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地配置及景观效果分析

2017-06-22 13:01
山西建筑 2017年14期
关键词:绿带城市道路种类

穆 佳 欣

(山西省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城市道路绿地配置及景观效果分析

穆 佳 欣

(山西省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在分析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种类的选择方法,并研究了城市交通性及生活性道路绿地配置形式及景观效果,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增加城市视觉美感。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效果,植物种类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城市的骨骼,城市道路发展迅速,四通八达。然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市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急需通过进行城市绿化向现代化城市输入自然因素,以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和适应性在促进现代城市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或缺的地位,如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稳定,有利于调节城市小气候,增加城市视觉美感,丰富城市景观等。因为,相比与城市其他园林绿化景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是人们接触最为频繁,留下印象最为深刻,尤其是改变城市形象最为突出的绿化景观,所以,对城市道路绿地的配置形式及景观效果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功能与作用

城市道路景观作为道路景观中的一种,自身具有特殊的功能与魅力,由其所表现出来的城市(地域)文化风貌、道路交通空间风格、出行交往环境,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综合品质。城市道路绿地建设具体功能和作用如表1所示[1]。

2 城市道路绿地的植物种类选择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的种类非常的丰富和多样,而道路绿地所选择的植物种类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绿地植物在种植选择时应按照相应的依据和标准,结合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其种植选择的原则具体如下[2]:

1)行道树种类的选择。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否合理的选择行道树的种类,与道路绿化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行道树选择首先应以对行人不会造成伤害为前提,然后再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能较好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的树种,同时应尽量选择根系深、树干挺拔、冠大荫浓、树形美观,管理较为粗放,对养分要求低,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种。此外,在行道树中还应选择最能适应当地环境,最能充分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内涵,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最理想的骨干树种。

2)花灌木植物种类的选择。花灌木植物应当多选择花繁叶茂、花期较长的种类,但也应以枝、叶、花无毒和无刺激性气味为前提,以免对行人及城市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然后应选择最好无刺或少刺的花灌木,以免妨碍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最后,尽量选择先花后叶、果实具有观赏价值,生长健壮、便于管理,耐修剪、再生能力强以利控制植物高度和树形的树种。

3)植篱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篱植物种类的选择应注重移植容易,萌芽、发枝、愈伤力强,叶小而密、花小而多、果小而繁,耐修剪、耐荫,自茎部分枝生长、植株下枝不透空,病虫害少、生长速度适中这些特点。

表1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功能与作用

4)色叶植物种类的选择。色叶植物顾名思义要选择一年四季能够保持绿色的种类,注重叶色性状稳定,不易发生返祖现象,一般应尽量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春色叶植物或秋色叶植物。

5)地被植物种类的选择。地被植物应选择植株低矮、覆盖度大,生长快、繁殖力强,管理粗放、病虫害少,防御、抗杂草能力强,能在短期内覆盖地面,较耐践踏,具有蔓生性和茎叶密生等特性,并且能在长时间(5年~10年)保持良好景观效果的种类。

6)草坪植物种类的选择。草坪植物应选择繁殖力强、适应性强,富有弹性、期长色绿,耐践踏、耐修剪,丛生状、生长低矮,平整美观,能紧密地覆盖地面的匍匐型。

3 城市道路绿地配置形式及景观效果分析

城市道路包括城市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风景区道路、立交桥道路及商业步行街等,其中,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作为城市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较大,在此仅对二者做详细讨论。

3.1 城市交通性道路绿地配置及景观效果

一板二带、二板三带、三板四带及四板五带都是城市道路横断面的主要形式。三板四带式作为最适合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的一种方式,是现代交通性道路最主要的横断面形式。根据交通性道路绿地的景观特点,其具体配置原则及模式为:

1)绿带设计应首要满足安全隔离的要求,同时应兼顾方向性、韵律感和景观效果,其基本出发点是交通性道路的安全性;

2)尽量减少除人行道以外的硬质铺装,最大可能地加大绿带的宽度,如果绿带的宽度有限,应从丰富植物的竖向层次考虑;

3)根据用路者动态视觉的特性,尽量选择视觉效果好的植物种类;

4)尽可能地增加路侧绿带,同时图案要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并与建筑前绿化相吻合等。

一般而言,交通性道路多为城市的主、次干道,占主导地位的交通方式为机动车。交通性道路的绿地空间有限,其道路绿地配置一般首先以道路车辆及行人的出行安全为前提,因为驾驶员及行人目的性明确、注意力集中、时间紧张,所以道路绿地配置的景观效果宜给驾驶员及行人以色彩鲜明,指示明确,不易产生隧道效应为佳。

3.2 城市生活性道路绿地配置及景观效果

生活性道路则主要是为了满足生活交通,对机动车通行的要求不高,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多为一板二带式或二板三带式。生活性道路两侧多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建筑,机动车道的宽度比交通性道路要窄得多,道路环境更趋于人性化。根据生活性道路绿地的景观特点,其具体配置原则及模式为:

1)对分车绿带而言,生活性道路可以根据路幅宽窄,决定是否设置分车绿带,另外,设置了分车绿带的道路,为方便行人过街,应尽可能结合公共建筑出入口对分车绿带进行分段;

2)对行道树绿带而言,应根据周围的环境区别对待,一般设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宽度不得小于1.5 m,采用树带式(用于步行人流量不大的情况)和树池式(用于步行人流量较大的情况)两种方式对植物进行种植;

3)对路侧绿带来说,一般布置在人行道和道路红线之间,常见的有路侧绿带毗邻建筑物、路侧绿带位于两条人行道之间及路侧绿带与道路红线外侧绿带结合三种方式,其中后两者较常用,但在步行人流量较大的路段,应采用路侧绿带毗邻建筑物的方式。

生活性道路占主导地位的交通方式为步行或是驾驶非机动车,以慢速交通为主,相比交通性道路绿地配置方式,其安全分隔作用较弱。因此,生活性道路绿地配置应以人为本,注重行人欣赏效果和艺术性。

[1] 李阳阳.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现代园艺,2017(4):52-53.

[2] 徐 俨.现代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6(4):39-41.

Analysis on green space allocation and landscape effect of urban road

Mu Jiaxin

(MunicipalEngineering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ofTaiyuaninShanxiProvince,Taiyuan030002,China)

Based on analysis of city road landscape function and effect on the discusses the city road green plant species selection, and the city traffic and life road green space configuration and landscape effect in detail, it will be helpful for promoting urban ecological balance and increasing urban visual aesthetics.

urban road, green space, landscape effect, plant species

1009-6825(2017)14-0211-02

2017-03-01

穆佳欣(1986- ),女,工程师

TU983

A

猜你喜欢
绿带城市道路种类
北京不同道路绿带银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英国绿带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管控的启示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福州市主干道分车绿带对骑行通勤者暴露于细颗粒物的影响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法兰克福绿带体系规划历程与更新策略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种类丰富的酒具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