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2017-06-27 13:50赵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技巧初中英语

赵霞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来刺激学生言语反应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语言实践和英语思维的动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增强提问的趣味性,关注提问的创新性,注重提问的层次性,体现提问的互动性,从而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4101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交流活动的核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提问需要一定的技巧。

一、增强提问的趣味性

趣味性的问题能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维。为此,教师应根据初中教材和初中生心理特點,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例如教学“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第二课时时,我先抛出问题:If I show you a movie,what will you feel?问题一出,马上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然后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1.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2.What is your favorite movie? 3.Who is your favorite movie star? 4.Why do you like him/her?学生都能充分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发表个人看法,基本都能形成一篇很好的口头作文。接着我又给学生设置悬念:There is a girl called Jane. She is as old as you.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kind of movies she likes or dislikes?在学生充满好奇心的情况下,我顺利展开Section A短文教学。如此张弛有度的提问使原本很机械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劲头十足,课堂效率倍增。

二、关注提问的创新性

课堂提问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问设疑时,教师要在问题的形式、内容、伸缩性和难度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出有新意且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例如:是“‘I am a letter.”还是“‘I is a letter.”?这个问题,问在be动词,而意在主语“I”指字母而非指人。这种创新的方式,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打破思维定式,使学生信服且记忆深刻。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探索性和创新性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和归纳,独立追求问题的答案。如:“Eye exercises (be) necessary for us students.”学生回答后再加以延伸,引发更深入的思考:“Doing eye exercises (be) necessary for us students.”

三、注重提问的层次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适中、要求不同的问题,使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起自信心,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对于一些不敢开口回答问题或基础薄弱的学生,可多用“Yes or No”问句、选择问句、True or False判断形式,并适当给予一些提示和鼓励性评价,这样既能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又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中等生,教师应多选择“When... What... How... Where... Who...”等特殊疑问句,以此督促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做出回答,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对于反应敏捷、知识丰富的优生,教师应侧重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归纳推理型问题,不寻求唯一答案,以帮助他们开发思维,发展推理能力。同时对较难问题要注意引导,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较容易的小问题。如教学“Where is the post office?”这一单元,重难点句型是如何问路和指路。在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相符的路线,让学生根据模拟语言环境进行句子的操练。可以采用提问法逐步分析过渡:1.“询问目的地”的表达;2.“怎样到达目的地”的表达;3.“被询问人也不知怎样到达目的地”的表达;4.到达目的地后的交际用语。这样,“宽问”引路,“窄问”搭桥,既能有效地突破难点,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四、体现提问的互动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力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出能让学生动起来的问题,做到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常见的Pairwork和Groupwork就是最好的互动形式。当然,教师要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抓住要领性问题,从而更好地开展设疑解疑的互动。例如,在教学“help yourself to”这一短语时,我展示了一个请客人吃苹果的画面,自然地引出“Help yourself to some apples.”这一表达方式。为集思广益,我马上提出:Do you have other expressions similar to it?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开动脑筋想答案。几分钟后,经互相启发和补充,他们提出了“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s?/Shall I get some apples for you?/What about some apples?/Why not have some apples?”等十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一个问题调动了所有学生的思维,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教学是一个不断“设疑”、“质疑”、“释疑”再“设疑”的过程。为了设疑激趣,问题要巧而精;为了设疑创新,问题要活而新;为了设疑增信心,问题要适当而富层次性;为了设疑增互动,问题要结合情境而富真实性。这样,英语课堂的问题设计才能置学生于“欲罢不能”的学习境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技巧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