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评价与功能区划研究

2017-07-05 12:42张祖城
市场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长汀县长汀文化名城

张祖城

长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评价与功能区划研究

张祖城

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是闽、粤、赣三省的边陲要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与湖南凤凰一起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之一”,也是一个具有相当发展潜力旅游业的目的地。首先,文章对长汀旅游资源概况进行了阐述;其次,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长汀旅游资源进行了总体分类和分级;最后,提出了“一个中心城市、三大游览区”的旅游空间布局总体思路。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功能区划;长汀

一、长汀历史文化名城基本概况

长汀县,别称“汀州”,简称“汀”。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是闽、粤、赣三省的边陲要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长汀县包括汀州镇、馆前镇、河田镇等 18 个乡镇,总面积 3099.52 平方公里,为全省第五大县,总人口约为 52 人。随着龙赣铁路、龙长高速公路、龙厦铁路等陆续开通,长汀成为闽南、粤北与内陆省份商品流通和经济走向的“黄金通道”。另外,长汀区位优势明显,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长汀县发展旅游产业奠定坚实的区位条件。

二、长汀旅游资源概况及定量评价

长汀县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以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为主的历史文化古迹资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小上海”的红色革命遗迹与客家文化资源,此外,长汀拥有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与宗教文化资源。总体而言,长汀县旅游资源丰富且种类繁多,拥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一)人文旅游资源条件

1.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 736 年)设置汀州,是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至宋代,汀州府与省内其他七府构成了享誉海内外的福建八闽。从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间,汀州一直是历朝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1994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长汀是世界客家首府

长汀是客家人的发祥地和集散地,先民从中原辗转而来,在长汀与原住民在生产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服饰文化、客家建筑文化、客家风土文化和客家饮食文化,众多的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并走向五湖四海,创造了极其辉煌的业绩。因古代汀州所辖八县均是福建省的纯客家县,故汀州城被称为“八闽客家首府”,汀江也被誉为“客家母亲河”。至今,仍有许多海内外客家知名人士来到长汀寻根谒祖。

3.长汀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长汀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不仅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素有“红色小上海”之美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何叔衡在长汀英勇就义。1932年,第一个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中共福建省委、省军区等机构设在长汀,使长汀成为福建革命运动的政治、军事中心,被誉为“红军故乡、红色土地和红旗不倒的地方”。长汀人民为中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册的烈士就有 6700 多名,涌现了省部级、将军共 43 名,其中上将 1 人,中将 1 人,少将 11 人。目前,全县有革命基点村 34 个(含自然村),分布在四都、古城、河田、涂坊等 4 个乡镇 9 个行政村,尚有革命“五老”人员 316 人,其中老游击队员 172人,老交通员 56 人,老接头户 46 人,老苏区干部 42 人。

(二)自然旅游资源条件

1.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有较强的旅游开发价值

长汀物产资源丰富,金属矿有稀土、钨、铁、锡、金、银等,其中稀土储备量居全省之首;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辉绿石、玄武石、高岭土、叶蜡石,钾长石、硅质石、黄铁石、磷矿、煤、矿泉水、温泉等,其中高岭土、花岗岩、辉绿石、玄武石、钨矿等资源较为丰富,有较好的开采和利用价值。林地面积 17.87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林木蓄积量 1000 多万立方米。全县可开发水资源 10 万千瓦,截至 2008 年,已开发 4.2 万千瓦,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境内地下水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河田温泉属国内罕见,温度高达 80℃,日流量达 4000吨以上。

2.气候旅游资源提供较舒适的旅旅环境

长汀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并受地形格局影响,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少酷暑严寒,气候温润,旅游气候舒适度一般较高,适游期长,有一定的避暑避寒旅游价值,四季景观有一定的多样性。降水丰沛,水资源充裕。雨季集中 4—6 月,5—6 月为暴雨集中时段,常暴发山洪。河田等地为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典型,近年来己转化为中国南方水土保持工作典范,均有较高生态旅游价值。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达 68.4% ,竹木资源丰富。气候与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物种比较丰富,有华南虎等大量重点保护动物活动踪迹。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种类占总数的 67%,森林景观以马尾松为主。生态环境总体上比较适合旅游,工业污染不多。

(三)旅游资源总体分类与分级

长汀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融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客家文化、佛教文化及山水园林于一体的福建西部旅游区。目前拥有1个红色旧址群 4A景区、1 个汀江源龙门风景区 3A景区、1 个汀江国家湿地公园、1 个汀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1 条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店头街、2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三洲村和中复村、4 个国家级古村落、10 个市级传统古村落、1 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东大街和店头街——五通街、2个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庵杰龙门农家乐和南坑客家天地、13家海峡客家乡村旅游示范户。长汀作为中国最美山城、历史文化名城、革命圣地、客家首府,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旅游资源的总体分类

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 GB/T18972-2003)对旅游资源的划分,全国共有 8 个主类、31 个亚类、155 种基本类型。经过笔者现场调查踏勘和分析研究,长汀县的旅游资源涵盖有 8 个主类、22 个亚类、80种基本类型。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长汀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2.旅游资源的总体分级

依然按照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GB/T18972-2003)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其统计方法如下:资源要素评值由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 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 分)、珍稀奇特程度(15 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 分)和完整性(5 分)5 个指标;资源影响力由知名度和影响力(10 分)和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 分)2 个指标;附加值主要选取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指标。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具体内容详见表 2。

表2 旅游资源等级标准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在长汀县的 160 个旅游资源中,四级旅游资源 18 个,三级旅游资源 40 个,二级旅游资源 57 个,一级旅游资源 40 个,未获等级旅游资源 5 个。

三、长汀旅游总体功能区划

根据长汀地理区位、地貌特点、旅游资源的分布(富集度情况)、交通可达性、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乡镇旅游资源等级及重点项目的规划方向,将长汀旅游总体空间布局为:“一个中心城市、三大游览区”。一个旅游中心城市即长汀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三大游览区即北部客家文化旅游区、西部生态旅游区、东部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区。

另外,在“一个中心城市、三大游览区”旅游功能区划的基础上,重点按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保护要求,抓好长汀古城“一江两岸”恢复历史原貌、红色旧址群景区品质提升、中复“红军长征第一村”建设、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形成历史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全域性旅游区,具体内容详见表3。

表3 长汀旅游功能区划及建设内容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

依托汀州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按照历史古街区设计要求,做好“一江两岸”建设,打造“客风古韵”主景区,依次恢复“太平码头”“妈祖码头”“朝圣广场”“谢公楼”“惠吉门码头”“宋慈航栈”等景点,重现“古韵汀州”。

(二)红色旅游区

依托南山镇、四都镇等乡镇红色资源优势,做好红色旅游项目的开发。重点抓好中复村红军出发地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松毛岭战斗遗址公园的建设,力争用 2-3 年的时间,打响“万里长征第一村”品牌。

(三)生态旅游区

依托河田、三洲、策武等乡镇水土保持治理品牌示范优势,推进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重点抓好科教园按国家4A级森林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抓好三洲镇“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抓好策武镇南坑村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工作。

(四)休闲旅游区

依托大同、新桥、庵杰等乡镇的生态资源优势,做好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重点抓好南屏山城市休闲公园的打造工作,加快推进大同客家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做好汀江源十里生态画廊、归龙山景区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工作。

[1]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汀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2]长汀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长汀概况[DB/OL]. http://www.changting.gov.cn/site/html/xzfwz/ctgk/index.html.

[3]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

[4]南京大学,长汀县旅游局.长汀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R].2015,11.

张祖城,男,福建武平人,龙岩市旅游发展中心主任。

F590.6

B

1008-4428(2017)06-47-02

猜你喜欢
长汀县长汀文化名城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长汀县优质烟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福建省长汀县鸟类资源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馆藏苏区时期长汀公营工业系列文物赏析
绿色青山就是财富金山
长汀县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让历史课堂折射生活之光
聚力打造“三城三都”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祠堂文化特色及其保护研究
基于RS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