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肺放线菌病一例误诊分析

2017-06-27 08:11井梦昕周贤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4期
关键词:放线菌本例肺部

井梦昕,周贤梅

左上肺放线菌病一例误诊分析

井梦昕,周贤梅

目的 加强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放线菌病1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患者咳嗽伴咳痰半月余,外院诊断为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症状好转,但停药后复发。此后2个月内两次入我院,血常规及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提示肺癌可能,应患者及家属要求行手术探查明确病灶性质,经病理检查诊断:肺放线菌病。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抗感染,随诊半年无复发。结论 肺放线菌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积极多次行支气管镜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有助于确诊。

放线菌病;误诊;呼吸道感染;肺肿瘤

近年来由于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多,肺放线菌病发病率有所升高[1]。我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1 病例资料

男,63岁。因咳嗽20余日入院。患者20余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色黏液痰,自觉发热(未测体温)。在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示:左肺上叶病灶,纵隔多发淋巴结,部分淋巴结增大。诊断为肺部感染,经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体不详)静脉滴注1周,咳嗽好转,痰量减少,但停药后症状反复,遂入我院心胸外科。既往体健。吸烟30年,每日20支,戒烟1月余。查体:体温36.5℃,脉搏68/min,呼吸18/min,血压122/8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均未见异常。痰细菌培养和痰找结核杆菌均阴性,痰涂片见鳞状上皮细胞、急慢性炎性细胞及不明菌群。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左上肺可见4.6 cm×2.7 cm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界不光整,可见毛刺影,平扫CT值24 Hu,增强扫描CT值72 Hu;双侧各叶、段支气管通畅;纵隔内各组织间隙未见增大淋巴结。CT报告:左上肺病灶性质待定(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肺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余未见异常。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示:肺泡间隔增宽,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及灶性中性粒细胞浸润。根据前述检查,临床诊断不明,患者拒绝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和再次肺穿刺活检,自动出院。

2个月后患者因咳嗽加重、痰中带血再次入我院心胸外科。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上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余未见阳性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胸部CT检查示:左上肺可见约3.5 cm×3.4 cm团块状实变影,形态不规整,周围可见毛刺及棘状突起,平扫CT值37 Hu,增强扫描最高CT值90 Hu,病灶中心可见类圆形不强化区,邻近部分细支气管闭塞,右肺门及纵隔内淋巴结增大(图1a、1b)。CT报告:左上肺病灶性质待定(肺癌?)。因患者不愿行进一步检查,应患者及家属要求,行手术探查明确病灶性质。术中见胸腔广泛粘连,肿物位于左肺尖处,质软,大小约4.0 cm×3.0 cm×3.0 cm,行左上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肺组织及支气管中见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伴出血、坏死、脓肿及显著纤维化,局部支气管扩张,局部空洞形成伴大量菌丝团,中央呈均质性,周围见放射状菌丝,HE染色嗜碱性,银染(+),见图1c、1d。术后诊断:肺放线菌病。患者术后次日晚突发心房颤动,心率160~170/min,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4 mg、胺碘酮注射液150 mg静脉推注,后给予胺碘酮注射液60 mg/h持续泵入,5 h后转为窦性心律。转入我院呼吸内科,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抗感染,14 d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出院。出院后患者继续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随诊半年无复发。

图1 肺放线菌病患者检查所示

1a、1b.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示:左上肺可见团块状实变影,形态不规整,周围可见毛刺及棘状突起,中心可见类圆形不强化区,邻近部分细支气管闭塞;1c、1d.病理检查示:局部支气管扩张,局部空洞形成伴大量菌丝团,中央呈均质性,周围见放射状菌丝,HE染色嗜碱性,银染阳性

2 讨论

2.1 误诊原因分析

2.1.1 缺乏放线菌易感因素:放线菌为革兰阳性厌氧或微需氧菌,生长缓慢,无芽孢,致病菌多为衣氏放线菌[2]。该菌常寄生于健康人口腔、胃肠道和生殖系统黏膜等部位,多因误吸口腔或胃肠道带菌分泌物而致病。Kim等[3]回顾分析94例肺放线菌病,发现以中老年男性居多。放线菌病易感因素包括口腔卫生差、颜面部外伤感染、酗酒、慢性消耗性疾病、肺部基础疾病等。本例为老年男性,无上述易感因素,故临床未考虑放线菌感染。但患者有30年吸烟史,有文献报道吸烟能增加放线菌吸入率。因此吸烟也可能是肺放线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4]。

2.1.2 临床表现不典型:放线菌全身感染中,尤以颈面部为主,只有少部分发生在胸肺部。胸部放线菌病可累及肺部、胸膜、纵隔或胸壁,症状无特异性。张百华等[5]对48例肺放线菌病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发热,与肺结核、肺癌和肺炎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表现相似。当该病累及胸膜,可形成脓胸和胸壁瘘管并排出硫黄颗粒,但极为少见;累及纵隔可致呼吸或吞咽困难。本例仅表现为咳嗽、咳白色痰、短暂发热,后出现痰中带血,缺乏特异性表现,是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

2.1.3 未进一步行菌群鉴定:痰液、脓液涂片发现放射状的菌丝节段有助于放线菌病的诊断。由于放线菌需厌氧环境培养,培养前使用抗生素及其他细菌的过度生长,导致痰培养及痰涂片的病原菌检出阳性率很低。该患者首次入院行痰涂片细胞学检查发现有菌群,但未进一步行菌群鉴定,失去早期诊断的时机。此时若临床医师能考虑到特殊病原体感染的可能,及时与病理科及检验科医师沟通,告知培养的特殊条件,反复送检,可能会检测出放线菌。

2.1.4 影像学改变缺乏特异性:肺放线菌病早期胸部CT表现为斑片状炎性浸润灶,与肺内其他感染性病变难以鉴别;晚期可侵犯胸膜引起胸膜炎或脓胸,也可侵犯纵隔、胸壁引起脓肿、肋骨骨髓炎、骨质缺损、瘘管等[6]。回顾本例胸部CT表现,虽缺乏典型性,但肿块位于胸膜下,病灶呈团块状,内有空洞无明显强化,符合肺放线菌病影像学特点[7]。该患者两次CT报告结果均怀疑肺癌,可见影像科医师对二者影像学改变缺乏鉴别诊断经验。肺癌多表现为实性肿块,边缘较清,典型者有分叶状及短细毛刺影,瘤灶周围可见血管集束或胸膜凹陷征,这是肺癌与肺放线菌病重要的鉴别点。

2.1.5 肺穿刺活检未取到病变组织:肺放线菌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有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或外科手术活检。本例可能因肿块位于肺尖,远离肺门,行支气管检查仅见左肺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故未进行刷检及活检。熊伟等[8]认为支气管镜活检诊断肺放线菌病价值不大,因标本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如果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超过20 min就失去了诊断价值。但有报道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确诊肺放线菌病[9]。肺穿刺活检可快速有效地明确肺放线菌病的诊断,但需注意的是一次活检不一定能取到足以明确诊断的病变组织,需多次活检以提高诊断率[10]。

2.2 诊治启示 文献报道41%~52%的肺放线菌病通过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11]。于在诚等[12]认为对于肺部良性肿块若确诊困难,并且有恶变可能,主张及时手术治疗。若术中见胸腔致密粘连,肿块质软,则良性居多。本例术中见胸腔广泛粘连,肿块位于左肺尖处,质软,故行左肺上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两次住院间隔2个月,左上肺病灶明显增大,虽然伴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但无其他肿瘤病变征象,仍提示良性病变可能。本例首次肺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能明确诊断,与患者沟通建议再次行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但被拒绝。假如临床医师能做好沟通工作,告知患者肺穿刺活检的必要性,可能会术前明确诊断,避免手术创伤。

对于肺放线菌病的治疗,提倡根据病灶位置、病变程度及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13]。初期病灶小者推荐内科保守治疗,首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疗程一般需要0.5~1.0年。本病早期确诊后经内科治疗可治愈。若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怀疑恶变,伴脓肿或脓胸者常需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切除病灶及治疗并发症,术后至少继续药物治疗1~2个月。肺叶切除术创伤大,术后易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心律失常等,导致患者体力活动受限,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致使生活质量下降,应加以重视。心律失常作为术后常见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是患者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4]。该患者术后次日突发心房颤动,经积极处理后转复。

[1] 线胤生,弓显凤.肺放线菌病1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5):308-309.

[2] 杨惊,刘晓清,邓国华,等.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3):1206-1208.

[3] Kim S R, Jung L Y, Oh I J,etal. Pulmonary actinomycosis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21st century: cases of 94 patients[J].BMC Infect Dis, 2013,13:216.

[4] Mabeza G F, Macfarlane J. Pulmonary actinomycosis[J].Eur Respir J, 2003,21(3):545-551.

[5] 张百华,赫捷,王永岗,等.易误诊为肺癌的肺放线菌病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2):220-222.

[6] 王官良,季文斌,何海青,等.肺放线菌病3例CT表现[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4):638-640.

[7] 王自强,顾海霞,张海燕,等.肺放线菌病的CT表现[J].医学综述,2014,20(9):1716-1718.

[8] 熊伟,段明科,许胜水,等.肺放线菌病2例报告,并国内2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6):802-803.

[9] 马楠,崔德健,文仲光,等.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内放线菌病例2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8):882-886.

[10]Hsieh M J, Liu H P, Chang J P,etal. Thoracic actinomycosis[J].Chest, 1993,104(2):366-370.

[11]Baik J J, Lee G L, Yoo G L,etal. Pulmonary actinomycosis in Korea[J].Respirology, 1999,4:31-35.

[12]于在诚,周久华,颜林洲,等.肺部良性肿块的外科治疗[J].安徽医学,2003,24(4):33-34.

[13]马名嘉,李天宇,胡敏,等.肺放线菌病误诊结核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2):370-371.

[14]武艳.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1,17(12):917-919.

210000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井梦昕);210000 南京,江苏省中医院呼吸内科(周贤梅)

周贤梅,E-mail:xianmeizhou@aliyun.com

R519.1

B

1002-3429(2017)04-0015-03

10.3969/j.issn.1002-3429.2017.04.005

2016-10-30 修回时间:2017-01-20)

猜你喜欢
放线菌本例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1”的加减乘除
放线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 SCSIO m34-1吩嗪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拯救营地
深海放线菌Actinomadurasp.01119的代谢产物研究
黄花蒿内生放线菌A5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