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早已陷入在沟通的“泥潭”里

2017-06-30 18:33孙信茹
南风窗 2017年13期
关键词:泥潭场域交流

孙信茹

最近,我总会陷入沟通的泥潭和障碍中。给我带来这个困扰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最亲近的家人。

起因很简单,我和姐姐都希望父母在自己家里多住一段日子。目的很单纯,就是想让父母不要辛劳,颐养天年。于是,我们两姊妹开始“抢”起了父母,自以为各人都会给父母最好的条件和最多的照顾。当然,父母习惯住老家,总不愿和子女住一起束手束脚。最后,三方在这个过程中展开“拉锯战”,每一方都坚信自己的想法是为对方好,没有任何问题。很快,沟通在这里不畅和失效了,最后,闹得大家不欢而散。

这事情让自己很是沮丧。我学传播学和人类学出身,两个领域都和沟通、交往须臾不离。传播学将研究沟通视为己任,人类学更是强调站在他者的立场,宽容地去理解别人和相异的文化。而我,也常常自诩为是一个容易倾听他人观点,也还善于沟通与理解他者的人。在和家人之外的人相处时,我也应付自如,几无障碍。可是,这一回却在家人面前一败涂地。而且,在这个争执的过程中,那句老话不断应验:家里人闹别扭,最后没有哪一方会是胜利的,人人都是失败者。

这事让我再次意识到,人与人之间要达成真正深刻的理解,其实是最难的事情。尤其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沟通却时常无以言说甚至无奈。当然,这也并非说不能解决,只不过,真实地去解剖和反省自己,这是何其困难的事情。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交流的无奈与痛苦,其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然,这次交流的挫败也让我思考必须要重新去认识他人,更要尝试寻找不同的途径理解他人。

面对陌生人怎么办

我最崇敬的老师,也是华人传播学界的大师李金铨教授常跟我们讲关于传播和沟通的问题。在一篇文章里,他也从家庭的沟通开始讲起:沟通最重要的场域,莫过于家庭。家里面的声息气味都熟得不得了,隔壁房间有人走过时,只要听脚步声就晓得是谁,根本不必抬头看。可见“熟悉”是沟通的基本要素。家庭既是最重要和日常的沟通场域,同时,家庭成员因为彼此最为了解和熟悉,理论上讲,沟通也理应是最顺畅和容易的。

李老师同时也说,当人们走出家庭的堡垒,进入到一个充满陌生人的“公共场域”时,须建立一个免于压迫和污染的情境,使大家透过批判性的理性沟通,求同存异,方能达成相互的理解。

公共场域的沟通和理解,是需要大家共同认可的规则和方式的。有了这些基本的规则,沟通或许可以省去许多麻烦。换言之,在保证了基本的规则和满足交流的条件之下,沟通或许并非難事。

可是,说到可供一群人共同认可的沟通规则或方式,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制定这些共同规则先要经过多人的协商,而这个达成“同意”的过程就是异常艰难的。其次,有了基本规范,可每个人在处理具体事务时,面临的情境又各自不同,沟通常常因为当事人处境的不同而发生变通。既有变通,也就意味着变数,这其实是加剧了沟通的易变性和难度。

所以,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问题,沟通的可能性与质量显然不同。不过,无论哪一种沟通,有一些基本的条件是需要满足的。比如沟通必须在一定的场域里展开,交流的许可或条件是否具备,采用何种沟通的方式和手段等等。

做个比较,在一个人们交往不太频繁,生活范围相对狭小的社会情境中,沟通的场域相对集中,类似于家庭、小型社区这样的场域较为常见。此种情境下的沟通,除了那种心领神会,不着语言便能灵犀一通的方式,大概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沟通途径就是语言了。借助语言,人们可以面对面交流,最终达到相互沟通和理解的目的。

但今天的社会生活不论在交往空间,还是在互动的类型上都显得更加多元而庞杂,我们不仅要面对熟人关系的沟通,更多了许多“陌生人”的对话。这种“陌生人”的交流,伴随着交往空间的扩大和交往需求的增加,以及对每个生活角落的渗入,日益变得普遍,逐渐成为常态。

浅层次还是深层次沟通

我们不难看到,人与人的沟通,在今天既可以易如反掌,也可能异常艰难。

从沟通依凭的手段和方式来看,网络展现出无尽的想象力。除了常规的言语沟通和你来我往的对话之外,网络新媒体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创造和发明。如果说,在朋友圈和文章后面发表评论尚属较为深层的沟通互动的话,那么,社交网络的标配“点赞”,今天已经成为网络生活的一种常态。赞美之于人际沟通的积极意义毋庸多言,网络里的点赞还原和放大了这种社会互动行为。

在科学家的眼里,每个人的“点赞”,都可以转化为大数据的价值。曾有科学家根据Facebook的点赞记录建立数学模型,据此去判断一个人的性别、年龄、性格、兴趣等等特征。“点赞”,可能就是个人信息的全息显现:你和什么人交流、对什么样的话题发生兴趣,近期与谁互动频繁、朋友圈里彼此关系的亲疏……很多微妙信号尽在“点赞”。

熟人或朋友发在社交媒体里的信息,如果你不想过多评论,点赞省力省心,既显示了与对方礼节性的互动,也免不了不少的尴尬与麻烦。例如,你看到朋友引以为豪的自拍照,事实上取景不佳,角度也有问题,照片的主角也不似他本人一样自我感觉良好。可是,你明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小小的回馈总比“冷漠”的刷朋友圈要更具有积极意义。这样,点赞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方式。

在那个心形的点赞图标背后,一切复杂和需要费尽心力的对话均被抹平,各种情绪的表达在其中也被同质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点赞也是“我在这里,从未和大家远离”的最好证明。因此,在我看来,点赞,如同一种社交性或礼节性沟通,实在有益“身心健康”。

不过,一味地点赞,有时不免也会招致小小的“恶感”。不做任何评论,只想以点赞这种最低成本的方式介入他人的关系圈,可能会让自己背上敷衍了事的“骂名”。可见,再简单高效的沟通方式,仍旧面临交流的阻力和难度。

及时性和快速的回馈,本是构成良好沟通的基本机制,但在快速流动和大量简单信息充斥的网络里,人们也会对这种低端的互动与沟通产生厌倦感。由此,人们不希望只满足于浅层地互动,深层了解与对话终究还是人们更愿意追求的。

如何防止溝通失效

当然,今天的沟通也可能变得更加困难了。值得玩味的是,这里的沟通“难”,恰恰滋生在网络提供给人们的便利和诸多可能性上。

我们不妨观察一些具体的表现,如同现实场景中的境遇一样,人与人的交流有深浅程度之分,有品质高下之别。如果说,网络场域里的点赞、发表情、转发等方式是最为简单和浅层的礼节性沟通的话,那么,深度的认同与评论、倾力的推荐彼此欣赏,甚至相互的“攻击”与“对怼”,实则也展现出网络里沟通的另一种面向。

我们不谈网络里的相互认同,反倒是那些“不认同”更为有趣。就以去年开始流行网络的“对怼”这个词为例。

《说文解字》里早有解释:怼,怨也,从心,对声。相互的怨恨,巴不得把对方干掉,或许可以理解为“对怼”的原意。该词的流行,似乎也是当下网络生态的一种生动展现:一言不合、拔刀相向。从沟通的角度说,网络已经普及了这么多年,我们仍旧不能理性和通畅地展开对话与交流。网络在提供给我们足够丰富的讨论话题和极大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可能形成新的沟通难题和障碍。

对怼、骂战、网络喷子……同样是网络场域中的沟通,然而,它们更多表现为一种沟通的不畅。我的学生们最近也被卷入到一场沟通的困境中。

凭着新闻理想和激情的学生对学校一次教学改革进行了报道,其中涉及到了今天大学课堂里一些经常讨论的焦点问题,比如课堂如何打考勤、如何确保学生听课效果等具体的管理问题。这是非常具有普遍意义的讨论和话题,理应可以呈现更为充分和客观的声音,但是,写作者和新闻事件中的一些当事人在相互对怼和不断产生的误解中,让整个事件走偏。

我自己也曾遭遇过被误解。写的一些文章,力图客观呈现事实,或是渴望理性多元的讨论。可结果是,这些文章进入网络的流通领域,或是被标题党所误,也或者是读者少有耐心,无法忍受我的“长篇大论”,断章取义,凭着自己好恶和一厢情愿去揣测和理解作者的观点,继而无端引发一些争论。最后,你发现,一些争论的问题与你要表达的观点,几乎没有了关系。

差不多30年前,我的一位大学老师家里装了程控电话—当时最便捷的沟通工具,但老先生一直固执地要求,他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每半月要写封信回家。在他看来,家书才是真正的沟通,电话那玩意只是办事的工具。我上大学那会儿,和中学同学的交流,多半也是靠的书信。在书信里,我们总喜欢谈感受,谈思想和理想,到了现在,和老同学的沟通,都靠的是先进的通讯手段,倒也是常联系,我们谈的最多的家长里短,吃喝玩乐的各种八卦。有时想想,这个世道还真神奇,沟通越方便,沟通越艰难。

猜你喜欢
泥潭场域交流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走出虚名的泥潭
“抄袭泥潭”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