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者的心灵之歌

2017-06-21 11:20侯妍妍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川端康成

摘 要:《伊豆的舞女》用平实自然的叙述、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创造了淡雅纯净诗意唯美的风格特点。其小说风格的形成,与作家敏感多思、细腻多情的性格气质有关,小说中的人物与故事即是作家忧郁内心的外化表现。同时也与作家心灵深处对纯美人情的向往有关。

关键词:《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审美风格

作者简介:侯妍妍(1989-),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助教,从事中国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1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小说具有诗意唯美的风格。

一、忧郁内心的外化展示

川端康成生于普通的医生家庭,父亲在他两岁时即因罹患肺结核去世,一年后,母亲也因病离世。在他幼年的记忆中,父母没有给他留下太深刻的印象,祖父母也就成了抚养他的监护人。他进入小学读书的那年,祖母去世,从此与身有残疾的祖父相依为命,直到十五岁时,祖父撒手人寰,自此他也成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儿。祖父的死,对川端康成的影响极大。这时,他开始感到极端的孤单寂寞,开始感到“心灵的创痛”。

幼年及青少年时代丧失怙恃,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和羸弱多病的身体,种种遭际,使得他逐渐形成了孤僻内向,敏感多思的性格气质,这种气质对其小说创作影响深远。

《伊豆的舞女》发表于1926年,以作者1918年高中時代的伊豆之旅的经历为素材创作而成,因此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小说文本中的“我”,也可看作是作者自身在文本中的投射。

小说叙写一个大学预科生独自去伊豆半岛旅行,途中与一群江湖艺人邂逅相识并对十四岁的舞女薰子产生朦胧情愫,结伴而行,在四天后与他们依依不舍的分别。全篇弥散着孤寂惆怅与感伤情调。作者自己也曾说:“我完全是个与伤感结下不解之缘的少年。”文本中关于伊豆旅程的描写也是作家个人孤寂伤感的情感流露。川端在小说第一节中写到茶馆老太婆的老伴,一个患有中风症,半身不遂的老大爷的所遭受的痛苦与折磨,既展现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又饱含着其对人世苍凉的感叹和人生孤寂无助的内心感受。

小说中多次提到薰子一行人的经历,如写荣吉的潦倒境况和婴儿的夭折,千代子的奔波痛苦,不愿妹妹薰子作舞女却无可奈何的种种江湖艺人的生活境况,无疑也是对作者体察到的现实生活中苦难人生经历的一种艺术再现。此外,流浪的艺人、中风的老头、一位失去儿子儿媳的老奶奶以及那双孤儿也都是川端康成内心的对应物。这些人物的人生遭际,都让川端康成有意无意地回到那段带给他心灵创伤的童年时光。他们的痛苦与川端康成自己又何其相似。这无疑能够引发作者与其产生心灵情感上的共鸣。小说文本中明确写道“我已经二十岁了,再三严格自省,自己的性格被孤儿的气质扭曲了。我忍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才到伊豆来旅行的。”故而,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血肉相连般地融化在他的小说《伊豆的舞女》中,小说浸染弥漫的忧伤孤寂的情愫都是作家敏感内心的一种外化。

二、对纯净人情美的向往

川端康成内向孤僻,内心世界极其丰富。他善良而富有同情心。川端康成在关东大地震的见闻录《大火现场记》中说:“大地震后,我一连十天半月,天天都带着水和饼干,到处游逛灾后的遗迹,脸都晒黑了。”在目睹了天塌地陷的惨状后写道“最令人心酸的是母子的尸体,有的母亲死了,婴儿却活了下来。”川端以他孤儿的敏锐眼光,记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其间流露出深切的同情与哀悯。他也曾在《文学自传》中写:“我自幼是个孤儿,受人照顾太多,许多人都宽恕过我,我自己对别人也不曾怀有恶意。”正因为幼年时孤儿的特殊身份,身边的人给予了川端更多的关爱后宽容,这也对川端康成日后善良、单纯的性格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小说《伊豆的舞女》中,作者用深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极具理想人情美的生动画卷。

在川端康成笔下,舞女就是他心中建构的理想世界形象的代表,她集美丽、温柔、纯洁、善良天真于一身。作者赋予她青春的容貌活力和美丽圣洁的心灵,寄托着作者向善向美的心灵追求。她貌美“她梳理着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而又奇特。这种发式,把她那严肃的鹅蛋形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那双娇媚地闪动着的、亮晶晶的、又大又黑的眼珠,是她全身最美的地方。双眼皮的线条,也优美得无以复加。她笑起来像一朵鲜花。”她纯洁天真,现实生活的窘境,丝毫没有污染她的心灵。她与“我”下棋,“渐渐地忘却了自己,一心扑在棋盘上。她那显得有些不自然的秀美的黑发,几乎触到我的胸脯。她的脸倏地绯红了”,她裸体从公共浴场跑出来,“洁白的身体,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几天的相处让舞女对我产生了纯真的友情,而“我”对舞女那种朦胧的爱慕也是不带半点邪念的,他和舞女之间的情感纯净得像洗涤过一样,不染纤尘。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茶馆的老太婆、舞女的同伴、荣吉和千代子等人,同样是心地善良待人真诚,洁身自好的。四十岁的“阿妈”对舞女因情窦初开而撒出了茶的责备,住在汤野小旅店里的鸟商轻轻拍了拍舞女的肩膀时,“阿妈”就露出了一副很凶很可怕的面孔说:“喂,喂,别碰这孩子!人家还是个姑娘呢。”艺人们对“我”更是以礼相待,还诚心诚意地邀请“我”去她们的老家大岛玩。小说描写的旅程见闻无不透露出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赞美。

参考文献:

[1][日]川端康成著.叶渭渠译.川端康成小说经典[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7.

猜你喜欢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肖像(素描)
赢在账单里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人生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
参加葬礼的名人
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