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目标的高校专业课教学改革探析

2017-06-19 05:26张树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6期
关键词:知识情感能力

张树明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要:情感教育是高校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但目前高校的专业教学理念对大学生正面情感的塑造和提升有所忽视。借助专业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情感教育可以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的专业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塑造的良性互动局面。

关键词:知识—能力—情感;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23-02

大学教学一向被界定为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但具有永恒意义的命题是人的情感的塑造和提升。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情感教育——对国家、民族、社会、家人和他人的忠诚、责任、友善、关爱等——是高等教育要培养的合格人的基本标志。但现行高等教育教学在提升受教育者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完善个体道德情操问题上存在较多隐忧。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受到高校教育教学理念缺憾的影响。

一、高校情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教学不重视塑造和提升学生正面情感

在高等教育专业教学中,受教育者的情感塑造是缺位的,这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等多个方面。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课程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上,学生少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即使正广泛铺开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也往往止步于能力和知识方面,对情感问题涉及不多。专业课教师将学生情感塑造一般地视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和辅导员的任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情感教育效果不佳

大学思政教育影响面大、系统性强,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情感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最主要的问题是教育内容较为生硬直接,“外在化、形式化、知识化,甚至也套上应试教育的桎梏”。[1]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目的直接、针对性强,依托系统的既定教材体系,将教材内容以知识传授的形式传递给大学生。虽然在此过程中,一些高校思政教育灵活使用多种方式,但思政教育课程专业化问题无法避免。好的情感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式、潜移默化的,工具性较为突出的情感教育容易引起受教育对象的本能反感。同时,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设置和课时都是有限的,基本集中于大一、大二阶段,大三、大四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则处于更虚弱的状态。

总之,高校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各自为政的局面潜在地造成了受教育者情感教育体系的割裂,也不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一以贯之的情感教育。因而,在坚持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主阵地的同时,将大学生情感教育融合进专业教学中,扩展专业课程培养目标,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实施教学过程,借助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持续性接触,保持情感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和时间的持续性,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使命。

二、“知识—能力—情感”教学改革内容设计

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课性质迥异,内容体系千差万别,但一般意义上说,都是具有情感教育潜在空间的。如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讲到我国某一科技创新或突破,完全可以將其进一步升华至道德情感领域,借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相对而言,文科课程蕴含了更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和更大的责任。笔者尝试性地对《近现代中国外交》课程(以下简称《外交》)进行了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结合的教学改革。

《外交》是较好地推行“知识—能力—情感”教学改革的平台和载体。该课程重点考察近现代中国屈辱悲壮的外交演变,有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思想体系;历史跨度大,有悲壮压抑时期,也有振奋昂扬时期,易于调动学生情绪,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本课程通过各种课堂活动使学生浸入历史情景中,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同时,从思想感情上体会近代中国的屈辱悲壮,增强学生对今日中国的热爱,最终实现知识教授、能力培养、情感提升等目标。具体而言,本课程欲达成的情感教育目标是:学生对国家历史的严肃感、正义感和沉重感,对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对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对社会、他人的友善、亲近感。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自主权,通过言语鼓励、成绩激励、竞争机制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完成情感内化和升华的过程。

具体而言,“知识—能力—情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是:

首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渗透了深厚历史情感的事例,供学生作为自主学习和讨论的对象。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通过自学和面向全体学生的讲解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表达能力、资料搜集整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切身沉浸于历史情境下,思想情感上会直接受到历史事实的冲击和熏陶。

其次,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把控,并通过点评、多媒体教学等方法,结合重要的历史案例和历史人物,组织观看视频资料,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知识—能力—情感”教学改革效果与影响分析

知识、能力和情感是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层面,知识是基础,能力是保证,情感是归宿。三者良性互动,满足于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塑造完善、健全、德能兼备的人。

(一)以知识和能力激发情感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不乏一批批的时代精英,他们眼光独到,见识卓越,舍身为国,甘愿牺牲,引领国家和民族走向新生。他们担负起了时代的重任。专业教学要以正确的知识引导大学生坚决反对将近现代灾难深重的历史“戏说”、“杂说”的不良现象。历史不容扭曲,事实胜于雄辩。大学课堂上,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使学生对其有更深刻和系统的认识,防止其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同时,借助知识传授,使其明白国家民族的灾难及其带给个人的悲剧性命运,从正面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天下兴亡”的责任感,以及对历史的严肃感、正义感和沉重感,对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时期大学生的时代使命以及如何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时代使命,将学生的思想和目光从狭隘的校园引向民族发展、国家兴盛乃至世界局势,培养和造就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新一代公民。

(二)以能力固化情感,创新知识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大量资料,经归纳整理后公开讲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大量一手资料和历史事实的细节,有很多甚至是教师都不会注意的。但历史的细节更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因而,整理资料的过程就是情感接受熏陶的过程。学生在讲解时适当表现出自己的感情波动,也能对其他受众产生直接的情感冲击。同时,学生通过一系列动手实践的过程,对知识掌握的效果也超过教师的单纯讲授,甚至有学生在此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无形中将知识进行了创新。

(三)以情感强化知识和能力

学生的正面情感被引导和激发后,会成为学生强化专业学习的动力,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也会在更顺畅的条件下得以完成,最终实现专业教学“以情优教”的目的。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卢家楣认为,“以情优教,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情感优化教学。其内涵的完整表述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同时,正面情感也会转化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更高的认同感。当前,功利主义就业理念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专业选择和专业认同。人文社科类专业因其弱技术性、低就业前景而容易使学生陷入专业迷茫。正面情感有利于化解学生的专业迷茫,通过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历史和现实的思路、通过众多的历史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学生易于形成更宏观的思维方式,以更广阔的视野认识暂时的困境,将提升素质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优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岚.情感世界解析:兼论大学情感教育理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2.

猜你喜欢
知识情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