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品德课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2017-07-04 17:57朱又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思品品德课思想品德

朱又红

我曾经就学生对哪门功课感与不感兴趣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之一。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二是目前思想品德课在各学校受重视的程度不够,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还没有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老师和学生的内在潜能都还没有发挥出来,应而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思想品德课注定枯燥无味,就与生动无缘了?我认为不该是这样的,只要我们老师和学生肯下功夫,不断探索,枯燥就不会是思想品德课的专利,生动并非梦想和神话。原大连海洋舰艇学院的方永刚教授的思想品德课就上得非常生动,深受全院官兵及全国官兵的喜爱。去年我有幸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听了他一节精彩绝伦的思想品德课,至今记忆犹新,并且深受启发,领悟到要上好思想品德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增强思想品德课的生动性

勤字当头,注重积累。首先表现为勤于疏通教材和勤于阅读参考资料,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积累。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托和根本,离开了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教材、大纲不能仅靠看过一遍两遍之后有所了解就感到满足,即使教过多年同一教材的教师也有个不断熟悉和钻研的必要。因为同一个教材在不同的学期教师理解的程度不同,所教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教师要反复阅读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其结构、内容和涵义,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泰然地走上讲台进行有条不紊地讲学。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才能听得津津有味。

除了勤于疏通教材外,还应阅读大量的与教材有关的书籍和相关知识。因为教师只有扩大视野增加信息量,才能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学中才能使自己得心应手地进行创新教学。如果没有新知识的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师的上课只会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使学生感到干巴巴没有什么味道。学生只会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勾勾划划,不会有新鲜感,也产生不出学习兴趣。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与教材相关的书籍和相关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参插一些课外知识。一方面,使课堂气氛得到活跃,拓宽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充实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端正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第一框〈七彩文化〉时,事先查阅和搜集了大量古今中外传统节日的名称、来历、和相应习俗,以及各国在文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勤字当头,注重积累。其次表现为时刻关心国际国内大事,结合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以增强思想品德课的生动性和實效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新鲜的事情发生,很多问题都可以跟思想品德和政治挂钩。比如我在讲授九年级思品第十五课《三个代表》中的“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时,就联系了中央最近拟出台的“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及带薪休假”等新政策。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甚至“冬天下大雪”这原本是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也可以用思品原理来分析,因为大雪堵塞了交通,政府部门要组织人员清理道路,让车辆和市民顺利通行。这就体现了思品课中的“三个代表,国家保障公民的权利”等原理。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就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

二、用活材料让学生参与

思想品德新教材,每课每框都配有活动材料,这些材料一方面增强了思品教材的生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对于这些活动材料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起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和课堂动起来。如我在讲授九年级第三课《天下兴亡》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容时,就以教材中的活动材料余光中的《乡愁》展开,组织学生朗读、讨论、分析,把知识点穿插于其中。又如我在讲授九年级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时,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活动材料“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会”编成课本剧,并将重要知识点融于其中,然后组织学生上台表演。一方面,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另一方面,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有关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三、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思品中的说服力,感召力,靠教师的语言艺术、语言魅力来体现。语言是教师传达思想与情感、事实与信息的一种载体和工具。作为一名合格的思品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道德修养,还应努力追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用语,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生动优美的授课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辨别力,往往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巧用妙语导入,引人入胜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精心设计导语,尽可能的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课堂和所学内容上。如我在讲授九年级第三课《天下兴亡》时,组织学生演唱歌曲《爱我中华》,以歌曲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进课堂了。

第二、巧用修辞,化抽象为形象

思品中有些知识点和原理比较抽象,仅靠平白直叙的语言难以阐述清楚,学生也难以理解,于是就必须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讲述。如在讲授“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将人民代表大会比作“父母”,把其它国家机关比作“子女”。又如在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我将国有经济比作“火车头”,这样,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便一目了然了。

第三,运用传统文化,进行品行教育

拿破仑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人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七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不仅影响到学生整个三年初中的学习生涯对学生的将来也会产生深远的意义。教育学生文明礼仪要从一言一行做起。结合我校德育课题的善小活动,以刘备的名言告诫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朱子治家格言》“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善于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面对一些学生在生活方面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举动,教育学生节俭节约。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不断研究与探索、不断转变观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注入“活水”,思品课也可以同其它科目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思品品德课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