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7-07-04 17:57杨冬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德育

杨冬梅

【摘 要】 小学阶段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者必须给予适当的引导。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要挑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要传承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下一代的培养光有学科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同时渗透德育教学,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撑起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德育教育的实质就是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的培养,使学生最终成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德育培养应贯穿始终,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能更好的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01

一、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化的教学是比讲道理树标志更加直观和有效的方式,能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认知情感,并体会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不是强硬的接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坚持正面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例子,让大家说一说生活中诚实守信的例子,或是找一些其他的著名的与诚信有关的典故来与所有同学一起分享,然后各自讲一下感受和见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诚信的理解。再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课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环保活动,去户外清理白色垃圾、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活动。这样把课文中涉及的环保主题有效的融入到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落实到细节中去。

二、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渗透德育。小学阶段的课文素材丰富,有的渗透着先人的高贵品质,还有的渗透着环境保护的内容等。这些有着思想品德因素的课文,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等,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语文教学,不是按照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发展序列来组织教材体系的,德育只能根据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发展序列的认知结构,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的特点随机进行。因此,教师便可以根据教材灵活机动地采用教学方法了。如教学《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味道,交流各自阅读体验。并可以收集更多课外与德育相关的阅读材料,这样既能提升阅读能力又能锻炼朗读水平,同时还能加强意志品质培养。所以,只要让儿童走进现实世界,用心去体验,就会使他们沉浸在课文浓厚的情感意境中,自己的感受也会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的情感教育,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进入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当然,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不局限于教学目标中给教师们确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去教学。如果教师能更深入地去挖掘教材,大胆创新,就能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在不感到是在接受爱国教育中,却又受到深刻的爱国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笔者认为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三、在习作教学中渗透德育

将德育渗透到写作中也是十分必要的,写作本来都是要有一定的主题而展开叙述或是议论,要用正能量和阳光的心态来表情达意。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學生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学生作文和教学生做人是一致的。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是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是学生自教师个性和内在感受的真实再现。因而在习作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限的空间里,观察、交流,放飞学生的思维,激发情感的火花,使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观所悟,结合自己的感受自由表达,并在表达中受到情感洗礼,从而达到育人目的。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必须引导他们多接触日益发展的社会。为了是学生能够如实反映社会实践,敢于敞开思想,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写出有独立见解的文章。另外,作文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日记和作文当中尽情倾吐自己的心声,挥洒自己的才情,教师则可通过评改学生的习作,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各类语文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德育渗透亦是如此。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之一,也是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途径之一。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比如教师在上阅读课时,以学生们最喜爱的图书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交流,然后全班举行读书报告会,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这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又让学生受到了课外书中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响与熏陶;再例如可以举行爱国主义演讲比赛,让学生们自行准备演讲稿,这样可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能增强自信心,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还可以将班级同学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定期收集与德育相关的名言警句来和全班同学进行分享,灌输德育的同时也能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去,也让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团队意识,有利于每个成员更好的融入集体。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将德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的放矢地应用语文教学来进行德育渗透,其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教师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教书,还有育人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还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