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测练讲评课增强讲评实效性

2017-06-26 10:50卢小芬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卢小芬

317600 玉环县城关中心小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无论教学评价形式如何推陈出新,但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测练还是不可或缺的。笔者经過理论研究并依靠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策略对测练讲评课进行变化:变“一言”为“群言”,变“求同”为“互补”,变“他醒”为“自悟”,以增强数学测练讲评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测练讲评;有效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通常进行形式多样的阶段测练。教师可以通过测练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中发现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缺陷,再通过讲评及时给予补救。调查发现教师们一般的做法就是把试卷和练习对一遍啊,要么想到什么讲什么,讲到哪里算哪里,最多就是把错题讲得详细一些。其实测练讲评课也是一种重要课型,目的在于查漏补缺、丰富体验、巩固技巧、提高能力等。对于这些测验与练习,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讲评方式,就会失去了测练的意义,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一、小学数学测练讲评课应遵循的基本流程

在测练讲评课中,教师需要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启迪学生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成为学生的“领地”。对于测练讲评课可以进行以下大胆的尝试。

1.统计错误——心中有数

讲评之前,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各题的得失分情况,了解学生哪部分知识失分较严重。还应统计答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以及学生解题中出现的好方法。只有教师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抓住重点,起到主导作用。一般情况下,正确率在70%以上的题目,相信学生可以组内解决,而对于错误率大于50%的题目,教师应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认真分析,重点讲评。在统计时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选好、中、差三类学生各数份试卷,分类进行统计。这样既省时省力,又便于掌握情况,而且效果也不错。虽说这是件比较烦琐又比较辛苦的一件事,但回报率比较高,应精心准备。

2.组内交流——自评自析

讲评课上,教师将试卷发给学生之后,以4至6人为一个小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小组内去议论并解决自己的错误,放手让他们自评、互评,分析自己的测练情况。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出错的:如有粗心大意造成的,有看错题目造成的,有字迹潦草引起的。能订正的先订正,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在小组内消化。对于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做好记录,稍后提交全班交流。在这一环节教师只是巡视学生的订正情况,不做任何讲解,把时间都留给学生。

3.师生互动——补充启发

自评自析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并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讨论。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订正错误中重新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一过程是测练讲评课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点拨引导,补充启发,达成共识,做到画龙点睛。尽可能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完善、提高,教师主要起启发、引导作用。切记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不要把事情做满。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掌握主动权的应该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教”为“诱”,改“教”为“导”,让学生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愉快学习,学生乐于接受,课堂的效果自然就高。

4.巩固强化——有效提升

讲评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做好试题的订正工作,但这并不代表着结束。要想使学生对解题过程更趋完善、合理,扩大讲评课的辐射效果,还必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测练中暴露出的典型错误,再精心设计一些相应的变式题或逆向题,让学生再巩固强化、有效提升。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样才能直正做到讲评的高效。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而调整教学方法及进度。

二、小学数学测练讲评课的有效策略

教学是一种交互,要使数学课堂学习活动变得有效,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心声。

1.变“一言”为“群言”

要让测练讲评课堂“活”起来,首要的任务就是从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群言堂”,真正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教师从前台退到后台,变“师评”为“生评”,教师不再充当评价的主体,而是扮演评价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穿梭于小组之间,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点拨,并鼓励孩子针对各自完成的练习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的评价。我们可以让学生四至六人一组进行交流,通过互帮互学的途径加以解决。

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解题技巧的提高都能在这一次次的“群言”中得到长足的发展。之后,可以安排各组组长上台交流,其他小组也可以对其进行询问和质疑,在这些过程中都能给予学生充分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搭建一个可以让更多学生施展的舞台,让真正的学习主体走到前台,使整个课堂气氛变得异常的活跃、灵动和有生机。

2.变“求同”为“互补”

在测练讲评课中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参与度的提高意味着讲评课效益的提高。常常看到优等生对讲评课不感兴趣,课堂上表现出疲惫、乏味的状态,因为他们觉得听了也没有任何的收获,学困生有时又听不懂,整个课堂就会显得比平时沉闷,枯燥乏味。这主要是教师在讲评课时没有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而实施因材施教,用同一目标、同一方式、同一节奏、同一要求等“求同”所致。

测练讲评课应该讲究的是关注差异,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近距离地互帮互学,在小组的交流活动中优等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不仅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使自己的思维水平不断地走向深刻,还可以充当小教师的角色,帮助学困生,体会到成功和表现自我的喜悦。而学困生在同伴的帮助下,解题能力的提高都能得到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比起教师费尽心思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相信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他们的进步一定会让我们惊喜的。

3.变“他醒”为“自悟”

学生解题的错误需要教师或同伴的提醒,提醒有助于学生纠正学习错误。但在讲评课中,引导学生对解题错误自悟,更能使学生对学习错误深刻理解,从而牢固掌握所学,使其“吃一堑长一智”。教师可在公布试卷统计结果后,按成绩分组发试卷,当学生知道了自己在班里的大概位置,接下去他们就会主动关注出错的题目。对于那些会做而做错的题目,学生多会为此懊悔或自责。这时,教师不必多费唇舌,只需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他们像考试一样静静地自主纠错。对学生而言,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只是获得问题的结论或答案,而在于解决数学问题活动时的分析、探索和反思。

在讲评中,他人指出错误的原因和讲解远不如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自己理解有效果,学生只有对错误进行必要的自行反思,才能对错误的印象深刻,克服“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局面,真正做到讲评的有效。感悟经历“山穷水尽疑无路” 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总之,测练讲评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它是平时教学的延伸和深化。首要任务就是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关系,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展。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的点拨引导,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做到“再发现”、“再创造”,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