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的“反极权斗士”之路

2017-06-13 12:11唐翠云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冷战奥威尔

【摘要】西班牙内战期间,奥威尔对这里呈现的社会主义社会雏形感到欣喜,但将西班牙革命失败归咎于苏联,对苏联产生了极大的愤恨。这种愤恨在冷战中被西方意识形态所利用,“反极权斗士”称号的背后是奥威尔被刻意忽略的社会主义者的身份。

【关键词】奥威尔 西班牙内战 冷战

乔治·奥威尔在二十世纪的国际影响不言而喻。冷战背景之下,奥威尔在西方被誉为反极权斗士、预言家,在意识形态彼岸的社会主义国家,却以“反动作家”的恶名遭到封杀。这样一冷一热截然相反的待遇不免令人疑惑:为什么自称是社会主义者的奥威尔,居然受到敌对的西方意识形态的支持与热捧,而被社会主义国家抛弃呢?他的“反极权斗士”之路是如何成行的呢?

一、社会主义理想的西班牙雏形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苏联共产国际组织全球50多个国家的志愿者,编成著名的国际纵队前往西班牙抗击法西斯。奥威尔在英国左翼反法西斯宣传的感召下,成为国际纵队志愿者的一员。西班牙内战的经历对奥威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内战一方是由西班牙共产党、社会党和劳动者总同盟等组织的人民阵线左翼共和军政府,另一方则是法西斯分子佛朗哥的国民军。奥威尔凭借英国独立工党的介绍信,到巴塞罗那后偶然加入了左翼共和军政府中的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的民兵组织。奥威尔本人一生对党派毫无兴趣,党派意识非常淡薄。他曾说,“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要参加民兵,我的回答是:‘反抗法西斯主义;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而战,我的回答是:‘为了人类共同的尊严”。在巴塞罗那,奥威尔惊喜地发现,巴塞罗那就是他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雏形。当时,反法西斯分子佛朗哥的主要力量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工人阶级,他们武装起来,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的雏形,施行土地公有化,经济上实现了人人平等。这里看不到极端贫困的人,没有失业者,没有流浪汉,没有乞丐,富人也都脱下华服,小心翼翼地混入民众,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工人政权还在政治上酝酿民主、平等的氛围,整个加泰罗尼亚区被浓厚的革命民主氛围所包围,连奥威尔所效力的部队里,也在普遍推行官兵之间的平等,给奥威尔留下了印象的深刻:“民兵组织中每个人,从将军到士兵,同酬、同吃、同穿,一切完全平等。”所执行的军事纪律是民主的、革命式的,基于对本阶级的忠诚,这与建立在强制和恐惧基础上的资产阶级征募的队伍完全不同。在通常观念中,军队等级观念森严,具有强大的专制传统,平等和民主最难为实现。然而,恰恰是在西班牙工人阶级的部队里,奥威尔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平等和民主。尽管“这种平等还未尽如人意,但比起我在战时看到或想到的一切都更接近于理想。”平等、自由、民主的理想正在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奥威尔为此极为兴奋,心里“萌生了一个愿望,无比强烈,即看到一个比此前出现的更加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对社会主义的憧憬在加泰罗尼亚达到了顶峰。

二、社会主义理想的现实受挫

奥威尔开赴反法西斯战场后,一次战斗中他喉咙被流弹击中,被送回巴塞罗那疗伤。这期间,他亲历了在国际上影响重大的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内讧。在共产国际的操控下,一九三七年五月,左翼共和政府突然将奥威尔所在的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宣布为“托派組织”,进行取缔和镇压。马统工党大批党员被捕,甚至被秘密残忍杀害,其中不少是奥威尔知晓并尊敬的反法西斯战士。奥威尔夫妇被确定为“狂热的托派分子”,他妻子的房间受到搜查,资料被炒,奥威尔险遭追杀。作为事件亲历者,奥威尔从对社会主义的憧憬中猛醒过来。此前英国左派人士热捧苏联,将其奉为社会主义的巨擘,也曾另奥威尔神往。但眼前的事实让奥威尔相信,苏联社会主义被一伙嗜权成性、不择手段的人操控着,社会主义只是他们用来掩人耳目的噱头。这个认识成为奥威尔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然而,虽然暂时受挫,奥威尔心中的社会主义理想却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反而燃气了捍卫社会主义信仰的斗志。一九三九年,奥威尔写作出版了纪实作品《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书名表达了他对西班牙工人阶级的崇敬。向加泰罗尼亚的敬礼,就是奥威尔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的敬礼,这反映出奥威尔对社会主义信仰的坚定,饱含他对社会主义雏形在现实中夭折的惋惜,对导致西班牙工人阶级革命失败的伪社会主义者的愤怒。他认为,社会主义面临的敌人不只是资本主义和法西斯分子,还有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极权主义者。从西班牙内战归来后,奥威尔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从此彻底否定苏联。《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吹响了奥威尔捍卫社会主义、反对极权主义的号角,也是奥威尔发出的忠诚于社会主义信仰的誓言。

三、“反极权斗士”背后的难言之隐

从西班牙逃离回到英国后,奥威尔把揭露斯大林极权主义本质奉为使命。二战爆发后,奥威尔一直密切关注国际战事动态,同时创作了大量散文和评论,其中不乏揭露和抨击斯大林式极权主义的作品。二战结束后,冷战的乌云开始笼罩世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逐步形成,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异常激烈,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1945年,《动物庄园》在英国出版并大获成功,奥威尔开始引起西方读者的注意,同时也引起了西方意识形态机器的浓厚兴趣。三年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再次获得巨大成功。虽然奥威尔本人声称这两部作品并非影射苏联,但这无疑给了西方意识形态攻击苏联提供了绝好的武器。英国情报研究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都特别重视《动物庄园》、《一九八四》各个语种和各个版本的翻译和出版以及解读。《动物庄园》中所有的动物形象都与苏联革命中的人物一一对号入座,《一九八四》被美国官方改编成钦定版本的电影,目的是要暴露“苏联罪恶的活动”。“这样的背景之下,奥威尔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以及他捍卫社会主义的初衷,全都被刻意巧妙地忽略掉了。对苏联的尖锐批评均被简单地理解成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批判,其作品被粗暴地解读为‘反苏、反共的代名词。” 西方意识形态的介入一方面让让奥威尔客观上一跃成为二十世纪国际上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之一,另一方面也直接造成了对奥威尔热误读。

奥威尔在西班牙内战时便认识到了舆论的欺骗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本人却在身前身后陷入欺骗性舆论的漩涡。《一九八四》中奥威尔向读者揭露了极权淫威下舆论的负面力量。在极权者眼中,历史如何发生并不重要,重要的却是如何被记录。因此我们看到大洋国中的老大哥按照自身需要随意更改历史,改变政策,却让大众相信,历史原本就是这样的,不存在任何欺骗。而看透了极权者把戏的奥威尔,却沦为极权操縱下的舆论的牺牲品,如此形成的历史悖论颇具讽刺性。对于冷战中西方意识形态机器来说,奥威尔捍卫社会主义的真实声音和意图并不重要,西方意识形态以“老大哥”的姿态,随意扭曲对奥威尔作品的解读,把一个捍卫社会主义信仰的斗士,说成是反社会主义的先锋,只不过其手段具有隐蔽性,将奥威尔热捧为先知,硬让他去宣告所谓社会主义企图的恶果,让他蜚声国际的同时有苦难言。

纵观奥威尔一生政治思想探寻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奥威尔政治立场是鲜明而坚定的,他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是批判苏联的出发点,本着作为“局内人”的身份,与他一贯的自省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他对苏联的批评,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反思他认为的伪社会主义者的危害。当大多数同时代的社会主义者对苏联唯唯诺诺、唯苏联马首是瞻之时,奥威尔敢于对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说不,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对社会主义的背离,对社会主义的危害更大。但正如他在《一九八四》中所揭露的那样,政治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支持。奥威尔对苏联的批评,恰恰被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利用,于是成为奥威尔的“支持者”,奥威尔自然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敌人。如此悖论,不能不令人唏嘘。

参考文献:

[1]George Orwell,Homage to Catalonia,London:Penguin Books Ltd,2000.

[2]George Orwell,“Why I Write”,rpt.In Orwell Angus,eds.The Collected Essays,Journalism and Letters of George Orwell I,1946.

[3]安德鲁·N·鲁宾.帝国权威的档案-帝国、文化与冷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曹大鹏,译.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5]唐翠云.乔治·奥威尔政治思想溯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猜你喜欢
冷战奥威尔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寻访奥威尔的足迹
“特型”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文学之路
让叶兰在风中飞舞
孙仲旭:翻译奥威尔《一九八四》 曾两度落泪
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