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有我”的文章(上)

2017-06-27 10:25张丽钧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季羡林春天里昆曲

一、有我之心

所谓“有我之心”,就是说让文字附着自己的心跳。曾经读过黄诗茜同学的一篇名为《天下最美寻梦声》的文章,它即是这样的一篇文章。作者笔下的杜丽娘是这样的:“她轻启朱唇,轻移莲步,轻举纤手,轻放水袖,一切都是那么柔,那么轻,仿佛生怕惊醒了曾在这里萌芽的那个梦、那片情。这段唱腔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悲哀幽咽,只有缓缓的水磨婉转,直磨得我眼中淌出泪来,心中滴下血来……”古镇戏台上那牵心牵肺的昆曲,以及昆曲在童心中碾压出的深深辙痕,被善感的小作者丝丝入扣地描摹出来,读来令人惊艳,令人动容。“听戏的孩子从小是有秘密的”“既有一种寻寻觅觅终于觅得的感动,又有无比欣悦后的无所适从”,这些从笔端汩汩流淌出的既充满浓浓诗意又充满淡淡禅意的句子,是从书本上学不来的,那是挑在心尖、抵在舌尖的语言,锐利,精准,剔透。这篇文章即是我所说的让文字附着着自己“心跳”的文章。

我带着学生做过一个练笔——请写一段话,劝诫游人不要偷采盛开的牡丹花。注意:要写“走心文”,不要写“空心文”。于是,有“园林版”道:“牡丹盛开,敬请护爱!”有“柔情版”道:“牡丹多可爱,你可别伤害!”有“暴力版”道:“采牡丹者,断子绝孙!”……而我在唐山市凤凰山公园看到的一首劝诫诗是这样写的:“牡丹可谓不容易,一年开花只一季。最盛只有十来天,看上一眼是福气。你若稀罕颜色好,拍她画她都随意。姑娘不要摘花戴,偷花不会添美丽。小孩不要把花害,你欢笑时花哭泣。国色天香人共赏,千万不要拿家去。”瞧,“走心文”长得就是这模样。

从心到心的距离最近。你硬着头皮写出的东西,别人也会硬着头皮看。

二、有我之情

所谓“有我之情”,就是说让你的文字散发出“悲悯”的味道。好的作家,真的要有“万斛闲愁”。如果让你写“蝉”,尽管你不是一只蝉,但是,你体味得到蝉于地下“修行”多年的悲辛;如果让你写“鸟”,尽管你不是一只鸟,但是,你体察得到鸟在林中与在笼中的迥异心情。有个女作家在一篇创作谈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她在小说中写到一个10岁的小女孩被走投无路的父母卖掉时,她就像卖了自己的女儿一般,冲进浴室,反锁了门,借着冲水声,嚎啕大哭……有情的写作,换来长情的阅读;无情的写作,换来无情的分数。

拿我读过的另一位同学描写春天里的“羊蹄甲花”的文章为例,我感觉那就是一篇让我不忍轻易翻过的文章——在建设地铁的过程中,数十棵羊蹄甲被砍断,“春天里,余下的羊蹄甲开得沉默而憔悴。风一如既往地吹,粉白的花瓣一如既往地落,只是在我看来,那飘落的花瓣不再像雨帘,而像树们辛酸无奈的泣血的泪……”但可贵的是,小作者在为羊蹄甲花叹惋的同时,没有忘掉为款款走近的新事物献上迓迎的欢欣。小作者恋旧、怀旧而又不恼新、拒新,柔情中裹着豁达,豪气中藏着凄婉,正是我欣赏的那一款!作者笔下被砍断的羊蹄甲花,颇似季羡林先生《幽径悲剧》中的古藤。季羡林先生不忍看那“吊死鬼”般悬空的藤萝,他要闭目走过。他说自己是个“没有出息的人”,因为经常为一些小動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想想看,我们是不是该为这样的“没出息”喝彩呢?

(选自张丽钧博客,待续)

猜你喜欢
季羡林春天里昆曲
领略昆曲之美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春天里
问天
大运河畔响起昆曲声
春天里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咪咪(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