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小切口与后外侧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2017-07-03 16:14杨海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5期
关键词:胸管胸外科自发性

杨海宁

73300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胸外科

腋下小切口与后外侧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杨海宁

73300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胸外科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手术中常规后外侧切口与腋下小切口的疗效。方法: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90例,45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45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腋下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术后拔除胸管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时间、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短于后外侧切口组(P<0.05);手术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后外侧切口组(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方式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满意,优点多。

后外侧切口;腋下小切口;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常见的胸部疾病,是指在不存在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内积气。气胸经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容易复发,而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胸腔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治愈气胸,减少复发。2013年1月-2016年9月治疗自发性气胸134例,作者随机选择常规后外侧切口、腋下小切口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两种切口方式下的治疗效果,为基层医院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9月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134例,随机选取常规后外侧切口、腋下小切口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外科学》中自发性气胸疾病的诊断标准,所有入选病例均为单侧发病,入院后均行胸腔闭式引流不能治愈或行胸部CT检查均提示有肺大疱而行手术治疗。后外侧切口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3~60岁,平均(39.21±7.39)岁。腋下小切口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2~61岁,平均(38.93±6.89)岁。两组均无糖尿病、肺心病等疾病。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腋下小切口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插双腔管单肺通气,健侧卧位,患侧抬高90°,腋下垫腋枕,患侧上肢上举,屈肘固定于头部支架上。展开患侧腋下,以腋中线第4肋间为中心做一垂直切口,长约6~12 cm,平均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牵开胸大肌后缘及背阔肌前缘,顺肌纤维方向钝性分离前锯肌,经腋下第四肋间进入胸腔,直视下探查肺大疱情况。根据肺大疱大小、形态及位置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用闭合器缝闭楔形切除,或直接切除后基底部间断褥式交锁缝合结扎。检查无漏气后行胸膜固定术,用粗纱布摩擦胸膜使其充血。手术结束时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以排出胸腔积气、积液。常规方法关闭胸腔,并用可吸收线皮内美容缝合皮肤。②后外侧切口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插双腔管单肺通气,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前伸固定。切口呈弧形,长约15~20 cm,沿背部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中线并绕过肩胛下角,分离背阔肌及前锯肌至肋间肌,经第4或第5肋间进胸探查,其余手术方法同腋下小切口组,术毕常规方法关闭胸腔。

观察指标:两种开胸方式下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胸管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切口疼痛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2~12月无复发。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胸管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切口疼痛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方面进行比较,腋下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拔除胸管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后外侧切口组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较后外侧切口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腋下小切口组患者均可早期下床活动,肩关节及上肢无活动障碍,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资料的比较(±s)

表1 两组相关资料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切口长度(cm)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平均住院日(d) 胸腔引流量(mL) 切口疼痛时间(d)拔除胸管时间(d)腋下小切口 45 7.8±1.5 76±12 89±9.78 8.5±1.5 270±85 1±0.5 2±1后外侧切口 45 16.9±2.3 105±19 175±8.27 11.2±1.6 590±92 3±1.5 3±0.5 t 22.231 14.612 45.321 9.482 17.138 3.721 6.000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讨 论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瘦长体形的男性居多,通常无明显诱因。气胸压迫正常肺组织,可形成张力性气胸,危及生命。部分患者经过胸腔穿刺排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可以获得治愈,但因未进行手术彻底根除病因,复发率可高达25%[1]。有过一次复发病史的患者,再次复发的概率可以高达60%~80%[2]。如果气胸多次发作,气胸长时间存在,不能及时使肺复张,肺组织会逐渐纤维化,即使再次手术也会复张困难[3]。目前,对于发生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多数学者主张给予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以期能够彻底治愈,减少复发。开胸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中血胸、脓胸、肺炎、心律失常、吻合口瘘等均与手术切口有一定关系[4]。切口的大小对术后的恢复影响很大,因此切口大小不仅要达到良好的术野暴露,而且要求组织损伤小、尽可能美观[5]。

后外侧切口长20~25 cm,好处是病灶暴露良好,方便操作。但是该方法创伤大,出血多,开胸、关胸繁琐费时[6]。同时伴术后切口疼痛、麻木,对上肢功能有影响,切口不美观,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等缺点,不易被接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兴起,各种类型的微小切口手术在胸外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也获得了较好的疗效[7]。对比笔者医院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切口方法发现,后外侧切口和腋下小切口都能达到彻底治疗目的。腋下小切口方法具有以下优势:①腋下切口美观、隐蔽、瘢痕小;②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小;③开胸、关胸时间短,切口不易感染;④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⑤几乎不切断胸壁肌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咳嗽排痰有力,肺部炎症、肺不张等并发症少[8]。

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尚不能完全代替后外侧切口方式,应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证,体形过度肥胖、术前怀疑多发性肺大疱、既往有胸膜病变者或有胸腔手术史者应选择后外侧切口。腋下小切口不足之处,就是显露不够充分,照明要求较高,切口再次扩大有一定难度,遇到大出血时,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总之,在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情况下,对于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相对于后外侧切口而言经腋下小切口治疗是更好的选择,值得向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Lichter I.Long-term follow-up of planned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J].Thorax,1974,29:32-37.

[2]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3]JohnC.自发性气胸的治疗[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3):202.

[4]张得波.小切口开胸治疗肺部疾病30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0,8(4):255.

[5]徐林友,柴莹.腋下直切口用于开胸术66例报告[J].安徽医学,2003,4(24):66.

[6]黄考迈,秦文翰,孙玉鹗.现代胸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

[7]何建行,杨运有,韦兵,等.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普胸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5):292.

[8]李剑锋,王俊,宋言峥,等.保留胸肌切口在胸外科的应用价值[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16(5):300.

Clinical analysis of axillary thoracotomy and posterolateral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Yang Haining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Liangzhou Hospital of Wuwei City,Gansu Province 733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xillary thoracotomy and posterolateral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Methods:90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were selected.45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posterolateral incision.45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axillary thoracotomy.We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axillary thoracotomy group,the time of operation,the time of chest tube removal,the time of incision pain,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posterolateral incision group(P<0.05);the amount of bleeding after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thoracic drainage volume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f the posterolateral incision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axillary thorac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was satisfactory,and the advantages were more.

Posterolateral incision;Axillary thoracotomy;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5.27

猜你喜欢
胸管胸外科自发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自制胸管固定带在肺癌术后患者胸管管理中的应用
肺上叶切除手术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对比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肺癌患者胸管注入化疗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