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落脚点在哪
——说明文《鲸》教学谈

2017-06-24 09:50江山
湖南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落脚点说明文环节

文︳江山

说明文的落脚点在哪
——说明文《鲸》教学谈

文︳江山

上学期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随堂课——《鲸》。这位老师似乎觉得每个生词都难理解,鲸的每个特点都很重要,课堂上一讲到底。而学生并不买账,学习的兴趣并不大。课后,我问老师这节课的落脚点在哪里?难道仅仅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特点吗?她茫然地看着我。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层次分明,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我想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我从儿童出发,从文本出发,努力寻找听、说、读、写的训练点。

第一个环节:以题入手,提高兴趣。

指名学生听写“肢、胎、肺、滤”后,教师点评学生听写的生字并加以纠正,特别提醒注意“肺”字,不要把右边写成湘潭市的“市”。然后教写,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板书课题,故意把“鲸”字写得很大,让孩子们初步感受鲸的大。

第二个环节:精读第1段,探究说明方法。

在本文中,作者用得比较多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等。教学中,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细细推敲,明确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列数据这种方法的形象性,我把鲸的体重和自己的体重相比较,引导学生直观想象出鲸的大,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个环节:略读2~7段,培养概括与辨析能力。

这一环节,我强调了读书方法,如写小标题、批注分享;强调了习惯,比如听课做笔记的习惯,倾听发言的习惯;强调了能力培养,比如理解表达的能力,提问质疑的能力。例如在归纳第2段的小标题时,一个学生写“变化”,另一个学生写“进化”,哪一个好呢?孩子们在比较中,体会到“鲸”原来是生长在陆地上的,“进化”是慢慢演变,“进化”的程度深一点,经过了很长时间,用“进化”更合适。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巧设说写环节。

课堂上,我在引领学生品读课文之后,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个说的环节:展示一些鲸的精彩画面,让学生猜或给图片命名。我发现孩子课前找了不少有关鲸的资料,怎么把资料利用起来呢?我设计了利用课前找的资料,为鲸写一份自我介绍,要求抓住最精彩的地方,用最简练的语言把鲸的特点加以介绍。学生写作兴趣浓厚,整个课堂洋溢语文味。

(作者单位:湘潭市岳塘区建设路学校)

猜你喜欢
落脚点说明文环节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室内“跑酷”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理念在工艺流程中的落脚点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官话连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