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2016-10-24 08:36李焕明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眼位量值图例

文/李焕明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文/李焕明

笔者结合在眼镜店验光的工作经历,将视功能分析的基本过程(本文不涉及综合验光、调节功能和集合功能的相关检测项目)进行总结概括。本文通过调节不足和集合过度两个案例,将视功能分析的内容,归纳为两个阶段、5个综合图表和8个分析步骤,尽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表述。由于水平有限,难免疏漏之处,请同行批评和指正。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得出的结论是:分析思路的变化需要随着被测者检测数值的变化而变化。

1  视功能分析参考项目图例详解

1.1 视功能分析八步法参考图例

图1  视功能分析八步法

说明:视功能分析八步法是进行视功能分析非常便捷有效的手段。视功能分析八步法按照眼位、储备力、AC/A值、异常特质的原发/继发等步骤,对检查出的视功能异常数据进行筛选甄别,以便最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视觉矫正方案。

1.2 调节功能异常参考图例

图2  调节功能异常参考图例

说明:调节功能异常一般分为:调节不足、调节灵敏度不良、调节维持不良和调节过度4种情况。

在检测调节功能的过程中,如果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反应和调节灵敏度中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出现异常,验光师根据图表,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调节异常的具体内容。

1.3 集合功能异常参考图例

图3  集合功能异常参考图例

说明:表中汇总了常见的集合功能异常的体征、指标和简单处置方式,方便初学者根据检出的相关数值,在表中查找出与集合功能联系紧密的异常指标和概略的处置方向,有利于初学者对集合功能异常进行快速的定性分析。

1.4.1 双眼视功能分析表图例

图4 -1 双眼视功能分析表

1.4.2双眼视功能分析表标注说明图

图4 -2 双眼视功能分析表标注说明

说明:该图表以图形和线段的方式,简单明了地将视功能分析的相关数值标示其中,尤其是对集合功能的分析有着浅显易懂的提示作用。

1.5 双眼视功能检测数值汇总图例

图5  双眼视功能检测数值汇总表

说明:这个图表汇总了调节功能和集合功能的一般性检测方式的正常数值和允差,方便初学者在视功能检测结束后,结合检出的数值,比对被测者视功能数据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

2  视功能分析思路详解

2.1 调节不足

图6  本例调节不足案例的数据图

图7  本例视功能方面,调节不足案例的数据汇总

2.1.1 视功能分析思路举例详解

① 案例1:男,20岁。主诉:看书15分钟即感视物模糊、眼疲劳。

检查:裸眼视力:0.1,

旧镜度数:OU:-3.50D,旧镜视力0.4 ;

综合验光:OU:-4.50D=1.0

视功能检查:调节幅度:推进法push-up(梯度法) 6.5D

BCC:+1.25D,

NRA:+2.50D,

PRA :-1.25D

Flipper:OD:4cpm,OS:4cpm,OU:0cpm(负镜片通过困难)

远距隐斜检查:1exo,

近距隐斜检查:3exo,AC/A值:3

集合储备力:近BI:10/22/8BO:15/20/10

角膜曲率:OD:42.50/43.00D

OS:42.50/43.00

②运用视功能分析八步法(参照图1)

第一步,看眼位是否正常,在本例的视功能检测数据汇总表中,可以看出,被测者的远/近眼位、集合近点(NPC)和集合储备力基本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正确的数值和允差,可以参照本文的图5)

第二步,看远/近眼位是否正常,结论是正常。第三步,AC/A值,结论为正常。

第四步,相关眼位是正常的,所以没有相互的影响关系。

第五步,眼位是正常的,但是调节的数值有异常,所以调节异常是本例的原发因素。

第六步,翻转拍检测,被测者单眼的翻转拍负片通过困难,导致双眼负片不通过,所以支持调节异常为原发。

第七步,调节没有影响到屈光度。

第八步,为被测者制定视觉健康方案。

2.1.2调节不足综合分析

图8  双眼视功能检测数值汇总表

2.1.2.1 调节异常指标分析

调节幅度分析:推进法push-up(梯度法)

由于本例被测者的调节幅度正常应该为:10D,而被测者实测的AMP值为:6.5D,低于被测者年龄调节3.5D(参照图5,调节幅度的允差为≤2D相关年龄调节幅度)所以,本例调节幅度为异常。

2.1.2.2调节反应分析

本例实测值为BCC:+1.25D(参照图5,调节反应的正常值为:+0.25DS~+0.75DS)所以,本例调节反应为异常。

2.1.2.3 正相对调节分析

本例实测值为PRA :-1.25D(参照图5:正相对调节的正常值为:PRA>-2.50DS)所以,本例正负相对调节中的正相对调节为异常。

2.1.2.4 调节灵敏度分析

本例实测值为Flipper:OD:4cpm,OS:4cpm,OU:0cpm(参照图9,调节灵敏度的正常值为:单眼≥12cpm双眼≥8cpm )所以,本例调节灵敏度表现出的双眼异常为继发,单眼异常为本例调节灵敏度的原发因素,而且是负镜通过困难,提示为调节不足反应。

2.1.2.5 综合分析

调节幅度:6.5D异常

BCC:+1.25D异常

PRA:-1.25D异常

Flipper:OD:4cpm,OS:4cpm,OU:0cpm (负镜片通过困难) 异常

参照图2,本例4项调节功能的检测结果呈“阳性”:调节幅度低常,调节反应正值偏高反应,PRA低常,FLP负片通过困难。本例的集合功能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说明本例的异常主导因素,为调节功能异常。符合图2中调节不足的相关内容

2.1.2.6 结论

屈光不正:轴性近视,调节不足。

2.1.2.7 处理方案

①足矫常戴 OU :4.50D=1.0为最终处方。

②进行视觉训练:制定和跟进9周的详细视觉训练方案。

2.2集合过度案例详解

图9  本例集合过度案例的数据图

图10  本例视功能方面,集合过度案例的数据汇总

2.2.1 视功能分析

2.2.1.1 集合过度

① 案例2:女,12岁。主诉视远模糊、视近伴有复视、双眼时常感觉紧张、疲感、阅读时间稍长就有明显的牵拉感。喜欢将书放在近处阅读,晚上做家庭作业时眼胀、头痛症状明显。

检查:裸眼视力:0.5,

验光:OD:+1.25D=1.0,

OS:+1.50D=1.0

角膜曲率:OD:42.50/43.00D,

OS:42.50/43.00D

② 视功能检查及其初步分析

看近内隐斜12△,看近内隐斜大于看远11△棱镜度(主要是近距的问题,说明集合过度);

负融像性辐辏(NRV)减弱:-5△(说明双眼的散开能力差,支持集合过度);

PRA减弱:-1.00D;

双眼调节灵敏度,单眼正常,但是双眼异常,负片不通过(单眼正常但是双眼调节灵敏度异常,提示集合功能异常为本例原发因素);

BCC结果:+1.25D(调节滞后);

集合近点(NPC)变近,TTN(支持集合过度);

梯度法AC/A值11 高常(支持集合过度)。2.2.1.2 视功能分析八步法分析

第一步,看眼位是否正常,在本例的视功能检测数据汇总表中,可以看出,被测者的远眼位1△为正常。但是被测者看近内隐斜12△,看近内隐斜大于看远11△。本例主要问题是近距的眼位大大超过远/近眼位不能>3△的上限,所以说明集合过度(正确的数值和允差,可以参照图8)。

第二步,看远/近眼位是否正常,结论是本例被测者的远眼位正常,近眼位明显异常,呈内隐斜反应。

第三步,近眼位呈现内隐斜反应,12△ESO、集合储备力BI发散的力量,不足以抵抗被测者的内隐斜量值。

第四步,AC/A值结论为高常,本例>7△考虑为集合过度。

第五步,本例被测者眼位呈现内隐斜,是集合过度的反应。但是调节不足。按照视功能分析八步法第5条,当集合与调节呈现相反关系的时候,确定为集合原发,所以集合过度是本例的原发因素.

第六步,翻转拍检测,被测者单眼的翻转拍基本可以正常通过,但是翻转拍检测,被测者双眼翻转拍负片不通过,说明被测者双眼配合接受调节刺激的能力差,为调节不足。按照视功能分析八步法的第6条,翻转拍单眼通过,但是双眼不通过,提示集合功能异常为原发,所以本例支持集合异常为原发。

第七步,调节没有影响到屈光度(特指,BCC没有呈现负值、NRA没有低常)。

第八步,为被测者制定视觉健康方案。

2.2.1.3 综合分析

在双眼单视的过程中,集合与调节相辅相成,本例被测者在阅读时,呈现集合过度的倾向,这是因为,被测者双眼内直肌动用了过度的集合力,导致内直肌难以放松。而控制内直肌的是动眼神经,但是动眼神经控制内直肌的同时,还控制着睫状肌,当内直肌紧张过度的时候,大脑会通过副交感神经,使内直肌放松,从而缓解内直肌紧张状态。所以,本例被测者的睫状肌,在接到了上一级神经元指令的时候产生了放松反应。因此,被测者在视功能检测中的表现就是,集合功能呈紧张的集合过度的反应,而调节功能却呈现相反的调节不足的反应,所以,具体到本例被测者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到,虽然被测者的集合功能和调节功能都有异常的反应。但是,结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本例被测者的调节不足是继发因素,集合过度则是本例真正的原发因素。

2.2.1.4 结论

① 屈光不正:远视;

② 集合过度导致的调节不足;

③ ADD处方或者近用BO三棱镜处方,1个月复查后确定是否进行视觉训练。

2.2.2 总结

本例可以适用Sheard法则。也就是说在双眼视功能分析表中:正相对集合(BO方向的储备力)至少是外隐斜的两倍,负相对集合(BI方向的储备力)至少是内隐斜的两倍,被测者就不会有症状。本例检测数值显示,被测者为内隐斜,在双眼视功能分析表的需求线右侧作一条棱镜分析线,量值等于1/2BI模糊线。如果本例双眼视功能分析表中的斜视线,位于棱镜分析线和需求线之间,就说明不需要添加缓解棱镜。如果斜视线位于棱镜分析线的右侧,就需要添加缓解棱镜。如果棱镜分析线与斜视线交叉,就要根据注视距离分析,是否需要添加缓解棱镜,一般如果注视距离较近,就需要添加缓解三棱镜。

本例的斜视线正是位于棱镜分析线的右侧,这说明需要添加缓解棱镜。由于被测者的AC/A值较高,因此,本例可以有两种选择添加缓解棱镜或使用ADD处方。

添加缓解棱镜和ADD处方的相关公式

①缓解棱镜

P——棱镜参考量

H——隐斜视量值(测得的隐斜视量值)取绝对值

Ca——相对集合量值(集合储备力)取绝对值

计算结果P值为零或者为负值,证明不需要缓解棱镜。结果为正值,说明需要缓解棱镜。

内隐斜取基底向外(就是Ca的值:是BI发散量值的,模糊点检测绝对值)

外隐斜取基底向内(就是Ca的值:是B0发散量值的,模糊点检测绝对值)

本例中:H(隐斜视量值=12ES0)12×2=24

Ca(集合储备力)由于是ESO内隐斜,所以取近BI发散能力的模糊点量值,本例近BI模糊点的量值是5△。

本例添加三棱镜的量值为 6.5△

②ADD处方

公式:S=P/A

S——附加球镜的量值

P——棱镜参考值(基底向外取正值、基底向内取负值)

A——AC/A值

S=P/A=6.5/11=0.59≈0.6

本例ADD处方为+0.75DS。

经过双眼视功能分析表与视功能分析八步法的对照分析,两次的结论一致反应为:集合过度导致的调节不足。被测者的AC/A值+0.75DS抗疲劳类别的镜片。

2.2.3 分析结论

①处方:OD:+1.25D=1.0,

OS:+1.50D=1.0,PD=66

②针对集合过度,定制功能性抗疲劳镜片(针对看近内隐斜):ADD:+0.75D。

③配镜后,1个月复查近眼位与调节,如果集合过度通过ADD处方得到缓解,调节不足的症状也同时可望缓解。

④如果1个月后复查,近眼位有所缓解,但是调节不足的症状依旧,就需要针对调节不足复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9周详细视觉训练方案。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视力佳眼镜公司

猜你喜欢
眼位量值图例
多元向量值区域和加权风险值
2021年中国进口石材量值明细表
基于QAR数据的碳当量值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栀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
找拼图
犬狗的画法(六)
远用瞳距的测量方法与眼位的关系
如何让学生巧用图例解决数学问题
可爱的小鸟
6.82实用眼位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