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贷的消费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06-29 18:06李艳艳李微霞许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消费心理网贷对策

李艳艳 李微霞 许玉

【摘 要】 不良大学生网贷行为造成了经济损失、心理创伤、身体伤害乃至家庭破碎等社会和教育问题,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带来严重挑战。基于校园网贷现状分析,进行大学生特有的消费心理特征探究,并从积极开展校园网贷教育引导、认真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开展困难生精准扶贫三方面开展建议性对策研究。

【关键词】 网贷;消费心理;对策

【Abstract】 The social and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bad college students have caused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economic loss, psychological trauma, physical injury and even family crushing, which brings serious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daily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ampus network loan, explores the uniqu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arries out the suggestion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actively carrying out the education of campus network loan, doing a good job of preventing and preventing campus network loan risk and carrying out povert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 net credit Consumer psychology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类号】 G6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02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2009年银监会发文规范大学 生信用卡管理,各大银行提高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办理门槛、甚至停办此项业务之后,校园网贷平台进入2011年的迅猛发展阶段和2012年的高速增长期。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重要模式,P2P(Peer-to-Peer lending)网贷商业模式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群。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这三个方面。由于该行业刚刚开始起步,行业门槛过低,投资管理者缺乏相关知识经验,并且该行业缺乏市场监管,导致该行业乱象丛生。[1]因此,许多大学生校园网贷事件背离了缓解学生经济压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初衷,异化为违法犯罪、赚取高额利润的敛财工具。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心理创伤、身体伤害乃至家庭破碎等社会和教育问题,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带来严重挑战。

一、大学生网贷的现状分析

(一)网贷的对象 校园网贷平台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业务。据2015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过网络贷款行为的学生比例为21%,没用过但有兴趣使用的比例为50%。按201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同比推断,约有八百五十万大学生使用过网络贷款。[2]有关资料显示,网贷申请者以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3]

(二)网贷的途径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学生贷款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生分期购物平台,主要用来满足大学生的购物需求,比如趣分期、任分期等;二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主要用于大学生的助学和创业活动,比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巴巴、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2]

(三)网贷的用途 调查数据显示:有62.2%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分期贷款购买了数码设备;其次分别是游玩(占10.7%)、学费(占8.5%)、衣服鞋帽(占6.9%)、聚餐买零食(占2.6%)、化妆品(占1.8%)等。[4]由此可见,大学生网贷用途主要为休闲娱乐(比例为74.4%)。

(四)网贷的还款情况 网贷平台宣传的“零利息”、“0.99%月息”,实则超过年息20%。3成学生高估了自身还款能力,[5]由此导致拆东墙补西墙、借新贷还旧贷的窘况愈演愈烈。由于网贷平台审核把关不严,甚至出现当事者不知情的“被网贷”现象,按期还款的坏账率比较高。

二、大学生网贷的成因分析

在校园网络贷款平台“1分钟申请,10分钟审核,快至1天放款,0抵押0担保”的自我宣传,体现了网贷平台本身风险控制意识和机制的缺乏,以及监管主体和必要的监管的空缺。源于大学生自身的消费心理因素更是造成当前大学生网贷事件的重要原因。

(一)虚高消费期望与现实收入偏低之间的矛盾。消费者期望是指消费者根据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分析,在一定的时间里希望达到的消费(购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作为社会青年群体的大学生,接受社会新事物较多,具有消费娱乐需求旺盛、信用消费意愿强的特征。但是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基本生活费用来自父母给予的生活费,群体整体收入较低。为满足超出实际收入水平的虚高消费期望,他们希望借助校园网贷平台来解决经济窘迫问题。这为校园网贷业务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二)提前消费的消费态度与滞后的风险意识之间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思潮随之进入中国。西方“超前消费”的消费观念也悄然进入我国,并对人们原有的“节俭”的传统意识和存储行为产生冲击。年轻一代开始接收“提前消费”观念,甚至付诸行动。“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蕴含“提前消费”观念的话语,是许多校园网贷平台打出的宣传口号。这正好满足了大学生解决“囊中羞涩”与“较高现实需求”矛盾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求,为大学生实施“超前消费”提供了现实平台。大学生虽然年满十八周岁,对事物亦有清晰的判断能力,但不具备以自己的劳动赚取生活所需费用的能力。在只有理论指导、没有现实稳定经济收入经历的大学身上,很容易高估自身还款能力,却低估甚至忽视“网贷”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陷入“网贷”的陷阱无法自拔。

(三)消费认识模糊与消费决策的混乱问题。网贷平台公司通过粘贴于食堂、宣传栏、学校附近的小广告方式,引起大学生的无意注意。通过同学、室友、甚至个别学生干部的“现身说法”,以及“门槛低、无抵押、放款快”等嘘头和“零利率”、低利率虚假宣传和信息包装,完成无意注意向有意后注意的转换,进而在大学生没有对网贷形成清晰认识的情况下,误导大学生前去办理业务。周围参与推销的同学、室友在无形中充当了参与决策群体的角色,产生信息性影响和规范性影响。“量力而行”的决策根本受社会评价体系的过度影响发生扭曲和偏移,从而造成大学生网贷消费决策体系的混乱状态,产生过度消费、甚至浪费的现象。

(四)消费意志弱化和消费伦理的缺失。在近期发生的网贷恶性事件中,过度消费导致出现“连环贷”的现象。这体现了大学生在处理日常消费行为时,无力处理消费能力与消费责任的关系,是当代大学生消费意志力弱化的表现。同时,“冒名贷”现象是一种恶意的个人信用透支行为,体现的是当代大学生责任、道德、价值教育的缺失。

(五)大学生网贷消费者法律保护意识淡薄。在我国,公民合法的消费行为受法律的保护。我国《消法》第19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面对许多校园贷的“利滚利”、“巨额贷”现象,许多大学生默然选择“离家出走”的逃避方式、息事宁人的“子债父还”方式,甚至走向犯罪、以至终结个体生命。非法的“裸条”、信息泄漏、电信骚扰、暴力催收等,更是个人名誉权、隐私权的践踏。大学生淡薄的法律意识、消极的应对方式,体现的是大学生个人保护意识的缺失。这也成了非法“校园网贷”的重要助推力。

三、规范大学生网贷的措施途径

不断被媒体曝光的恶性大学生网贷事件,产生了较严重的社会危害和较坏的社会影响,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这在呼吁立法机关健全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对高校如何建立互助性或相应的引导性工作机制,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提高风险防空能力,做好困难学生帮扶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积极开展校园网贷教育引导工作。面对校园网贷这一新鲜事物,学校要结合专业、年级等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它出现、存在和发展的根源、表现、途径等,将校园网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引导工作。一是结合大学生网贷调研现状分析,充分运用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等方式开展校园网贷主题教育。通过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选树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方面的先进典型。结合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广泛的大学生网贷宣傳教育教育月活动,大力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二是充分运用大学语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传统文化选修课等课堂教育开展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教育,培养勤俭意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的消费观念。三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学生制订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不断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认真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学校学生工作、安全保卫部门与辖区相关部门积极联动,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题教育课,邀请公安、金融监管、网络安全等部门专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论坛活动。同时,及时向学生通报校园不良网贷典型案例,普及金融信贷知识和网络安全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网络借贷的危害、防范网络诈骗的基本知识及规范网络借贷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增强学生自我辨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实施网格化规范管理制度,辅导员、班主任、党员骨干队伍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对排查中发现的已经参与网络借贷的学生,要及时做好帮扶引导工作。

(三)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工作。大学生资助中心要进一步加强资助宣传,切实提高奖助学金及相关贷款政策宣传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使那些需要资助,特别是在学费、生活费等方面有保障性需求的学生,都能够明了政策、清楚办理流程。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制度支撑,建立健全既有共性需求、又能体现个体差异的资助体系,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筹集专项基金,满足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发展性需求。拓展资助渠道,积极探索新途径,为学生提供渠道畅通、手续便捷、利率合理的金融借贷服务,满足学生临时性需求。[6]努力做好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工作,不断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刚,麻清皓.大学生网贷评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9):P72.

[2]潘志贤.网络贷款疯狂入侵大学校园是福是祸?[N].中国青年报.2016-3-21(4).

[3]刘旭.校园贷是如何“套牢”大学生的?[N].北京青年报,2016-3-24(6).

[4]杜会堂.中国大学生分期网贷真实需求报告[DB/OL].http://tech.qq.com/a/20150121/011525.Htm,2015-1-21.

[5]胡春艳.天大学生调研发现:网贷流行三成受访大学生高估还款能力[J/OL].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6-10/28/content_14414112.htm,2016-10-28

[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1610/t20161010_284192.html,2016-9-26.

猜你喜欢
消费心理网贷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包装设计的发展特征(1978—2000年)——消费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