系等方面均已具备早期实业教育的性质,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孕育了肥沃的土壤。

2.清末新政时期,“实业教育”占据主流。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宣告着洋务运动的结束。惨遭甲午重创的清政府看到近邻弹丸小国日本的崛起,便派遣留学生到日本学习。“实业教育”这一概念转译自日本,最早在1901年1月《教育世界》有关日本实业学校和实业教育的文章里出现。我国在1903年创办的《实业教育制度》就是仿自日本[2]。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其文化也是借鉴、吸收其他国家而发展起来的。日本从唐朝起学习我国文化,后来又学习西方技术,开始工业化浪潮,同时倡导“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日本的实业教育不是自身发展的产物,而是通过明治维新学习欧洲的产物。因此,从表面看清末新政时期的实业教育是受日本的影响,实质上是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德国的影响,日语“实业教育”一词最初是译自德语[3]。日本还在1885年考察德国的教育制度,把实业教育当作富国强兵奠定物质基础的增产兴业政策所不可缺少的制度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4]。列强入侵,甲午战败,一系列危机倒逼清政府进行改革,开始重视“奇淫巧计”,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发展实业教育,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实业教育源于清政府图谋富国裕民,受到了各阶层的支持,有朝廷官员张之洞、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民族资产阶级企业家张骞。社会兴起了大办实业教育和发展新式学堂的热潮,实业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合法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02年,实业学堂这一新名称在壬寅学制中出现;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把实业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中。从1866年发轫于洋务派创立的新式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到实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分支被纳入教育体系,历经了半个世纪发展的实业教育在英、法、德等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下,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二)民国时期:美国文化影响下的“职业教育”

民国初期,世界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较少,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实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机器化大生产的新式工厂对工人的需要,出现了工厂缺工和工人失业的严重现象。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把学习对象由欧洲的英、法、德转向了综合实力强大的美国。随中国游美实业团体、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座学校的黄炎培,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尤注重考察了美国的职业教育,回国后提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等职业教育思想得到了国内教育界的广泛认同。黄炎培把“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认为通过实业教育可以解决民生问题。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主張沟通教育与实际生活、学校与百业的联系。强调学校教育应授以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训练,对个人,可以解决生计问题;对国家,可以增进社会生产力[5]。当时,以陈独秀、蔡元培为代表的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也将学习的对象转向美国,体现了教育观念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是我国向美国学习的产物,主要受西方实用主义思想的熏陶。五四运动时期杜威来华讲学,他的实用主义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黄炎培也积极倡导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国的文化在深深地影响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从1904年姚文栋在《添聘普通教习文》一文中率先提出“职业教育”一词的无人问津,到1917年教育界和实业界黄炎培等48人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再到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将“职业教育”以法律形式推上历史舞台,然后到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令》,最终确定了职业教育的法定地位。

(三)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文化影响下的“技术教育”

建国初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教育事业也是如此。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异常严峻的国内环境,面对着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特别是难以解决的就业问题,新中国把目光投向了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向有着数十年社会主义经验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苏联学习。在职业教育方面,我国也由原来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而转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就提出把1903年旧党纲中的“对未满16岁的男女儿童一律实行免费的义务的普通与职业教育”,改为“对全体未满16岁的男女儿童实行免费的义务的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6]。列宁特地用“综合技术教育”替代“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是为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开来,称谓的不同体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同。苏联教育中没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他们认为职业教育是实行自由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里,是不存在失业的。因此,在1949年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苏联没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资本主义产物为由反对将朱德、李立三、马寅初、黄炎培倡导的职业教育写入《共同纲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写“注重技术教育”,职业教育这一称谓被技术教育替代。1952年中央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明确了技术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大量培养初级和中级技术工人。1958年,刘少奇提出全日制和半工(农)半读“两条腿走路”形式,即两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兴起,改变了单一的全日制办学模式,推动了农业中学、工业中学、手工业中学的创办。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之后技术教育这一称谓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减弱。文化大革命在教育领域实行开门办学,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都呈现出了职业化现象。某种程度来看,泛职业化是对杜威大职教观的实践。

(四)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影响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向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转变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急需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来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职教界出现了以西方职业主义文化影响的“职业教育”和前苏联技术主义文化影响的“技术教育”之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提出国家兴办“职业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把普通高等教育以外所有培养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的学校和培训机构,统称职业技术教育[7]。自此,“职业技术教育”这一称谓在官方文本和非官方文本中被广泛使用,如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就采用“职业技术教育”。

199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重新取代“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正统。法律的裁决并不能平息职业教育称谓争论的继续,我国关于“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1999年4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于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TVET)的提法[8]。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职业教育的称谓指出了新的思考和方向。它提出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充分体现了对职业教育本身复杂性的尊重,没有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这一概念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尤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入了培训这一概念,建立在“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目标上。学习不再单以正式职业学校的形式进行,在非正规、非正式或工作场所通过私营部门和雇主的培训,也是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世界多元文化下,用来描述职业教育的概念有:“学徒培训”(Apprenticeship Training,AT)、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VE)、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TE)、职业技术教育(Technical-Vocational Education ,TVE)、职业教育(Occupational Education,OE)、职业教育和培训(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ET)、职业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TE)、劳动力教育(Workplace Education ,WE)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TVET)[9]。21世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文化影响下,我国关于职业教育的称谓有了新的内涵,逐渐重视培训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2005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是个统称,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10]。因此,现在我国使用的“职业教育”这一称谓,其内涵具有国际视野同时强调中国特色。

二、关于外来文化冲击引发我国职业教育称谓变化的思考

我国职业教育称谓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西方文化冲击融合的交流史。从闭关锁国的晚清时期到对外开放的今天,舶来品的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分支,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到结合本土文化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职业教育称谓的频繁更迭见证了我国在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路上的艰辛与坚定。在我国职业教育称谓变化的背后,外来文化的影响给笔者以深刻的思考。

(一)从纵向看:文化话语权强的国家对我国职业教育称谓的影响大

在历史各个时期,能够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称谓变化和发展的国家,一定是在当时特定时期具有文化话语权的某些或某个国家。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相对领先,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相对成熟,职业教育思想理念相对进步,职业教育实践探索相对成功。从清朝晚期欧洲文化影响下的“实业教育”,到民国时期美国文化影响下的“职业教育”,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文化影响下的“技术教育”,这些特定阶段表面看给我国职业教育称谓带来变化的国家,实际上带来的是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职业教育体系的转变,从社会本位思潮向个人本位思潮的转变,从仅重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向同时重视社会功能的转变。

(二)从横向看:我国职业教育称谓变化由单一国家文化影响向多元国家转变

在对外开放以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称谓是外来文化的直接移植,看到某一国家的实力强大,就学习这一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每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一样,职业教育产生的背景也不同。西方国家是先有职业教育的实践,后有职业教育的概念;我国是先学习外来职业教育的概念,再有探索职业教育的实践[11]。所以,简单移植某个国家的概念并不能完全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当对外开放后,我们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不是全盘的接收某个国家的职业教育称谓,而是看到各个国家在使用职业教育概念背后所包含的逻辑,不再像过去一样片面学习某一个国家,而是受到多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三)综合来看:外来文化耦合本土文化,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内涵称谓的职业教育

西方职业教育的产生是源于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要,是建立在普通教育之上的平民教育,多数人可享受到教育机会;清朝晚期,我国实业教育的产生是源于抵抗外敌,当时的实业教育是精英教育,少数人才能享受到教育机会。随着我国仁人志士對职业教育的不断探索,我国职业教育逐渐像西方国家一样走向大众化和平民化,这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的结果。现在,美国的STC、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综合高中、澳大利亚的TAFE等职业教育的模式,都被职业教育的研究者系统介绍到我国。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推广,探索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职业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内涵的职业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贯穿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追求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中。一批又一批为职业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仁人志士,他们从未停止过对职业教育的探索。从我国第一所职业学校诞生,至今150多年的时间里,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我国职业教育称谓经历了从“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历史变迁,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影响。21世纪,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厘清职业教育称谓变迁的文化影响,能够推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必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全面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3]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22,125.

[2]李蔺田,王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9.

[4](日)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六国技术教育史[M].李永连,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

[5]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六)[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82.

[6]列宁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2.

[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J].民主与科学,2009(5):44-46.

[8]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9.

[9]MacLean, Rupert.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 for the Changing World of Work[M]. London:Springer,1988:42.

[10]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134/200603/14133.html.

[11]孟景舟.职业教育概念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25.

责任编辑 宋庆梅

猜你喜欢
历史变迁外来文化职业教育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汉绣的现代激活方式
浅析日本动漫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