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象学视阈下的三种人

2017-06-29 12:22康杰高一品王昊宁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境域虚无物化

康杰+高一品+王昊宁

摘要:把人分為男女,是基于生物学的分类。而在现象学的视域下,以境域为尺度,基于人的存在状态,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人:从生命的境域性本身出发,始终作为境域而存在的人,是哲人;陷入虚无之中的恶人;以及沉溺于对象世界中无法自拔,被物化的愚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象学是一门“人学”。相应地,在现象学教学过程中就应当自觉包含一种“人学”指向,即从“人学”的角度出发来把握现象学的精神。

关键词:境域;虚无;物化;生命

现象学意义上的境域,是一种绝对的客观性、独立性。它从自身出发再回到自身,这是境域对自身的两次拯救。首先,这境域是对虚无的拒斥,并由此确立自身。需要注意的是,虚无并不是作为实在而与境域对立,虚无就是什么都没有,“虚无”仅仅是语词意谓。其次,境域是拒斥“实在性”和“对象性”的,在境域的明见性中,产生出对象,对象都是在境域内的对象,也只有在境域内才显现为对象,境域是对象的“地平线”。因此,实在性或对象性被拒斥之后,作为背景的境域就被揭示了出来,生命由此返回其境域本性。通过对虚无的拒斥以及对实在性、对象性的拒斥,生命保持自身为境域,人才称其为“人”。现象学的精神实质上是一种“人学”精神。对现象学这种“人学”精神的把握,是学习现象学应有的一种指向。

一、作为境域而存在的哲人

境域作为开放的界限,意味着人作为境域性的存在是有界限,有边界的,但同时这界限并不是僵死不动的,而是活的界限,它不断打开自身,超越自身,并回到自身,使自身不断丰富起来,成为具体的境域。人是境域性的存在,这意味着人是自由的理性的。人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也是理性的,人按照理性去生活,就是有德性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人作为伦理社会中的一员所期许的生活。人从自己的境域本性出发,然后具有了伦理,有了善恶,知道什么是被期许的,什么是被禁止的,人类的伦理生活才有了形而上学的基础而得以展开。同时,以境域为本性的人才被称为哲人,他们担负着教化的重担,他们是他人的榜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榜样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作为内化榜样而存在。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每个人潜在地都是境域性的存在,这样的榜样内在于每一个人。如果当榜样仅仅是外在的时候,榜样对人而言就会是外在抽象的同一,是对个体独立人格的戕害与扭曲。而通过教化,当榜样成为了内在,榜样对人而言就是真正的不断打开,不断超越自身所是的动态过程。此外,要重提境域所包含的界限,这界限意味着个体性作为人格是独立的,是不可同化、不可归约的,要承认每个人境域性的边界,就是彼此都承认对方境域性的存在。“人从境域出发敞开的是一个价值的世界、意义的世界,这是对人性的起码的尊重,人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尊严。”

但人能否始终都保持住自己的境域性呢?这其实是极其艰难的,所以能够保持住自身境域性的人才被称为哲人。所以,潜在地作为境域性的人,我们要努力维持住自身的境域性,不断地拒斥虚无和实在论的立场,防止跌入虚无或对象世界中去。

保持住了生命的境域性,人的生命就实现了真正的自由。那么他的理想与幸福将是所有作为境域的人的追求与幸福,他所从事的事业都在为整个理性、境域性的共同体而努力,他的一切的行为都从境域出发,因而是符合理性的,在这个世界中他也能充分实现他的自由。因为这个世界正如黑格尔所言:“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理念,而理念并不会软弱到永远只是应当如此,而不是真实如此的程度。” 这样理性、自由的生活才是真正值得过的有德性的生活,境域性的生命是活的,是不断超越,不断打开,不断创造着的生命。

二、陷入虚无的恶人

虚无就是一个语词意谓,仅仅是用来指称的一个词而已,我们无法找到虚无,更无法感知虚无,甚至对于虚无我们连想都无法想。那为何还会有陷入虚无的恶人呢?那是因为在现实的意义上,即使虚无只是一个语词,还是会有人掉入其中,把否定一切当作虚无。他们意味的虚无,表现在伦理社会中就是认为人生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类的一切美德和追求都是虚假的,世界是混乱的、没有秩序的。所以一切都是被允许的,但这“一切”又都是要否定掉的。在他们身上毫无理性可言。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随意的,没有目的,没有原因,他们是失去了“根”的人。米兰·昆德拉说过“压倒他的不是重,而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没有了根,人的生命就会漂浮在空中,不知所措,当他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便觉得一切都是可以的,是非善恶都被他们抛诸脑后,他们的行为失去了依据,倒不是说他们必然会做恶,只是对一个失去了“根”的人来说,什么都会发生,我们无法知道他们会做什么,他们的一切都是不可预知,不可控的。无疑,这样的人就是恶人。对一切的否定必将招致对一切的破坏,虚无之中的恶人也将是扭曲的、变态的。他们生活在矛盾中不能自拔,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就是“否定一切”,而这一点,本身就包含了矛盾。他们却无法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注定了虚无之人的存在终将如梦幻泡影般消逝。一旦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矛盾,但又无法调和这一矛盾,等待着他们的就是疯狂的毁灭——去毁灭世界亦或毁灭自身——妄想以毁灭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矛盾。精神上的幻象却造成了现实中的大恶,所以陷入虚无中的人是恶人。

面对虚无之人,就要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根”,那么“根”在何处呢?“根”就在境域之中,境域就是人的根,潜在地是所有人的根。只有回到境域之中,确立了开放的、活的“地平线”,才能把人从虚无中拯救出来。“地平线”意味着人拥有了“根”,找到了生命的凭借,那“否定一切”观点的矛盾也就得到了解决。

三、物化的愚人

所谓物化的愚人,就是使自己跌入到了实在论的立场,把自己和他人都当作对象,把物理世界当成实在,因而去执着于对象世界,成为物化的愚人。但这又是为何呢?他们看起来是有自己的“地平线”的,有自己的“根”的。其实物化的愚人错就错在把境域的边界理解为了一种僵死不动的、不会超越自身的死物,这就将境域对象化了。“我们始终需要提防和警惕的就是要保持住境域,避免回到实在论的立场。”

物化的愚人始終活在对象世界中,他们的生活日渐趋同,显得无趣,倒不是说他们的生活不多样,他们的生活在形式上可能会很多样,但也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多样性,没有内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他们的生活就缺乏创造性,没有生命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随波逐流,大部分的人,丧失了的独立选择和判断的能力,跟随大众去选择同样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人都跑进电影院看着同一个模式的电影;走在大街上,大家都用着同样的手机,穿着同样的衣服—— 一样的审美、对商品的选择来源于电视广告的宣传、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最为致命的是,沉浸于商品世界中,把物质和消费当成了生命的全部意义和根据,这就是物化人的一个截面。更为可悲的是,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消费社会,物化的人依从习性,在身心疲累的时候,便一头扎进无限的娱乐消遣中,在世俗的物质享受和所谓“心灵鸡汤”的滋润下,全然不知自己的生命已经丧失了其境域性。

四、简要的总结

通过以上的论述,初步阐明了生命的境域性本性,对偏离境域性的两种生命状态做出了分析与批评,由此,我们确立了,作为人什么是被期许的有意义的真正的人的存在。但是这种境域性又何其难得。首先,境域要通过对虚无的拒斥以及对对象性的拒斥保持自身为境域。其次,境域还要不断地维护自身的境域性。境域性的生命不是一劳永逸的,境域要永远保持住自身,就要提防自身跌入虚无和对象的幻象中。也只有这样,人的生命才配称得上是真正境域性的生命。

现象学真正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指出了人的生命的境域本性以及指出了如何才能复归这种本性。换言之,现象学那些看似纷繁复杂的观点、方法,其实内在地贯穿着一条基本线索,那就是人的生命的境域本性。也就是说,现象学的观点、方法,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人的生命的境域本性这一核心目的展开或设计出来的,现象学就是一种“人学”。

因此,在现象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甚至必须展示现象学中的这种“人学”指向。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对现象学的精神有一种通透的把握。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现象学的方法有一种真正的、整体性的理解、从而才知道如何去使用它们。如果缺失了这一“人学”指向,很可能会使学生对现象学的精神、本质有所误解,或者茫然不解,从而不能使之真正地领会现象学方法的目的所在,更不能自如地运用现象学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陆九渊.钟哲点校.陆九渊集(第三十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0:483.

[2][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4.

[3][捷克]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44.

[4]王昊宁.尼采的道德形而上学及其现象学奠基[J].哲学动态,2015(12):65-66.

猜你喜欢
境域虚无物化
基于“境域意义构联学习”模式的中学生地理问题解决素养提升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
网络境域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
抛物化Navier-Stokes方程的降维仿真模型
X-bar之弊——从名物化分析到最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