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2017-06-23 08:54吴相利
关键词:省际流动人口比重

曹 雪,吴相利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曹 雪,吴相利**

(哈尔滨师范大学)

依据2000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人口普查分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人口流动综合指数等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流动人口规模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呈现出“核心-外围”结构。研究的78个单元中,哈尔滨、大庆等主要地级市属于人口净流入型活跃区,黑河、同江等边境市、县多属于平衡型活跃区,中西部地区人口净流出型市、县连片分布,全省人口流动非活跃区数量大幅增加。各地区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在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省内市、县内人口流动是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的主导模式。黑龙江省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受经济因素、政府支出因素和城镇化水平因素影响显著。

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化趋势;影响机制;黑龙江省

0 引言

人口空间流动现象伴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并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而呈活跃态势.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流动人口总量为7875.7万人,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流动人口总量已达到17056.5万人,十年间流动人口总量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8.9%[1].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空间地域上重新分布的过程,人口集中地与人口疏散地之间的拉力与推力引发了人口流动,推力与拉力差异反映出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社会投资等的差异[2-4].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开始对中国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5,6].杨云彦指出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由改革开放前的由东向西逆转成改革开放后的由西向东,东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对流动人口形成吸引优势[7].王桂新进一步指出中部地区人口净流出,中部人口除主要流入东部发达地区以外,还有小部分流入西部地区,新疆是西部主要的人口集聚中心[8].Fan、丁金宏等探讨了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地域差异性与新的流场模式,发现人口流动进入高活跃度阶段,随着区域间经济、社会等要素的差距持续拉大,东、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动不均衡性加剧,中部地区出现人口“塌陷”[2,9].杨传开、宁越敏对全国省级单元的人口流动格局进行探讨,发现流入与流出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呈分散化态势,人口流向仍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指向社会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10].Shen发现广东,浙江,天津,上海等沿海地区和北京成为流动人口吸引中心,非经济因素对人口流动起决定性作用[11].总体上看,我国对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全国或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流动人口空间结构、流动重心、空间格局及形成机制等问题的研究上[10-13].

由于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经济下行急剧、众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衰退、加之城镇化发展及经济空间格局调整,致使省内和省际人口流动日趋活跃.该文基于2000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人口普查数据,以县域尺度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自相关、人口流动综合指数和空间回归等分析方法,结合ArcGIS、GeoDA等软件,对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探索黑龙江省人口流动与区域的经济、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全省人口流动规律性特征,并通过识别各类经济、社会因素与流动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为黑龙江省人口空间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1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空间格局分析

该文采用2000年第五次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黑龙江人口数据,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规定将流动人口定义为居住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并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即地区流入人口,包括省内跨市、县流动人口和省际流动人口两类.在流动人口空间尺度中,用于分析的流动人口数据也包括了市、县内跨乡、镇、街道流动人口.由于市辖区内的人户分离人口不算做县际流动人口,所以将全部市辖区合并成13个地域单元,包括1个省会城市、11个地级市、1个地区、18个县级市、47个县、1个自治县.研究中涉及的户籍人口、常住总人口数据来自2000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人口普查资料.经济和社会数据来源与2001年《黑龙江统计年鉴》、2011年《黑龙江统计年鉴》和200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1.1 流动人口空间差异

根据黑龙江省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流动人口总量为179.4万人,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增至275.7万人,平均每年增长4.4%.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流动人口在各地区增长速度不同,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该研究采用各地区流动人口数量相对于全省流动人口平均规模对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刻画,按全省流动人口平均规模的50%、100%、150%对各研究单元相应的划分为稀疏区(<50%)、次稀疏区(50% ~100%)、次密集区(100% ~150%)、密集区(>150%)4类[14].通过对比2000年,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在各等级城市之间变化与可视化表达结果得出以下两点结论(见表1,图1):

表1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规模在各等级城市间变化比较

(1)流动人口规模在各等级城市间分布不均衡,地级市、县流动人口增长率低于省会城市,增长速度慢.10年间,省会城市流动增长率最高,达到135.2%,依次为地级市,为34.5%,县(含县级市,下同),为23.3%.各等级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占黑龙江省流动人口总量的比例不均衡,地级市在全省流动人口中的占比最高,省会城市占比增加11.7%,增速快,地级市,县流动人口占比下降,县下降速度最快;省会城市、地级市、县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值都增加,省会城市增加最多,地级市、县的流动常住比增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增加最少.

(2)特大城市、大城市对流动人口集聚效应高于中、小城市,形成“核心-外围”模式.2000年哈尔滨、齐齐哈尔等10个地区为人口流动密集区,高于全省流动人口平均规模的1.5倍;牡丹江、鸡西等9个地区属于次密集区,这一类型区的城市多为地级市及与地级市邻近的县;属于次稀疏区的单元共17个,包括呼兰、阿城等,这些单元大多分布在流动人口密集区与次密集区外围区域;全省有43个县属于稀疏区,占总数的54.4%,这些单元大多分布在流动人口次稀疏区外围地区,在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连片分布.

图1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

与2000年相比,2010年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口流动密集区包括9个地区,牡丹江、绥芬河、呼兰取代伊春、双鸭山、虎林、大兴安岭变成人口流动的密集地区,双鸭山、虎林转变成次密集区,伊春、大兴安岭变为次稀疏区;次密集区包括鸡西、双鸭山、虎林,原属于此类型的黑河、嫩江等7个边境县、市变为人口流动次稀疏区,牡丹江则变为密集区;次稀疏区包括伊春、黑河等15个单元,所属的单元发生了较大变化,一部分由黑河、嫩江、饶河等次密集型地区转化而来,另一部分是由东宁、勃利、抚远等非活跃区转化而来;稀疏区包括的县域单元数量增至52个,黑龙江省中、南部仍是此类型区分布的集中区域,并向北部蔓延.总体来看,各区域的分布情况和2000年基本一致,大致为稀疏区包围次稀疏区,次稀疏区邻近次密集区,次密集区比邻密集区.密集型、次密集型、次稀疏型地域单元数量减少,稀疏型县域单元数量增加.哈尔滨、齐齐哈尔等12个地级市流动人口数量由占全省流动人口总量的61.5%增加到69.5%,表明人口向特大市,大城市聚集现象显著,呈“核心-外围”模式.

1.2 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分析

运用修正型复合划分指标对各地区流动人口类型进行划分[15],选取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净流动率、总流动率四个指标对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的地域类型进行划分.流入人口包括省内跨市、县流入人口与省际流入人口两部分,流出人口是户籍人口与流入人口的总和减去常住人口求得.首先确定人口流动活跃区与非活跃区的阈值r,阈值r近似代表全省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000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占全省(常住)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4.9%和7.2%,综合考虑将活跃度阈值r设定为0.05和0.07,计算得到调整后的活跃度阈值R分别为0.006与0.010[11],根据图2的分类标准,将全省79个研究单元相应的划分为净流入型活跃区、净流出型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与非活跃区四类,用以表征全省各地区流动人口“收支”情况.

图2 流动人型划分标准

通过对比2000、2010年流动人口地域类型演变格局,发现净流入型活跃区数量增加2个,牡丹江、七台河、虎林、呼兰取代呼玛、饶河变为净流入型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数量增加一个,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东部边境市、县,边境地区,由于边贸口岸的开放,流出人口减少,净流动率上升,因此属于此类型区;净流出型活跃区由占所有地域单元总数的48.1%下降到25.3%,包括的地区变动大,一方面是因为一部分原属于此类型的地区转变成人口流动非活跃区,另一方面是靠近边境地区的市、县变成了平衡型活跃区;非活跃区数量增加速度快,集中分布范围扩展,包括齐齐哈尔在内的周围所属县,牡丹江在内的西部地区、佳木斯南部等地区.总体来看,对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的地域类型划分,较好地反映各地区人口流动的方向和强度(见表2,图3).

表2 2000~2010年黑龙江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标准

图3 2000~2010年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

1.3 流动人口局部空间关联特征

对黑龙江省各地区流动常住比做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能够更好地显示各单元内部之间的差异[16],结果显示,第一象限为高-高集聚类型区,2000年大兴安岭-黑河-密山等东部边境地区形成了人口流动活跃区;第二象限为低-高集聚类型区,体现局部异质性低-高类型区以富锦市最具代表性,它们对流动人口的集聚效应低于周边地区,自身流动常住比低;第三象限代表低-低型集聚类型区,主要包括绥化、拜泉等11个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县、市,形成了流动人口的边缘区,大部分县级行政单元属于此类型区,这些单元大多分布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流入人口少,流动常住比低;第四象限为高-低类型区,以大庆表现的最为显著,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的省内与省际流动人口,导致流动常住比高.此类型区一般临近人口流动的低低类型区或低高类型区(图4).

与2000年相比,2010年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的集聚类型变动较大,主要改变表现在:(1)属于高 -高类型区的县域单元比例由原来的27.8%下降到21.5%,这一类型热点区减至1个,即东宁县,这是由于东宁县与绥芬河市临近,随着绥芬河市流动人口大幅增加,而它所能接纳的人口数量有限,所以部分流动人口就会工作在绥芬河市,居住在附近的东宁县,致使东宁县流动常住比增加.(2)人口流动的边缘区的数量没有大的变化,在黑龙省中西部地区连片分布.(3)富锦市仍是显著的低-高类型区.(4)典型的高-低类型非活跃区已不存在,但属于高低类型区的单元数量增加到11个,其中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等主要地级市由不显著类型区转变成高-低集聚类型,这印证了人口空间差异中得到的结论,既流动人口向大规模城市集聚现象显著,各地区之间流动人口分布不均横(图4).

图4 2000~2010年黑龙江省流动常住比空间关联图

1.4 人口流动空间尺度特征

(1)市、县内人口流动是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的主体模式,省内县际人口流动数量增加.

2000年省内流动人口、市、县内流动人口、省际流动人口分别为140.7万,197.5万和38.7万,三者比例为37.3∶52.4∶10.3,至2010年,三者分别增长了60.0%,41.8%和31.0%.省内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比例增加了3.2%,县内流动人口,省际流动人口占比分别减少2.0%和1.1%,三者比例为40.5∶50.4∶9.1.可见,市、县内流动对于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弱化,省内县际人口流动成为主流的方式,省际流动人口数量较少,并持续下降.

十年间,省会城市由市、县内流动主导型变为省内县际流动主导型,省内县际流动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强劲;地级市人口流动模式没有太大变化,省内县际流动人口小幅增加;县的人口以市、县内流动模式为主,大部分人不愿离开家乡进行长距离流动.虽然十年来市、县内流动模式是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的主体模式,市、县内流动人口总量占全省流动人口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但省内县际流动人口数量呈增长态势,未来一段时间将取代县内流动模式,成为全省人口流动的主导模式.由于黑龙江省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对人口的集聚力不强,以流入人口为指标的省际流动人口比例在10%左右徘徊(图5).

图5 黑龙江省各等级城市人口流动模式差异

(2)黑龙江中部地区人口流动以省内流动为主,省际边缘区市、县省际流动人口规模大.

对省内县际流动人口占省内县际和省际流动人口总和的比例进行表达(图6),发现省内流动人口比例达到80%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区,这些地区对周边地区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强于对省外流动人口吸引力;龙江、泰来等省际边缘区地区流动人口多来自于省外,省内人口流动性低,省际边界地区对周边省份流动人口的集聚力远强于相对远距离的省内城市;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南、西北部的市、县省内流动人口数量低于中北部市、县,因为东西部边境地区来自于外省的流动人口较多.

图6 黑龙江流动人口中省内流动人口比重分布图

2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的影响机制分析

2.1 变量选择

根据研究的需要及数据的可获性,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17-18],以流动常住比作为因变量,选取人均GDP、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非农业人口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初中以上在校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和人均财政收入与支出12个指标(见表3).运用spss对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对流动常住比影响显著的因子.2000年,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GDP、人均财政支出和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人口流动情况,2010年,第二产业比重、人均财政支出、非农业人口比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标对流动常住比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19].

2.2 结果分析

2.2.1 2000年流动人口影响因素分析

流动人口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MLAG和LMERR检验统计量都拒绝了 0假设,RLMLAG显著而R-LMERR不显著,空间滞后模型的LogL值较空间误差模型的值高,空间滞后模型的AIC和SC值小,表明空间滞后模型优于空间误差模型,因此选用空间滞后模型拟和效果更好(见表3).

由回归结果可知,纳入回归方程的因子有5个,分别是第二、三产业比重、人均GDP、人均财政支出、非农业人口比重.其中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与观测值呈负相关关系,人均GDP、人均财政支出、非农业人口比重均对观测值有正向促进作用.非农业人口比重正相关系数最大,其次是人均财政支出,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的负向作用系数最大,为0.8648.

2.2.2 2010年流动人口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上文中的方法对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空间滞后模型更符合研究需要(见表3).

表3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流动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根据回归结果可知,第二产业比重、人均财政支出、非农业人口比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流动人口产生影响,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与观测值呈负相关,人均财政支出、非农业人口比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与观测值均为正相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弹性系数超过1.0,其次是非农业人口比重,人均财政支出.

2.2.3 2000~2010年流动人口影响因素比较

通过对比2000年和2010年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有三个因素对两个年度人口流动流入地的选择都产生影响.一是人均财政支出高的地区,流动人口多,对于黑龙江省而言,行政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与政策性支出比重大,致使人均财政支出对流动人口有较大影响.二是非农业人口比重高的地区,对流动人口吸引力大,非农业人口比重代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反映出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高质量的城市是鲜明的,这种状况也正揭示了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影响因素的独特性.

3 结论

2000~2010年黑龙江省流动人口规模大幅度增加,空间格局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流动人口年均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流动人口在各等级城市之间分布不均衡,规模大的城市对流动人口吸引力高于规模小的城镇,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总体上以向核心城市的集聚为主,这与发达的沿海地区不同,长三角地区已经出现流动人口由大的中心城市向外围地区分散的趋势[1];流动人口在空间分布总体格局上呈现出“核心-外围”模式.全省人口流动非活跃区数量快速增加,到2010年,接近1/2的地区属于人口流动的非活跃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中西部的县域地区.黑龙江省南部规模大的城市数量多,对流动人口吸引力大,全省流动人口规模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

黑龙江省人口以省内市、县内流动为主,省内县际人口流动规模增加,省际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的比例维持在10%左右.这与黑龙江省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省外人口吸引力不足,省际流入人口少.经济基础、地区财力与城镇化水平对流动人口分布影响显著,随着人均财政支出和非农业人口比重的增加,流动常住比增大,第二产业比重与流动常住比呈负相关.现阶段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对流动人口的影响作用还不显著.

[1]刘涛,齐元静,曹广忠.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J].地理学报,2015,70(4):567-581.

[2]CindyFan C.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1990 and 2000 Census Comparisons.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05,57(2):295-311.

[3]刘望保,汪丽娜,陈忠暖.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12,32(2):8-13.

[4]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等.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56(5):549-560.

[5]仇为之.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J].人口与经济,1981(4):8-13.

[6]张文新,朱良.近十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研究及其评价[J].人文地理,2004,19(2):88-92.

[7]杨云彦,陈金永.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资料与测算[J].中国人口科学,1993,(2):37-41.

[8]王桂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地域结构探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6,22-29.

[9]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等.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地理学报,2005,60(1):106-114.

[10]杨传开,宁越敏.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演变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5,34(8):1492-1506.

[11]Shen J F.Changing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1985-2000.Population,Space and Place,2012,18(3):384-402.

[12]王桂新,徐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省际人口迁移重心演化考探[J].中国人口科学,2010(3):23-34.

[13]张耀军,岑俏.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14,38(5):54-71.

[14]秦志琴.山西省迁移人口空间格局变化及经济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1):166-171.

[15]刘盛和,邓羽,胡章.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2010,65(10):1187-1197.

[16]MoranP A P.The interpretation of statistical maps.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B,1948,37:243-251.

[17]雷光和,傅崇辉,张玲华等.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J].西北口,2013,34 (5):1-8.

[18]王桂新,潘泽瀚,陆燕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2(5):2-14.

[19]王晓玲.基于空间滞后模型的渔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J].陕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7-33.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 Pattern and Impact Mechanism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ao Xue,Wu Xiangli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county dat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population census in 2000 and 2010,the method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population flow index the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le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which present a"coreperiphery"structure.In our research of 78 units,Haerbin,Daqing and other major cities belong to active regions of population inflow,and Heihe,Tongjiang and other border cities belong to balance regions.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population outflow have 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The inactive areas of population flow have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floating population proportion in distribution of all regions have a certain spatial correlation.The population flow of cities and counties is dominant mod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choice of population inflow areas are influenced by economic factors,government expenditure factors and urbanization level factors.

Floating population;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altrend; Influence mechanism; Heilongjiang Province

C922

:A

:1000-5617(2017)01-0119-08

(责任编辑:季春阳)

2016-12-29

* 黑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招标课题(2012A06);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大决策咨询项目(14G001)

**通讯作者:jndxwxl@163.com

猜你喜欢
省际流动人口比重
渤海湾省际滚装船舶零担货物运输现状及安全管理
基于偏序集的省际碳排放效率评价
湖北省推进沿边地区省际合作研究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