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文化 真特色 真课堂

2017-07-01 13:14邓俊
新教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真人本真写字

邓俊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育工作要围绕教育的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笔者认为,一所学校的魂,就是要让校园变得更加真实,要教学生求真知,求真理,做真人。我们尝试从校园文化、办学特色和课堂教学等方面,让“真”润泽校园。

一、校园文化要求真,追求育人本真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气质禀赋和核心力量,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我校打造的是“孝德文化”。为什么要打造孝德文化,如何打造?从根本上还是要回到“本真”上来。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师生均来自农村,他们具有勤劳、朴实、诚恳、孝敬等优良品质,这些接地气的资源就是文化生长的土壤。这是历史的积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教育实践,引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结合每年9月份“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月”、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做个有道德的人”等活动,大力倡导少年儿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是时代的要求。近年来,学校开展育孝心、扬孝行、传孝德的“五个一”孝敬教育活动,即搜集古今孝敬故事、布置孝德文化墙、建立孝敬父母档案卡、评选孝敬父母道德小模范、开展一场感人的孝敬故事会。同时还开展“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董云,做一个有孝心的人”等道德讲堂专题活动,少先队组织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村街和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这是文化的传承。总之,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源泉。校园文化理念脱离了学校的实际,就流于空泛。

二、办学特色要求真,挖掘育人本真

“写正字,做真人”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确立以写字(书法)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师生中倡导“写正字,做真人”的教育理念。学校在办学特色方面进行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1. 创新一种观念——“写字能育人”。

2. 挖掘两项教材。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为内容,挖掘书法特色教育的内容;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人做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学做合一”等经典名言为内容,提炼书法教材。

3. 落实三种方法。一是以临摹为起点,以树人为目的,从听、看、议、评、思五个方面培养学生写规范字,做规范人。二是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催化学做真人,使学生在体察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实现教人化人。三是以字体结构为教学点,通过不同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形态、结构等分析,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修炼自己的良好心理品质,整合自己的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与人交往的生活习惯,固化正确、高尚的思想品德。

4. 突出“四抓”方式。一是抓好写字课,写字作为一门课程,排到了学校课程中,落实书法教学要求。二是抓好“午写”小练习,学生中午一到校,就进教室安静地练习书写10~20分钟。三是抓好书法俱乐部,让书法俱乐部成员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起到“抓典型、带一片”的效果,形成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四是抓好书写评价,学校制订《学生书法测评办法》,教师用“星”评价学生的书写等级,可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写好字的“内动力”,自然养成作业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5. 探索“五练”教法。在书法教育中,探索练眼→练手→练笔→练字→练心→育人的书法教学法。

6. 实践“六个一”活动。学校要求学生:知道一段书法艺术的历史;熟悉一位书法家的小故事;能说一句书法实践的名言;掌握一种书写方法;参加一次书法大赛;练一套书法操。

“一笔一画写正字,一生一世做真人”是教育目的,与校训相得益彰,“人能写字,字能写人”,以字育人。在书法写字教育中,我们挖掘了“四项德育教育”内涵。一是品德教育。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笔正则心正”“学书先学做人”。中国书法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让学生从小写字,实质上是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其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二是礼让教育。中国书法艺术中蕴含着许多传统美德,可以进行发掘。如左右结构的字“清”,左小右大,谦让、互补、紧凑、和谐,都可在其中找到注脚。三是恒心教育。学习书法是一个长期修炼的过程,不能一曝十寒,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持之以恒。四是细致教育。就是要细心、细致、精细,学习书法须从细处入手,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细心读帖,细心临摹。

三、课堂教学要求真,践行育人本真

要呈现校园文化,发展办学特色,归根到底要回到课堂。我们以品德课为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品德教育的永恒追求。

1. 内容选择要“真”。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我们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结合现实,用真实的生活实例教育孩子,不能用虚构的、不切实际的来教育孩子。

2. 课堂形式要“真”。在品德教学中活动形式有许多,如表演、游戏、讨论、体验、情景模拟、讲故事、调查等。但在一些评优课、比赛课中,有的课基于好的形式而忽视了孩子内在真实的感受;有的课基于课堂的活跃而忽视了回归生活的课堂;有的课形式上在做“秀”而忽视了常态课堂的真实性。品德新课标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3. 师生对话要“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来教育。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孩子说真话,也要让教师说真话。学生对于教師的真话和假话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必须使整个教育过程充满真实的气氛。

4. 课堂评价要“真”。品德教学的素材,要从生活中来,教育的效应还要回到生活中去。在品德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还要教育学生把这些话语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之中。孩子的善举,教师要及时评价。生活德育是品德课程的灵魂和支点。所以,我们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生活”入手,要归“本真”。

教育要回归“本真”是一种追求。教育教学工作要制定真目标,直面真生活,表达真感情,使师生在自然、真实的校园生活状态中获得生命的感悟和生命的成长过程,从而培养师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真人本真写字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我学写字
学写字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