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内部控制论述

2017-06-26 16:34余俊杰
经营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余俊杰

摘 要 本文通过结合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内涵以及内部控制的内涵,从内部控制方面简析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从内部控制方面为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出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金融风险

一、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金融的不断发展创新推动着全球经济的进步。近 30 年来,全球经济蓬勃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中介,其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因其无法替代的中介功能,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持续进步。但是近些年来,银行业丑闻不断,不禁让人们开始反思,而风险作为银行业基本活动的基本属性之一,对其实进行分析和管理是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概念入手,结合它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为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希冀能为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把控能更加科学规范,为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内涵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将企业价值最大化,而银行业则同理尽可能以最低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而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就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投资或者资产运用等一系列资产活动时,对使用的资金会遭受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的可能性,这些不确定性来自于在日常的资金业务管理活动中产生的资金流动性差、内部或者外部环境变化以及授权制度不合理产生的损失大于收益的活动都会产生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商业银行的所有金融活动都必然存在金融风险。而金融活动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要承担金融风险,而商业银行则是主要的受害者,它在交易过程中随时面临着贷款用户信用、欺诈、市场利率变化,政策政局变化等一系列风险,而这些风险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三、商業银行金融风险表现

目前我国市场主要将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划分为四类: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大多数商业银行主要关注前三类风险但往往会忽视第四类风险,如今随着我国金融的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开始更加关注流动性风险。

第一,信用风险是目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最为重视的风险,也是目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向银行借款的用户或者交易对象有可能无法按照之前约定的条件完成它的义务的可能性。在银行业发展的早期,业务相对单一,信用风险一般被归类为违约风险。随着银行业的发展,金融业务的全球化和金融工具的复杂化,信用风险有了更广泛的定义和范围,它不仅包括贷款违约风险,而且包括由于贷款者等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的改变导致的银行的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产生信用风险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掌握交易对象的各种情况,来不及采取各项措施,最终造成自己资产损失。

第二,相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特点是不稳定并且不容易发觉并及时进行控制。市场风险是一些市场价格因素的不利变动致使商业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还能够继续分为汇率风险、利率风险、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风险。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不利于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的汇率、利率、股票和商品价格方面的变动。

第三,操作风险同样备受关注,操作风险的概念是由于内部系统、程序或人员配置的不完善、自身的操作失误又或是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的含义包含了法律风险,但并不包括策略性风险和声誉风险。定义中强调了内部人员及和操作系统程序的作用,同时也包含了外部事件的重要性。操作风险如果按业务划分分为公司金融、交易销售、零售银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代理服务、资产管理和零售经纪,而如果按事故类型划分,则分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佣制度及工作场所,客户、产品及业务,实务资产的损坏,营业中断及系统瘫痪,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可见操作风险十分多样化,商业银行要进行控制也需要一个更为优秀的风险控制系统。

第四,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及时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偿还到期的债务或者满足资产需求,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产生流动性风险的原因是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导致自身清偿能力下降,在盈利安全和流动之间没有做好平衡。

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内涵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指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为实现银行自身设定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内部控制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程序、信息交流与反馈和监督评价与纠正五要素组成,它们取决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融入管理过程本身。由内部控制的内涵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内部为完成既定的动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机制,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不断修改、调整、加强并完善内部控制程序的渐进过程。

五、基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金融风险控制的建议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更要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目前许多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灵活性太强,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不知所措。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统一标准的内部控制,一旦某种金融风险发生,便立即采取可用的解决方案,而不会惊慌失措。

第二,随着金融创新不断加速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剧烈变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不断涌现,资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金融风险的成因和表现形式也日趋复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评估手段暴露出落后的趋势。目前,各商业银行在参照世界主流的评估模型后建立了符合自身条件的金融风险评估模型,但是在评估手段中忽视了内部控制的作用。未来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的会朝着以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主、集合各种风险为一体的一体化风险评估模型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应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为评估指标加入评估模型,应建立基于内部控制的金融风险评估机制, 然后根据外部信用评级乘以风险权重函数,将银行指标转化为资本要求;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为计算风险暴露数据的指标之一,并加之以权重,这样更能从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反映其风险情况,从而更精准的计算出资本要求。

第三,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稽核部门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相关部门缺乏相关独立性,二是对中高级管理层的监督不足。高级管理层凌驾于稽核部门之上,一旦利益高于道德的约束,道德风险和违规操作便会发生,增加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规、政策及条例的合规性,增强金融风险中尤其是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

第四,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金融机构实行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一道最重要的屏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剧烈变化与自身业务的高速发展,因此积极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主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网络极为迫切。构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网络,建立起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的防范体制,让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覆盖所有的金融产品和业务,使得所有的风险点都能得到有效地监督;构筑全方位、立体交叉的监督管理网络,使得各种金融风险能互相制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能实行同步运作。

(作者单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