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017-06-22 07:37刘香王红梅吴作斌
东方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能力青年教师

刘香+王红梅+吴作斌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数量、比例不断增加,成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而青年教师往往具有教学经验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影响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因此如何培养其教学能力已逐渐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以新建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为基础,着重探索影响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教学能力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一、当前新建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都是由原来的专科院校升本形成的,在升本扩大规模后由于教师数量不足,迅速引进了一批青年教师,因而当前该类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占比相当大,其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就其在教学能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少,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素养不高

当前我国高校大多数青年教师来自非师范院校,缺乏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师范教育的正规训练,青年教师往往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踏上讲台,学历层次高但教学经验积累少;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实践经验;出国进修机会少,知识更新慢;业务素质的形成往往依赖于在工作岗位上的不断探索。

(二)缺乏教学反思和自我发展动力

青年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不够。从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写教改论文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青年教师偶尔才进行教学反思和写教改论文。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地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经常撰写教改论文,才能对教学理论有不断深入的认识,才能促进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指导教学实践。但目前青年教师却很少进行反思和写教改论文,这无疑反映出了青年教师对教学的投入还不够,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

(三)缺乏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课程的前瞻性把握

新建本科院校新增设多门专业课,部分青年教师存在专业专业对口度差异,对所教授课程的专业熟悉度亟待提高青年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而学习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而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对整门课程的熟练把握,对学科的前瞻性更是难于上青天,更无暇顾及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的提高上。由此带来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存在教育创新能力不足、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管理能力欠佳、不能很好的使用参与性教学技术手段,缺少与学生的互动。

二、新建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培养时不免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主要指青年教师所处的外部因素,其中青年教师所在学校是最直接相关的外部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指青年教师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主观意愿等内部因素,其中青年教师的个人因素是最紧密相关的内部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

入职前基础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培训不足。当前,高校引进的青年教师中绝大多数是非师范院校出身的,大部分专任教师来自非师范专业。在自身学科领域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厚实,但很少有人经历过专业的教育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所拥有的教育学专业知识往往是来自于短暂的岗前培训。现有的岗前培训虽然是大多数新任教师职业生涯中最正规的一次职业培训,但培训时间较短,内容很难深入和切合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教师的差异化需求。这就造成很多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态度认真,但工作中表现出诸多方面的不足,如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常把大量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细节上,缺乏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从而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枯燥。

(二)教师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目前,在高校对教师的整体考评体系中,侧重强调科研,对教学重视不足。目前高校管理体制仍然是职称管理,待遇、职责以及工作资源的获得都由其职称决定。渴求个人成长的青年教师们必然会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职称评定上,故而轻教学重科研。职称晋升考核指标就成为青年教师的指挥棒。而在职称晋升条件中,对科研的要求越来越高,论文、项目、获奖等每一项都有明确的数量和等级要求。而对教学的要求则仅做一个最低工作量的要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仅作为参考。在这种评价指标的影响下,面临着晋升压力的青年教师往往就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从而放松对教学水平的要求。

(三)青年教师薪酬保障机制有待调整

首先,在我国高校现行的薪酬结构中,教师的薪酬对教学贡献体现度过低,导致青年教师失去教学热情。目前,高校教师的薪酬主要是有职级工资、工龄工资、岗位津贴等主要部分组成,有的学校根据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量发放课时费,有的学校则是在工作职责中明确规定出不同职称的教师必须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属于基本工作职责,不再单独支付报酬。即便是在支付课时费的高校,课时费的标准也不高。

其次,高校还存在着薪酬标准与教学能力脱节、收入与教学能力匹配度不够的问题。教学质量与薪酬的关系不大。课时费的多少大多是根据职称而不是教学质量来确定。高校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职称低,工资收入较低,但面临住房、婚育、赡养老人等不小的经济压力,教学水平与薪酬的脱节,必然会导致他们将主要精力转向他处。

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提升机制与策略

(一)建立多元化综合培训体系,同时培训与绩效考核、职务晋升相结合

多元化的培训体系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外部助力,是青年教师借助外力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培训是青年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条件,高校要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校青年教师培训体系,主要包括注重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完善高校岗前培训制度、建立并完善教学团队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实现培训形式多元化等方式。

针对部分存在培训的形式化,使得青年教师降低了对培训的重视程度,都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任务,为自己的考核和晋升提供条件,使培训失去了意义。因此,高校很有必要建立使培训与教师晋升、考核相结合的督促机制,使青年教师认真对待培训,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考核方式都要真正反映青年教师的需要。尤其是考核,培训不仅要对理论课程进行考核,还要对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而且实践能力要占更多的比例,综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进行考核,再将这一考核结果与青年教师的个人利益,如工资晋升、年终考核、职务晋升等结合起来,并针对表现不好的青年教师实行一定的激励性惩罚,形成一种约束机制。这一机制将督促高校青年教师认真参与培训,积极提高教学能力。

(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1. 建立多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在评价维度上,引入教学评价机构、同行专家、学生等多方评价,根据课程内容、课程类别、授课对象等因素,科学测算出教学评价机构、同行专家、学生的评价权重、评价点和评价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同时从任课前到授课过程中再到授课结束后全过程进行评价,既对授课教师形成全程约束,又要提高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权威性,减少评价过程的片面性和随机性。

2. 提高职称及等级晋升中教学能力的影响权重

在构建完善的教学能力评估体系后,要将其评价结果引入教师的职称晋升和专业技术等级晋升中来,在职称、等级晋升中将教学考核结果放到与科研成果同样重要的位置,而不是仅供参考。并且在晋升指标中不仅体现量的要求,更要体现质的要求,如教學能力评价结果、教学改革成果等都要作为职称及等级晋升中的赋分项,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影响力。

3. 设置教学类专门岗位,打通职业发展通道

在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设置教学型岗位。如在每年的职称晋升名额中预设一定比例的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名额,给教学能力突出,教学评价优秀的教师以及大面积承担公共基础课、体育、留学生教学任务的教师提供晋升空间。。

(三)建立青年教师教学反思机制

督促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一种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学校可以在对青年教师评价时增加让青年教师反思的项目,写反思内容,展示自己取得的成绩、揭示不足之处、并表露自己的希望。青年教师要通过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分析、预测、调控、应变、总结和评价的能力;要对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反思,并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和剖析,吸取经验教训,构建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将这一活动作为强制、固定性的制度,不仅可以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也可了解教师的需求。

(四)完善薪酬保障的制度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

1. 实行差异化津贴

应实行差异化津贴,让薪酬能够体现教学工作付出。改革绩效评价,变以职称定酬劳为以能力定酬劳。将岗位津贴与教学任务量联动,如岗位津贴的一部分体现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任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将减发或停发相应岗位津贴;80%体现教学为主岗教师最低教学工作任务要求,如连续两年无法完成相应教学工作任务,则转入其他岗位;承担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或团队,承担新设专业课程,承担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课程的另外提供津贴。

2. 加大教学奖励,营造重教氛围

设立“教学奖”,以此鼓励青年教师热爱教学并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权威、公正的评选,对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青年教师给予嘉奖。奖励形式要结合精神层面的鼓励和物质层面的激励,使其真正发挥评价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芳,姚之彦.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专题调查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1,28(4).

[2]吴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高校管理,2016,9.

[3]李明成,陈建平,童明波.着力实践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

[4]周萍,纪志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黑龙江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与培养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能力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