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G在棉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06-28 11:31张利军王春梅程梦鑫张军强韩帧卫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棉织物双氧水白度

张利军,王春梅,程梦鑫,刘 佳,张军强,韩帧卫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APG在棉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利军,王春梅,程梦鑫,刘 佳,张军强,韩帧卫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探讨环保型表面活性剂APG-1214(烷基糖苷)对棉织物前处理的影响。通过棉织物前处理的退煮漂一浴一步法,采用表面活性剂APG替代传统的精练剂,测试了APG-1214的浓度、温度、时间、双氧水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对处理后的棉织物的白度、毛效的影响,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APG的用量为4g/L,NaOH的用量为2g/L,双氧水的用量为2g/L,浴比20:1,处理时间为60min,温度为90℃采用一浴法处理的棉坯布白度可达82.5,毛效效果可达11.2cm,断裂强力669N。然后将APG处理织物的效果与普通精练剂DM1116对比,发现APG处理的效果比普通的精练剂DM1116的效果更好。认为:表面活性剂APG-1214在棉织物前处理中有好的效果。

棉织物 一浴法 前处理 环保精练剂 白度 毛效

0 前言

精练剂在棉织物前处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而且传统的前处理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强碱、氧化剂等化学药剂,在高温下对织物进行长时间的处理。剧烈的加工条件不仅对纤维造成损伤,能源消耗大,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2-4]。在前处理工艺中应用低温、高效的前处理助剂,对于印染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节能减排具有实际意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1]。

APG是一种性能较全面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兼具普通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其表面活性较高,在相对较低的浓度时就能明显影响体系的表面性质;去污能力强,与LAS和AES相当,生成的泡沫细腻、稳定且丰富,它的表面活性优于醇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的表面活性剂接近。它在自然界中能够完全被生物降解,不会形成难于生物降解的代谢物,从而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5-15]。

本文通过APG作为精练剂,在一浴法前处理中,对APG在前处理工艺中的工艺条件和处理后织物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分析,以期织物能达到较好的质量,同时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材料:规格为20s×20s×128×60纯棉坯布,由江苏通棉公司生产。

试剂:NaOH,H2O2来自西安试剂厂,均为化学纯;DM1404(双氧水稳定剂),JFC渗透剂,DM1116都来自德美化工,APG-1214来自南京太化公司,均为工业品。

仪器:11-2K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医疗器械五厂;FA10014型分析天平,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DSBD-1型白度测试仪,温州鹿东仪器厂;YG871型毛效测试仪,上海医疗器械五厂;YG(B)033B型撕裂强度仪,温州大荣仪器有限公司。

1.2 前处理工艺

APG-1214处理棉织物处方:

氢氧化钠 2 g/L

双氧水 2 g/L

双氧水稳定剂DM1404 3g/L

渗透剂JFC 1g/L

APG-1214 4 g/L

浴比 20∶1

时间 60 min

温度 90℃

APG-1214处理棉织物工艺曲线:

图1 前处理工艺曲线

1.3 性能测试

1.3.1 白度的测定

采用DSBD-1白度测试仪测试处理后织物的白度。

1.3.2 毛效的测定

采用定时法测量30min时液体润湿织物样条30cm×5cm的高度,以cm表示,数值越大表明精练效果越好[16]。

1.3.3 断裂强力的测试

取三块试样,将试样沿经向修成30mm×5mm的长方形布条,用YG(B)033B型撕裂强度仪对织物进行强力测试,取平均值。分别测试织物未处理和处理后的断裂强力,计算出降强率[17]。

(1-1)

2 结果与讨论

2.1 APG-1214用量对棉织物前处理的影响

按照1.2中的处方配置处理液,改变APG-1214的浓度分别为0g/L、1g/L、2g/L、3g/L、4g/L、5g/L,90℃处理60min,对棉织物进行前处理,测试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得到结果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APG-1214浓度对棉织物白度的影响

图3 APG-1214浓度对棉织物白度的影响

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当APG-1214浓度为4g/L时,棉织物处理后的白度和毛效都达到最好。APG-1214的加入很明显的提高织物的白度,说明APG-1214能对棉织物当中的杂质进行清除,也增大了前处理中双氧水的漂白作用,但APG加入量过大,处理后棉织物的白度反而下降。从处理后棉织物的毛效看APG-1214的加入也能改善棉织物的吸水性,提高了棉织物的渗透性,增加其退浆效果,但APG加入量过大,处理后棉织物的毛效下降。可能是由于APG-1214的表面活性高,加入量过多,会增强过氧氢根离子对织物的作用,使织物损伤,所以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会有所下降。所以加入合适量的APG-1214,能使棉织物的前处理效果更好。因此,棉织物前处理中APG-1214的最佳浓度为4g/L。

2.2 温度对棉织物前处理的影响

按照1.2中的实验处方配置处理液,其中APG的用量为4g/L,实验过程中改变处理温度,分别为45℃、60℃、75℃、90℃、100℃,对棉织物进行前处理,测试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得到实验结果如图4和图5。

图4 处理温度对棉织物白度的影响

图5 处理温度对棉织物毛效的影响

由图4和图5可知,随着棉织物处理温度的升高,处理后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逐渐上升。75℃以下处理的棉织物白度和毛效都不太理想,说明在处理温度低的情况下,棉纤维溶胀程度低,棉织物前处理还不够充分,使得棉织物上的杂质残留较多,煮练的效果没有达到。而当温度升高至90℃时,处理后的棉织物白度和毛效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当处理温度达到100℃后,其白度和毛效与90℃处理时对比,并没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当温度达到90℃后,棉织物的处理效果达到了最高水平。为了节约能耗,棉织物一浴法前处理的最佳处理温度为90℃。

2.3 时间对棉织物前处理的影响

按照1.2中的实验处方配置处理液,其中APG的用量为4g/L,改变时间,分别为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80min在90℃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前处理,测试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得到实验结果如图6和图7。

图6 处理温度对棉织物白度的影响

图7 处理温度对棉织物毛效的影响

由图6和图7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后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都能提高。处理时间为30min时,处理后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值都较低,而逐渐增加处理时间,处理后的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说明处理时间越长棉织物的处理效果越好。但当处理时间增加到60min时,白度和毛效都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数值,再增加处理时间,白度或毛效都增长得不是很明显,而白度在处理80min后还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说明棉织物的前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可能会损伤织物。所以棉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最佳处理时间为60min。

2.4 双氧水用量对棉织物前处理的影响

按照1.2中的实验处方配置处理液,其中APG的用量为4g/L,改变双氧水浓度分别为0g/L、1g/L、2g/L、3g/L、4g/L、5g/L对棉织物在90℃条件下处理60min,测试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得到实验结果如图8和图9。

图8 双氧水浓度对棉织物白度的影响

图9 双氧水浓度对棉织物毛效的影响

由图8和图9可知,随着双氧水浓度的增大,处理后的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当双氧水浓度达到2g/L时,此时处理后的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达到最大,继续增加双氧水的浓度,处理后的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保持在一个数值浮动、且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双氧水的浓度为2g/L时,棉织物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所以,棉织物前处理一浴法的双氧水的最佳浓度为2g/L。

2.5 氢氧化钠对棉织物前处理的影响

按照1.2中的实验处方配置处理液,其中APG的用量为4g/L,双氧水浓度为2g/L,改变氢氧化钠浓度分别为0g/L、1g/L、2g/L、3g/L、4g/L、5g/L对棉织物在在90℃条件下处理60min,测试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得到实验结果如图10和图11。

图10 氢氧化钠浓度对棉织物白度的影响

图11 氢氧化钠浓度对棉织物毛效的影响

由图10可知,随着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加,处理后棉织物的白度增加,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开始有略微的下降,而其最佳浓度为2g/L;由图11可知,处理后的棉织物的毛效也是随着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3g/L时毛效达到最大值。所以可以看出氢氧化钠的浓度在2g/L~3g/L时效果最佳,考虑到低能耗低成本,应选择氢氧化钠的浓度为2g/L。

2.6 精练剂APG-1214与普通精练剂DM1116前处理的对比

按照所得出的最佳工艺分别用等量的APG-1214和普通精练剂DM1116对两块相同大小的棉织物进行前处理,分别对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白度、毛效和断裂强力,对两种助剂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对比,棉织物测试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

表1 APG-1214与DM1116处理后的棉织物对比实验

由表1可得: APG-1214处理后的棉织物的各项指标比DM1116处理后的棉织物的各项指标都略大,说明APG-1214处理的效果比普通的精练剂DM1116的效果更好。

3 结论

(1)用APG作为精练剂可以使织物达到与传统精练剂处理后的效果,甚至更好。而且与传统精练剂相比,APG可生物降解,是环保型助剂。

(2)棉织物前处理的最佳工艺处方为:APG-1214的用量为4g/L,NaOH 的用量为2g/L,双氧水的用量为2g/L,浴比:20:1,处理时间为60分钟,温度为90℃。

[1] 周文雅,施亦东.精练剂ZJ-CH58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中的应用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57-60.

[2] 邵行洲,杨栋棵.棉纤维伴生物和棉纺织品的酶精练[C].第九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2012: 61-69.

[3] Hoondal G,Tiwari R, Tewari R, et a1.M icrobial alkaline pectinases and thei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a review[J].Appl Microbiol Bio Technol,2002(59):409-418.

[4] 房宽峻.棉织物高效节能环保前处理研究与开发[C].康地恩杯第八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09:280-282

[5] 钱国坻. 几只“绿色”染整助剂[J]. 江苏丝绸,1997(6):15-17.

[6] 聂容春,王杰,徐初阳. 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发展现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学版),2009,26(3): 67.

[7] 李和平,朱克庆,李梦琴,等. 淀粉基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及其应用[J].化工进展,1997,33(5) :30-34.

[8] 罗希权. 新一代表面活性剂-烷基多苷(APG)的性质与应用现状及其前景[J].全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1996,4(8): 4-5.

[9] 王军.烷基多苷及衍生物[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45.

[10]吕向红. 表面活性剂—烷基多苷[J]. 现代化工,1995,8(2): 53-55.

[11]史俊,李谦定. 可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研究[J]. 油田化学,2001,18(2): 97-100.

[12]彭道锋,许文苑. 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一烷基糖苷[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4,27(1): 31-34.

[13]梁丽芸,蓝仁华. 开发烷基多苷与中草药的配伍保健护肤[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3,26(2):36-39.

[14]Vulfson E N,Patel R,LawBA. Alryl-fl-β-glucoside synthesis in a water-organic two- phase system[J]. Biotechnol Lett,1990(12):397-402.

[15]Rybinski W. Alkyl Glucosides and Polyglycosides[ J]. Curr Opin Colliod Interface Sci,1996(1):587-597.

[16]林细姣.染整试化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9.

[17]陈英.染整工艺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48-49.

2016-11-28

张利军(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王春梅(1967-),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TS192

A

1008-5580(2017)02-0106-05

猜你喜欢
棉织物双氧水白度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の稲作限界地帯におけるもち米の精米蛋白質含有率および米粒白度の年次間地域間差異とその発生要因 (日语原文)
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棉织物的性能研究
基于荧光增白织物的白度公式评价
双氧水:2020年1—2月行情走势及后市预测
预湿上浆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多次洗涤对面料白度的影响分析
富铼渣双氧水浸出液铼钼分离工艺研究
双氧水装置氧化残液精制的研究及应用
棉织物耐酸性实验研究
影响小麦粉白度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