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

2017-06-28 20:00冯婧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经典语文教学

冯婧

摘要:经典阅读一直以来就被作为汉语文的重要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而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育要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人格、培养语文素养的人文教育重任,就必然要回归到那些积淀了人类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华的经典文本中。基于此,本文从经典阅读的内涵出发,结合经典阅读的价值、原则、方法,希望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经典阅读水平。

关键词:经典;经典阅读;语文教学

一、“经典”的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些都反映出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新方向。学校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应大力开展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清楚何为“经典”。

“经”指“作为典范的书籍”;“典”本义是特殊的简册,主要记载帝王之言行,后有“书籍、文献”的意思。由此可见,“典”与“经”在有关“重要的、典范的书籍”这一意义层面上是一致的。但是,并不是所有重要的书籍都能称为经典,《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对“经典”的解释如下: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因此,“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二、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价值

1、持久不衰的“经典魅力”。经典的魅力是持久的、永恒的魅力。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作过这样的描述,他说“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历代前人智慧与创造的积淀。而真正的经典又总是超越民族与时代的,具有超前性。文、史、哲的经典更是关注人性根本,不懈地挖掘人的灵魂的深,具有永远的思想魅力。”因此,我们要诵读经典,与文本、作者对话,并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2、不可穷尽的“经典张力”。经典的世界往往都是不可穷尽、不可描述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和意义世界,是一个扩大的、开放的、不断被读者所填补和建构的召唤结构。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具有极大的混沌性、模糊性,包含多重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有的意义甚至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无法明晰化的,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去实现的。也就是说,文学的本性决定了对它的理解、阐释必然是多元甚至是无穷尽的,而且随着阅读对象、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而文学阅读的魅力恰恰也在于此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常读常新,并且给阅读者带来真正的创造性发现的喜悦。”因此,我们在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要进行多元解读,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教学原则

1、体验性原则。这就是说,经典阅读并非是一种认知活动,而是一种体验活动。那么,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悟呢?一是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二是将阅读理解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真理,感受生活,亲自去文本中体验、感悟。

2、审美性原则。经典文本中包涵着语言、内容、思想、韵律等方面的审美因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美的享受。因此,经典阅读应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进行美的享受和熏陶。具体而言,教师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造审美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的美感情绪,使学生形成个人化的审美体验。

3、思辨性原则。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经典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和发展阅读者的思想深度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首先是从宏观角度,将经典的作品放到整个文化思想发展史的历史视角或现实社会语境的共时视角来理解。其次要从微觀角度,联系个人的思维方式、思考水平,找到这些经典作品中包含的伟大思想与读者实际思想状况的结合点,从而达到个人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

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教学方法

1、整体阅读法。在深入研读文本之前,首先应该整体感知文本,即整体阅读。整体阅读就是师生在对文本通读的基础上,对文本有一个基本了解。这种基本了解应该包括: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作者的思路是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主旨或者要抒发什么情感?因此,我们在精读之前首先要整体感知,切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深层学习法。弗里德曼(Friedman M.)指出,当读者在阅读时将文章作为了解和获取信息的媒介,注重文章内容,并力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这样的阅读方法称为“深层学习法”(deep-level learning)。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全篇内容着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深层学习法”,认真讨论文章的内容,尤其是作者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气氛和内容,正确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

3、“图式”法。语言学家们认为,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作者的语言与读者的先验(prior background knowledge) 或记忆图式(memory schemata)相互作用的过程。根据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语言的难易程度;内容图式是指阅读材料涉及的背景知识;形式图式指所涉及到的篇章结构知识。

经典作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存在,距离学生所处的时代比较遥远,会造成阅读障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大量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大量地阅读有关的文化背景和民俗习惯的书籍,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

4、重点品读法。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包涵着超越时空的“精神能源”,但是一般来说,经典原著的篇幅都比较长,而学生的阅读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原著的时候,必须有所取舍,做到精读与略读的结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重点品读某一章节、段落或人物形象等。

5、“艺友式”合作活动学习。“艺友”这个词源于陶行之先生的《艺友制的教育》一文。它的内涵是:全体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群体关系中,形成学习信息的产生、发布、获取、交流的供求机制和运作网络,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在具体操作上,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首先是明确任务,发布信息;其次是浏览信息,结成艺友;最后是加工信息,共享信息。

参考文献:

[1]张金生. 图式阅读理论的一次应用[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03.

[2]曹明海. 大众文化与经典阅读[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经典语文教学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