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疲秦之计造就万世之功

2017-06-15 09:21李珑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

李珑

【摘 要】 《郑国渠》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郑国渠这一伟大工程的历史。郑国渠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两千年来一直与都江堰、灵渠齐名。郑国渠首开引泾灌溉的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具有深远的影响。秦朝以后,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均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其水利设施。民国年间,经过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的多年努力,建成了以现代水利技术为手段的泾惠渠。书中对郑国渠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做了研究,使读者体会其宝贵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水利工程;郑国渠;图书述评

一、水利史上的经典

间谍与水利工程师作为两种职业,绝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然而,战国末期的郑国却确实兼有这两种身份。那么,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战国末期,在秦国强大的攻势下,东方诸国,其势危如垒卵,而韩国更是首当其冲。郑国受韩国派遣,以水工的身份来到秦国,承担修建引泾灌渠工程。派水工帮助秦国兴建水利,是韩国精心谋划的“疲秦之计”。自从秦兵攻战荥阳之后,韩国危在旦夕,无法与秦抗衡,于是就想用引诱秦国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办法,使其将人力财物都用于水利工程,劳民伤财,以至精疲力竭,最后自动放弃吞并六国的计划,这样韩国不动一兵一卒可退却秦国数十万大军。郑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命来到秦国。

《史记》对这段历史有明确的记载与描述。《史记·河渠书》中记载:“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因此,为了保证灌溉用的水源,郑国采用了独特的“横绝”技术,不仅通过拦堵沿途的清峪河、浊峪河等河流,让河水流入郑国渠,也使得河流下游的大片良田得到灌溉改善。郑国渠巧妙地连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就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设计也可谓巧夺天工。

郑国渠横绝石川河工程图

本是疲秦之计,但令韩国始料不及的是,支持秦国顺利统一六国的正是郑国渠的建成。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大增均源于郑国渠的出现,这使关中干旱的平原瞬时成为了沃野良田的天府之国,可谓是“疲秦之计造就万世之功”。因此,郑国渠与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对后世引泾灌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根据史料显示,自从秦朝以后,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均是在这里继续完善其水利设施。当然这种农业投入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郑国渠地处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应当说,所处的自然条件相对都江堰困难许多,但它却是中国历史上汉、唐两个最强盛朝代的执政基础,是其都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命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十分显赫。唐代以后,都城东移、北上,关中地区仍是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郑国渠的建设仍在十分复杂的条件下传承,其衍生的文化仍是中华文化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把郑国渠作为水利史上的经典是很恰当的。

二、风采独特的水科学和水文化

在黄土高原独特的环境中,郑国渠运行了两千多年,克服了种种困难,为人类的生息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为后世留下了风采独特的水科学和水文化。

秦代用水工郑国率众开凿郑国渠,以泾水为源,由于泾水含有大量泥沙,灌溉时既可补充作物需水,又补充养分,改良了灌区内的盐碱地,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到每亩一钟。据《史记·河渠书》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西汉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引泾水东行,注于渭水。干渠长二百里,灌溉面积四千五百余顷。此后灌区称郑白渠。《汉书·沟洫志》记载当年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鍤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进一步说明,不管是郑国渠,还是白渠,引用含有机与无机肥分的泥沙以改进农田土质的浑水灌溉,明显提高了农田的产量,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或黄土高原山区雨洪,含泥沙量大,颗粒细,肥分多,引灌时澄浑排清以肥田,即以造田为主,这是与清水灌溉,以水分浸润为主所不同的一种灌溉形式。郑国渠所采用的浑水利用对后世影响很大。

大量的碑刻文献现存于引泾渠首,此外还有许多历代的故渠,因此,郑国渠遗址历来享有中国水利史“天然博物馆”的盛誉,也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目前,鄭国渠渠首遗址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名录。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三、近代水利从这里起步

陕西关中在1929年的时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连续三年的时间,农村六料庄稼颗粒无收,关中一带饿殍遍野,甚是凄惨。引泾灌溉工程,能急解燃眉之急。在此关键时刻,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挺身而出,临危受命,在时局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与各方爱国人士,延请外国专家和友好人士,规划设计,筹措资金,一起创造条件,坚持不懈,把祖先创建维护了两千多年已衰败的龙洞渠(郑国渠的清代延续)以全新的面貌重建,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筑泾惠渠的千秋重任。1930年12月,在他亲自主持下此渠破土动工,历时近两年完成。1932年6月完工后放水灌田,引水量达16立方米/秒,泾惠渠可灌溉方圆60万亩的土地良田,至今仍然造福着当地的百姓。泾惠渠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现代水利灌溉工程。这是一项西方先进科技与中国水利经典工程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在近代水利事业中影响重大。

从郑国渠到白公渠到郑白渠再到近代的泾惠渠,2260年的时间里,六代引泾灌溉工程,见证了关中水利与关中兴衰的紧密联系。历代,关于郑国渠及其后续的论文及著作不少,其中,元代李好文的《泾渠图说》、清代王太岳的《泾渠志》、蒋湘南的《后泾渠志》以及现代泾惠渠志编写组的《泾惠渠志》影响为大,各有长处,各有特点。

蒋超教授编著的《郑国渠》是根据对工程现场的勘察,尽可能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查访有关人员后,经整理分析而成稿,重点对下述问题进行了认真地阐释:一是理清从郑国渠到泾惠渠的发展脉络;二是重点研究了泾惠渠的建设过程,对李仪祉及其建设团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研究,充分肯定了华洋义赈会对泾惠渠建设的贡献;三是通过对建设团队成员遗留的文件、档案、照片的深入发掘、研究,理清工程的建设思路,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陈雷以及中国水利学会原秘书长、《中国水利史典》专家委员会主任郑连弟分别为《郑国渠》作序,《郑国渠》一书的顾问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笔者相信,无论是专门从事水利史研究的专业人员还是对中国水利史文化和古代水利工程有兴趣的一般读者,都能在这本书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瑞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及其命名谈南水北调工程的命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作者简介】

李 珑,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理工图书中心主任,编辑,主要从事出版研究.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水利工程招投标的特点与投标策略
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研究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