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环境时空契合的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2017-06-14 00:19张倩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价值创造商业模式

张倩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环境,从收入模式、价值创造模式和要素支撑体系三方面,分析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时空契合。最后,提出以时空契合推动互联网环境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以期实现对现有流通平台商业模式的重新塑造。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 时空契合 流通平台 商业模式 价值创造

时空契合和流通平台商业模式的理论分析

(一)互联网环境下的时空契合

互联网环境下的时空契合是指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经济时空与物理时空的契合度发生变化的过程。经济时空指企业从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过程的时间与空间,交通、通信技术或制度的进步可以改变经济时空的有效活动范围、行为模式、经济效率等。物理时空指营业时间和营业场所,由于物理时空客观存在于现实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在特定时刻或时段,只能在特定空间为有限对象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步普及,交易不再受物理时空约束,商业模式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时空特征:在空间上,经济时空与物理时空高度契合,不仅不受物理交易场所的约束,还能更进一步扩大有效市场覆盖范围;在时间上,时空契合更凸显了时间价值,由于时间不一致,交易双方能够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实现路径,更灵活地对自身时间进行安排,提高了时间价值。而商业活动各主体间的交易出现时空差异,促使商业模式发生变革,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模式为协调时空一致提供了通道。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流通平台商业模式

互联网环境下的流通平台是指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操作系统中,按一定的运作机制,汇集、处理和挖掘相关数据,提高物流效率的信息交换中心。该平台具备集成化、智能化特征,通过整合多种社会资源,为需求差异型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而流通平台商业模式是指连接两个以上社会群体,以提供多方互动机制,满足所有群体需求并从中获利的商业模式。本文主要研究流通平台型网络市场的商业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环境的狭义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基于互联网的流通平台企业商业运行机制较为便利,在消费与生产的时间上没有空间制约,且价值实现过程需要在虚实结合的空间才能完成。此商业模式侧重于微观消费行为,更容易解释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全过程。

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

(一)供需双方的空间效应促使流通平台商业模式进行创新

互联网实现了跨地域、跨时空交易,信息快速、准确传播,吸引着全球大量客户,大量个性化、差异化、规模化的需求信息在流通平台上透明流动。每位消费者作为一个独立的需求个体,在网络市场日趋活跃。需求方根据地域及需求特点形成集聚效应;供给方根据消费群体多样化需求提供有差异的产品。互联网环境下的流通平台,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形成空间效应,促使流通平台逐渐规模化,价值持续扩大,由此经济时空得到不断扩张。互联网环境下,流通平台商业模式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经济时空发生变化,从开始的重视供给方范围经济、规模经济逐步转向重视需求方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供给方和需求方良性互动,由此产生的空间效应是引发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原因。

(二)网络效应推动流通平台规模扩大

流通平台组织通常具备的重要功能是产生网络效应,而这种网络效应可以促使流通平台规模不断增长,并且带动流通平台消费者效用提升。相比于受物理时空限制的传统流通平台组织,互联网环境下的流通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量买方和卖方聚集在无限经济时空,产生更加强烈的网络效应,继而通过网络效应,实现供需双方的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网络效应对需求方规模经济扩张有重要作用,是流通平台企业的价值实现的关键。

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时空契合分析

(一)收入模式

用户价值是传统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盈利的利润点,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同样将利润点定位于用户价值,区别在于后者对满足消费时间价值增值进行了扩展,并且凭借网络时间溢出效应,获得更多超额利润。在互联网环境下,流通平台企业从最初提供产品及服务的单一模式,转变为提升消费者在经济时空的时间价值增值、提升用户体验、延伸服务链。通过提升实践价值增值,在经济时空中获取收益。在时空集约型消费情况下,不同消费群体对时间价值的感知以及评价有较大差异。同时,由于互联网环境下交易可以突破物理時空约束,资源配置成本相对较低,因而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可以对用户进行优惠,或者提供一些免费用户体验,增加用户数量,在提高需求方规模经济优势的同时,拉动供给方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再针对不同用户需求以及用户的价值感知,进行市场细分,对不同消费层次的用户设置差异利润点。此外,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可以采取扩张经济时空方式,来获取更多利润。

京东商城基于不同时间价值感知的流通平台收入模式较为典型,针对不同时间价值感知的消费群体,提供有差异化的定价及服务(见图1)。可见,提高以消费时间价值为主的消费效用,正逐步成为流通平台收入的基本模式。

此外,部分企业提高GIS包裹实时追踪、快速退换货等服务,以便加强时空管理。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平台有淘宝网、天猫商城等,京东商城的自建物流配送体系,通过预分拣子系统核心功能提供稳定准确的预分拣接口,优化了空间可达性,极大地压缩了生产与消费之间、人与货物之间的时间距离,进一步降低了社会时间价值损失(见图2)。

(二)价值创造模式

互联网环境下,地理区位、交通不便、群体分散对营销范围的限制减弱,无限延展的经济时空下,消费者从以往的被动接受产品,转变为参与到产品设计、生产、评价,厂商可以直接获取消费需求信息,企业与用户间形成相互联系的关系,传统单一的客户关系向价值共创的合作关系转型。并且,流通平台商业模式直接从供货商进货,再直接交到消费者手中,省去其它中间环节,流通平台与厂商间不再受资产专用性的成本约束,可以有效增强供应链运转的灵敏度。同时,流通平台商业模式提供的信用认证以及评级功能,对降低交易违约风险有重要影响,进而缩减节约时空成本的时序安排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

阿里巴巴的价值创造模式较为典型,符合经济时空与物理时空契合变化。阿里巴巴的价值创造模式可以实现供应链在经济时空的完全衔接,流通平台上的消费者、企业或组织,都可以因经济时空无限延展而获得效用,克服物理时空约束。一切企业或个人,都可参与到阿里巴巴的流通平台,包括产品供应、采购、制造、零售、交易以及售后服务的供应链整体过程,即使规模优势不明显的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参与到价值共创过程。各市场主体和市场信息在经济时空有效集聚,流通平台参与者只需付出碎片化的时间,便可以获得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分类整合。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消费者与商家、供应商与采购商间、制造商与供应商间的利益诉求相通。此外,阿里巴巴可以说是一个供应链实时协同的时空(见图3),一旦连接到阿里巴巴,所有流通平台参与者便连通了无限延展的经济时空,不同地域的用户间、企业间、用户与企业间可以随时实现信息互动,在短时间内完成供需匹配。—方面,阿里巴巴的价值创造超越物理时空约束,经济时空可以向外无限延展;另一方面,阿里巴巴致力于连通需求方与供给方的经济时空,并不是自身直接提供产品创造价值,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向外延展的经济时空。

(三)要素支撑体系

要素支撑体系是企业在资源优化配置时的方案组合,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逻辑系统起到支撑作用,与价值传递效果密切联系。如图4所示,在经济时空与物理时空契合度非常高的情况下,经济时空对物理时空的扩张极度依赖,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土地和资本等要素资源,同时,还需要完善知识、信息、技术、企业家能力以及其它高端要素资源,实现物理时空扩张,要素支撑体系致力于解决如何配置不同要素资源,但是由于物理时空约束,价值传递效果非常有限。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关键是拓展经济时空外延,为有效提高经济时空的运作效率,要素支撑体系主要致力于解决实际商业过程中信用、支付和物流协同问题,提升交易效率,即通过搭建流通平台或者以互相合作的形式,完善流通平台运营多种功能,即实时信用功能、即时支付功能、准时物流交付功能,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易流在经济时空重组。

流通平台商业模式的要素支撑体系,通过不断创新,解决物流、支付、信用等环节出现的问题,使得收入模式与价值创造模式持续创新,企业价值得以实现。本文以移动支付为例,分析流通平台商业模式的要素支撑体系。支付是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支撑因素,然而,在流通平台商业模式持续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支付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交易手段,而是逐渐成为一种新型业态,全面整合“线上线下”多种资源,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许多流通平台企业或独立开发并运营支付流通平台,或与其它支付流通平台合作,直接提高用于交易的时空协调效率,从“质”上提高了用户时间价值,时间效用的提高反过来又加强用户对流通平台的黏性。

时空契合推动互联网环境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一)企业合理投资,优化流通平台运营模式

为降低风险,应该对传统的流通平台商业模式进行优化,企业应当选择适当的项目作为切入点,并且由专门的部门来运营。在选择切入项目时,优先考虑非现金流产业,使企业有足够运转资金,以免阻碍企业正常营运,但又必须与主业相关,充分发挥核心资源及能力。企业可先用少量投资建立项目平台,当双向或者多向市场有积极反应时,企业便可进行第二次投资,来开拓新市场,使企业从单纯价值链模型转为价值链和双向市场的混合型。此外,应优化流通平台运营模式,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可以推进网络连锁超市快速发展,在运营上应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不断提升领先的科学技术,运用于流通组织创新,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方式向集约式转换,促使企业走向国际化。

(二)完善流通服务公共平台,增強用户对平台的粘性

现阶段,应该完善流通服务公共平台。流通平台各企业应该建立商业发展产业链、商务标准服务链,对自身商业结构进行重新塑造;并且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现代化商贸流通方面进行智慧运营。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把孤立、分散的经营网点连结起来,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并且,流通服务平台在连接生产与消费时,应该参与到整个产品的制造与消费环节,通过匹配两端信息,实现自身价值,并促进平台创新。同时,从时间价值入手,提高消费全过程的时间价值,带来消费效用的优化。此外,增强用户对平台的粘性,巩固需求方规模经济,打开企业价值创造的全新视角。

(三)健全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提高征信模型准确性

当前,我国应该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在失信惩戒处理手段上进行优化。一方面,应该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尽量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或者道德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应该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加大力度建设金融生态环境,严格企业失信惩戒制度,可以采取建立失信者“黑名单”的手段,提高其违约成本。同时,应该禁止失信者进行投融资活动。此外,互联网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以及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收集、整理以及提炼等环节,基础性数据和信息来源是提高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服务质量的前提。因此应该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扩大互联网征信数据来源,有效提升互联网大数据征信模型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政府方面应该出台政策,推动各部门内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为大数据征信风控系统的建设提供数据来源。

(四)建设智慧物流,体现新型商业模式价值

现代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应该通过建设智慧物流平台,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真正体现新型商业模式的价值。一方面,企业应该建立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技术团队,或选择经济效益较好的物流咨询公司作为自身战略合作伙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在物流管理系统方面,应该与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生产执行系统、ERP、公共信息平台等系统进行集成,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各环节有效衔接,促使整体物流管理高效、协同。同时,我国物流企业应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获取规模化效用,降低相关物流成本。物流企业的大规模发展应不断突破国内市场的条块分割情况,加速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减少其运营相关费用。

参考文献:

1.冯华,陈亚琦.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时空契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6(3)

2.岳中刚,宋归月.虚拟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策略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3.王斌.试论商业业态模式创新与我国流通现代化变革[J].商业时代,2014(25)

4.刘广启.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8)

猜你喜欢
互联网环境价值创造商业模式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互联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基于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增长的现金流量管理模式探讨
浅谈价值创造视域下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