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7-07-03 16:14王隽郭新文杨霜冰郭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5期
关键词:窄带清晰度准确率

王隽 郭新文 杨霜冰 郭勇

843000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王隽 郭新文 杨霜冰 郭勇

843000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患者112例,分别行常规内镜检查及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中诊断准确率均明显优于常规内镜(P<0.05)。结论: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早期胃癌;异型增生

胃癌属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胃癌指癌肿仅侵犯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未侵及固有肌层,未出现任何癌症转移倾向。早期胃癌临床多无明显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多应用内镜检查,检查效果良好,准确率较高。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消化内科就诊患者11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消化内科就诊患者112例,男61例,女51例,年龄37~78岁,平均(49.5±2.1)岁。

入选标准:①胃黏膜现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且皱襞细小;②单发(多发)淡黄色结节(直径2~3mm),略扁平突出于胃黏膜或胃黏膜现孤立或多发半透明状细小结节;③局部黏膜充血糜烂,微隆起或凹陷;④签订知情同意书;⑤检查记录完整。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③过敏体质者;④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检查。①基础检查:患者均于检查当日禁食水12 h,以常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喉头浸润、麻醉,由同一资深医师行所有检查。首选常规内镜检查,若多黏液则可以西甲硅油稀释液冲洗,后依次行普通内镜、内镜窄带成像技术、0.2%靛胭脂染色及内镜放大模式,观察胃黏膜微细结构变化,病变明显处取标本常规活检。②病理学检测:胃黏膜活检标本均以40 g/L甲醇固定48 h,石蜡包埋、各级乙醇脱水、透明、连续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测胃黏膜病理变化。

观察指标:整理检查资料,对比两组患者不同内镜下病变轮廓、浅表毛细血管结构形态清晰度等(图片清晰度评分:1分看不清,2分模糊可见,3分较清晰,4分十分清晰)。

结 果

微血管图片清晰度对比,见表1。

病变轮廓清晰度对比,见表2。

表1 微血管图片清晰度对比(n)

表2 病变轮廓清晰度对比(n)

异型增生诊断结果:本次研究中,112例患者均行常规内镜及窄带成像技术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可知,常规内镜检测异型增生共11例,病理证实符合诊断4例,诊断准确率36.4%;窄带成像技术检测后检测异型增生9例,病理证实8例,诊断准确率88.9%,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早期胃癌诊断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可知,常规内镜检测早期胃癌共6例,病理证实符合诊断2例,诊断准确率33.3%,窄带成像技术检测后检测早期胃癌5例,病理证实5例,诊断准确率100%,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讨 论

胃癌是消化内科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类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发病多因地域环境、生活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癌前病变等多因素所致,有较高病发率及死亡率[1]。多数患者于疾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偶现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随病情发展,患者可见上腹疼痛加剧,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生活质量。故及早发现及确诊对疾病后期针对性治疗、提升患者生存率具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于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诊断时多采用内镜检查,常规内镜在应用时利用内窥镜实现病变检查,但该类检查方式具有一定主观性,缺乏特异性及准确客观的诊断依据,而传统染色内镜于应用时操作较为复杂且耗时较长,患者耐受性较差,临床推广度较低[2]。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内镜技术,该技术可利用滤光器提升三色光透过深度,集中光线于黏膜表层,清晰显示病变位置黏膜及血管形态等。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深入性应用及研究,有研究表明[3],该技术在放大模式下可清晰并准确地显示胃毛细血管形态及黏膜微细形态,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等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本次研究中,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内镜及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在微血管图片清晰度及病变轮廓清晰度对比中,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清晰度明显优于常规内镜(P<0.05),可更好地显示局部病变,对提示病变具一定有效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在消化道疾病诊断及恶性病变病理诊断中具有高效性。

综上所述,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可有效显示胃部微血管形态及黏膜表面细微结构,在诊断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时确诊率较高[4],值得推广。

[1]嵇贝纳,万荣,熊文坚,等.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0):1654-1655.

[2]徐娟,王蕾.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的诊断: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与普通内镜诊断准确率的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6(15):2430-2434.

[3]王冬梅,范艳红,王伟,等.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的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6(6):101-102.

[4]王磊,占强,王辉.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11):1663-1665.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endoscope narrow band imaging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dysplasia

Wang Juan,Guo Xinwen,Yang Shuangbing,Guo Yo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Akesu Area,Xinjiang 843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ndoscope narrow band imaging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dysplasia.Methods:112 patient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given routine endoscopy and endoscope narrow band imaging technique respectively.We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examination.Results: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endoscope narrow band imaging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dysplasia wa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endoscopy(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ndoscope narrow band imaging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dysplasia was significant.

Endoscope narrow band imaging technique;Early gastric cancer;Dysplasia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5.61

猜你喜欢
窄带清晰度准确率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鲜明细腻,拥有更好的清晰度 Ascendo Immersive Audio CCRM-12 MKII/CCRM-6P/SMS-15
热轧窄带钢Q345B微合金化生产实践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
基于压缩感知的窄带干扰重构与消除
基于边带相关置换的BDS抗窄带干扰算法
一种无参考监控视频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