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现在完成时》教学案例分析

2017-06-30 12:36何斌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演绎法德语

何斌慧

摘 要 本文以德语动词的《现在完成时》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本知识点讲解为分析对象,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以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并将成功经验应用于其他语言教学的不同方面。

关键词 德语 现在完成时 演绎法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1课题的主题与背景

《现在完成时》是德语动词的一种时态,是德语语言学习的基本知识点之一。本案例是选自德语专业大一下学期《德语语法2》课程的一堂课。在学生系统掌握了德语发音规则、动词变位和句法结构的基础上,需要掌握现在完成时。

2学情分析

(1)本课是在大一下学期期中讲授的,学生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主要对德语的发音规则、动词变位等基础语言知识有了了解并初步掌握。“现在完成时”是在学生掌握动词一般现在时变位,一般现在时直陈式和命令式句法结构,并且能分清可分动词、情态动词、助动词、实意动词的基础上,需要掌握的新语法点。在本教材中,“现在完成时”的引入是在“生病”这个大话题下展开的。

(2)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困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使用,即什么情况下使用“现在完成时”;二是结构,即“现在完成时”的构成,尤其是动词二分词及其助动词。德语完成时结构中助动词的选择规律和英语基本一致,但是动词二分词的变化比英语要复杂的多,也是所有学习者都需要攻克的难题。

3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现在完成时”的构成和使用,从此以后在学习和日常使用中能熟练应用“现在完成时”。

4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就是德语“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使用,难点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接受德语“现在完成时”的使用和构成并能在表达中熟练运用。

5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结合情境教学。交际情境作为“引子”,引出后利用课本上的“看图说话”先明确句子所描述的图片场景,继而找出已经出现的“现在完成时”,在归纳的基础上开始讲解。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并布置作业。

6课前准备

6.1学生的学习准备

学生在课前需要对本课内容进行预习,并归纳从初学到现在学过的所有动词一般现在时的变位。但不能提前看本堂课要讲的内容。

6.2教师的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需要的相关材料,因为是语法课,讲解居多,所以没有准备教具或游戏材料。

7教学过程

7.1复习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德语动词变位的规则,其中规则变化的动词和不规则变化的动词分开进行。教师利用之前学习到的关于“吃、住”的动词进行复习,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要表示“吃了什么”该如何表达。

7.2引入

本单元的话题是“生病”,在学习了各种生病的表达方式和请假的对话后,课文进入“某人之前因病请假后目前左手打着石膏回来上班,同时纷纷询问发生了什么”这样的交际情境。课本上有相应的看图说话,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将事情的发生顺序理出来进行排序。这个练习可两人一组进行,方便讨论图下方的文字说明。学生练习过程中需将句子得谓语部分勾画出来。

7.3分析课文文本并讲解涉及语法(现在完成时)

带领学生听课文的答案录音,解释课本上句子意思,后将句子中的“现在完成时”结构抄写在黑板上,并按德语句法排序。

开始对“现在完成时”进行讲解:

从德语时态的概念入手,先解释清楚“现在完成时”的含义及其使用范围。通过时间轴解释德语六种时态,并将其与英语时态的构成和种类做对比。从而引出“现在完成时”,并强调德语的“现在完成时”与英语“现在完成时”的区别,从而解决什么时候使用“现在完成时”的问题。

先引导学生将课本上交际情境例句中的规则和不规则变化分别列出,然后先讲解规则变化的要求。讲完规则变化后再开始讲不规则变化,并在此处回顾动词变位不规则的动词,从而将动词变位不规则和二分词变化不规则联系起来。

7.4课堂练习

在讲解完课文涉及的动词后,要求学生将课本上第一人称描述的故事,改写成第三人称描述,练习用“现在完成时”讲故事。此练习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完成后请2~3名学生在全班面前朗读自己的改写成果,教师进行现场修改和点评。

8作业设计

家庭作业:根据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要求学生以现在完成时描述自己某一天的生活作息,句式是“我做了什么”,最少5句不重復的话。

8.1教学评价

该案例是一门课中的一堂,教学评价的进行并不系统,也无法做出体统评价,只能通过课堂和课后练习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解。

8.2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主要希望能将语法教学融入到交际情境教学中,使学生在交际情境中掌握语法知识,通过直观图式和听力材料加深学生对交际情境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从交际的角度理解“现在完成时”的应用。能明白“语法规则是为交际服务的”,“现在完成时”词形变化的复杂只是“形”的问题,语法规则上“形”的变化都是为了达成“意”的精确输出。

在本课中,最难的部分是如何用语言表达出语法规则内部的含义,并且需要举出和英语及汉语对比的例子,在举例方面有所欠缺,本文也无法一一列出。“现在完成时”或者说德语大部分语法规则的讲解碰到的最大问题,都是学生在多年母语和英语学习中已经养成了既定的二语习得模式和思维,德语作为“外来者”不断打破和挑战学习者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语言世界观,在各种内容的记忆上都“深受其扰”,喜欢问“为什么这样”,喜欢追根究底,自然而然经常使用“对比法”或“翻译法”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因此在观念接受上就会碰到问题。而在讲课过程中如何能做到一方面适应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和观念并适当迎合,另一方面分享新理念并帮助其克服固有障碍加快学习效率是我每次教学思考都会碰到的问题。在这一案例中也是如此,要想讲清楚德语的“现在完成时”,就得先把英语的“现在完成时”搞清楚并且进行对比。还要能说明白汉语中是如何表达“完成”这一概念的。学生只有先接受这个想法,不觉得德语特殊,才能更好的打开心扉接受那些“痛苦”的记忆内容。如何让学生“知难而上”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思考也希望能有所贡献的问题。

猜你喜欢
演绎法德语
假说-演绎法的内涵分析
——基于科学哲学的文本考察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例谈“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