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双磷酸盐在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2017-06-14 00:51喻志勇
中外医疗 2017年11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密度

喻志勇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11.115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静脉应用双磷酸盐对晚期前列腺癌进展及骨转移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未早期应用双磷酸盐,观察组给予早期应用双磷酸盐,观察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骨转移发生率、骨转移发生时间、总生存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20.3±0.6)个月,对照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15.3±1.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65,P=0.025);观察组患者的骨转移率(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P=0.000),且骨转移时间较对照组延迟近4个月,两组的骨转移时间和骨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97,P=0.004;t=3.365,P=0.014)。结论 早期应用双磷酸盐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能够显著缓解疾病进程,降低骨转移患者发生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几率,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 前列腺癌;早期应用;双磷酸盐;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 R73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4(b)-0115-03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Bisphosphon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rostatic Carcinoma

YU Zhi-yong

Department of Urinary Surgery, Xishuangbanna People's Hospital, Jinghong, Yunnan Province, 66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intravenous application of bisphosphonates on the progress of advanced prostatic carcinoma and occurrence time of osseous metastasis. Methods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ostatic carcinoma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routin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apply the bisphosphonates in the early stag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early application of bisphosphonates, and th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incidence rate of osseous metastasis, occurrence time of osseous metastasis, total survival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20.3±0.6)months vs (15.3±1.6)months](t=0.365,P=0.025), and the osseous metastasis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0.0% vs 6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1.014,P=0.000), and the osseous metastasis time was longer for four month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osseous metastasis time and incidence rate of osseous metasta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0.897,P=0.004;t=3.365,P=0.014). Conclusion The early application of bisphosphon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rostatic carcinoma can obviously relieve the disease progress, reduc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bone related events of patients with osseous metastasis and prolong the life cycle and survival quality of patients.

[Key words] Prostatic carcinoma; Early application; Bisphosphonates; Bone density

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受各地区的传统观念和医疗水平影响,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即被确诊为中晚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1]。近年来,随着前列腺癌早期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患者在早期即获得了诊断和治疗,由于晚期癌症患者发生骨转移,引起骨痛、高钙血症和病理性骨折的可能想较大,为预防此类情况发生,临床上常应用双磷酸盐预防骨转移,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该文旨在探讨早期静脉应用双磷酸盐对晚期前列腺癌进展及骨转移发生时间的影响,现对该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4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全部患者均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已经影像学和病理组织检查确诊。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41~72岁,平均年龄为(48.4±5.5)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2~72岁,平均年龄为(45.6±6.7)岁。入选标准:骨密度T-Score≤-2.5;未接受过 BPs 治疗;无心、肾、肝等重大器官合并症;生存期预估超过3个月;愿意配合资料收集;排除骨转移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雄激素剥夺疗法,戈舍瑞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20015)3.6 mg皮下注射,4周/次,比卡鲁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455)50 mg,1次/d。观察组在早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班膦酸二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432)60 mg+生理盐水500 mL,3个月1次。对于已经出现骨转移的患者,应每4周应用1次伊班膦酸二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43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骨密度检测方法

骨密度测定仪器应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第4代型双能骨密度仪EXPERT-XL,分别对患者的腰椎正位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进行测定,骨密度正常值参考中国正常成年男性骨量数据[2]。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骨转移发生率、骨转移发生时间、总生存期等[2-3]。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8~53个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20.3±0.6)个月,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5~33个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15.3±1.6) 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65,P=0.025);观察组的总生存期为10~56个月,平均总生存期(38.2±0.9)个月,对照组的总生存期为7~50个月,平均总生存期(37.2±0.7)个月,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85,P=0.421)。

2.2 两组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及确诊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骨转移率为20.0%(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60.0%(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P=0.000),且骨转移时间较对照组延迟近4个月,两组的骨转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97,P=0.004)。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流感样症状1例,贫血1例,无肾功能损害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中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头痛1例、贫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54,P=0.082)。

3 讨论

恶性肿瘤进展至晚期往往要经历的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其中较显著的一个并发症就是骨丢失[4-5]。前列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而基本半数以上的骨转移患者会出现骨相关事件,因此对于前列腺骨转移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雄激素剥夺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方案,然而长期使用雄激素剥夺疗法可能会造成患者骨密度降低,增加了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6]。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应用双磷酸盐可延缓前列腺癌骨转移,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降低骨折和骨质疏松的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存期[7]。双磷酸盐在前列腺癌或其他一些恶性肿瘤中应用十分广泛,并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大大地降低了晚期癌症患者骨转移后发生骨痛、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组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骨转移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P=0.000),且骨转移时间较对照组延迟近4个月,两组的骨转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5,P=0.014)。杜宝昌等[8]早期应用双磷酸盐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为25.0%,而未使用双磷酸盐的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为62.5%,且研究组的骨转移时间较对照组延迟近4个月,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表明双磷酸盐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早期使用双磷酸盐治疗能降低骨转移患者发生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几率,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窦志, 景士忠, 白峰,等.RhPTH(1-34)和双磷酸盐交替联合应用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治疗的实验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21):4031-4034.

[2] 顾坚毅, 赵建华, 华金骏,等. 加味参芪地黄汤在晚期前列腺癌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 22(12):26-29.

[3] 李国新,袁忠治,温健,等.口服及静脉应用双磷酸盐治疗绝经后的骨质疏松临床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3, 19 (9):988-990.

[4] 吴松, 赖海标, 钟喨,等. 扶正固本方在晚期前列腺癌化疗中增效减毒的作用机制及氧传感器PHD2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17):15-16.

[5] 张平, 卢子杰, 苏昀,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25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 2014, 24(11):39-40.

[6] 张强,马合苏提,白强,等.伊斑膦酸钠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去势治疗后骨密度的影响[J].肿瘤防治研究, 2014, 41(2):131-133.

[7] 黄国福, 冷晓玲.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5):70-72.

[8] 杜宝昌, 劉军, 王帅兵,等. 早期应用双磷酸盐在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肿瘤, 2014, 23(10):878-881.

(收稿日期:2017-01-14)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