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是哪年的“援藏干部”

2017-06-30 07:37陈雷赫晓静
解放军生活 2017年1期
关键词:清正廉洁吐蕃骨干

陈雷+赫晓静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亲爱的战友们,你们知道大家口中常说的党员干部、机关领导干部中"干部"的意思么?"干布""松赞干布"和它有什么联系?它的出处又是哪里?今天,就让小编来科普一下。

相关释义

1.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

2.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

3.军队中特指被授予尉官以上军衔或排长以上的军人。

相关传说

1.干部又称"干布"。

在古代,人们称赞清官为"干布",来说明他们清正廉洁,不榨取人民的血汗,像一块干布,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干部"一词。

2.网络流传的松赞干布是哪年的"援藏干部"?

松赞干布是唐朝贞观年间,吐蕃王朝的赞普(即当地君王),由于和文成公主的联姻促进了吐蕃和唐朝的友好关系被人们熟知。因为"松赞干布"的发音和"送藏干部"很像,所以被调侃,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历史来源

"干部"一词来自日语,意思是"骨干部分"。而日文中的"干部"则是根据法语"cadre"一词意译成的,本义是"骨骼",引申为在军队、国家机关和公共团体中起骨干作用的人員。

二十世纪初,"干部"一词被引进中国。并在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章中首次使用。从此,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都称为"干部"。

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党章明确指出:"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对我国干部本质特征所作出的科学概括,也是区别于任何剥削阶段官吏的根本标志。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军队干部要做到"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短短20个字,就是军队好干部的标准,形象刻画了军队好干部的样子。

国外的人们大概很难听得懂这样的话,这种话惟有中国人才会一听就明白。

猜你喜欢
清正廉洁吐蕃骨干
心胸
唐德宗时期唐蕃关系探析
让学员骨干在管理工作中唱“主角”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大唐VS吐蕃:谈判拼实力
大唐“孔明”:平定西南,开拓万里
对青年骨干人才培养的几点探讨
关于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的几点思考
列宁优良作风的回顾与启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