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话养生

2017-06-29 21:56管恩兰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寒暑养生学积极主动

管恩兰

自然界中的天地、四时、万物等对人的生命活动都会产生影响,使人体出现生理或病理性反应。在自然界的这个大系统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利用各种自然条件为自身服务。顺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要顺应自然界的正常变化规律,其二是要谨防受到自然界异常变化的影响。

顺时养生就是根据气候时间的变化,防寒避暑、顺应四季、时辰、气候等调养身体,以达到养生保健之目的,这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故《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就是说,聪明的人养生,必定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只有这样,病邪才不能侵袭人体,使人長寿,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中医养生原则。《吕氏春秋·尽数》中指出:“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适应自然变化规律,以防外邪侵袭。中医养生学中这种“天人相应”观,体现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环境观念和生态观念思想。

《灵枢·玉版》指出:“人者,天地之镇也”。就是说在自然界的万物之中,人是最为宝贵的,只有人类能够征服自然,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思想文化环境为养生学的实践提供了认识方法和思想基础。例如《太平经》反复论及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指出:“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并且提出了“自爱自好”的养生观点,指出:“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就是说,人只有通过自我的调养和锻炼,才能得到长寿。这是一种积极的养生观念,它与那种将生死寿夭归结为“天命”的观点比较起来,充满了可贵的奋斗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为养生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很多经典著作中,都提出了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为第一要旨的思想。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中国古代养生史上就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养生观。这一观点包含着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在养生史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为后世著名养生家在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长寿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人为核心的养生观念,有一个鲜明的思想特征,即人不仅可以认识自然,更可以利用、改造、保护自然,建立起更加有利于健康长寿的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

猜你喜欢
寒暑养生学积极主动
古诗中的养生学
园丁颂
先秦两汉寒暑成因解释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主动做好人大工作
要积极主动地支持老促会的工作
悲哀的怜悯
积极主动作为 大作“借”字文章
积极主动地做事
曲黎敏:爱情和婚姻里的“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