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餐具初探

2017-07-05 10:59齐婉彤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溶解度餐具成品

□ 齐婉彤 高 路 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

可食用餐具初探

□ 齐婉彤 高 路 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

研究并制备真正可食用餐具可以缓解“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原料制备可食用餐具,通过对其耐泡性和机械硬度检验,研究得出小麦餐具总体性能更优。

小麦;玉米;可食用餐具;耐泡性;机械硬度

1 可食性餐具的制备

分别将小麦粉、玉米粉和纯净水以1∶1.5的比例搅拌混合,加入强筋剂、甘油、明胶和卡拉胶,比例为总量的0.5%、1.5%、0.9%、0.8%[1-4],进行充分的搅拌;将其分成约20g的若干小份,装入成型磨具;成型之后将其放入180℃烤箱中,预热10min,烤制15min;待其冷却至室温,对其表面进行打磨至光滑,于烘箱中烘干至适宜含水量。

2 测定方法及成品指标测定

2.1 含水率

分别测定小麦餐具成品和玉米餐具成品。

取两份餐具成品,每份平均分成三份(前端、中部、尾端),共计六份作为测定样品。置于105℃常压烘箱,烘2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重。重复此操作,直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2g,即为衡重,取三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X=[(m-m1)/m]×100%

式中,X:含水率,g/100g;m:干燥前样品质量,g;m1:干燥后样品质量,g。

2.2 机械硬度

利用质构仪测定两种餐具的机械硬度。直接将餐具置于样品台上检测,测试探头为球形探头,测试速度为6cm/ min,餐具破碎时停止,硬度取第一次下压过程中到达最大下压程度时的力。

2.3 耐泡性

以餐具成品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作为耐泡性指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小麦餐具成品和玉米餐具成品。

取上述实验已烘干的六份样品置于70℃,pH=2的醋酸溶液中,加盖恒温1h后取出,刮除表面浮物并烘干至衡重,即为最终质量。取六次结果平均数为该餐具的溶解度。

Y=[(m-M2)/m)]×100%

式中,Y:溶解度;m1:浸泡前样品质量,g;M2:浸泡后样品质量,g。

3 结果与讨论

3.1 含水率及机械硬度

小麦、玉米餐具的含水率见表1、表2。含水率在超过35%和低于20%时,餐具机械硬度差,容易变形。故食用餐具时应将含水率控制在20%~35%范围内。

小麦餐具硬度临界值为310~330N,玉米餐具硬度临界值为290~320N。

表1 小麦餐具含水率

表2 玉米餐具含水率

3.2 耐泡性

小麦餐具溶解度为10.655,玉米餐具溶解度为13.07。

表3 小麦餐具溶解度

表4 玉米餐具溶解度

4 结论

通过对两种可食用餐具的气味分析、含水量及耐泡性的检测可知:两种餐具气味小,不会影响正常菜品的味道。小麦餐具的机械硬度和耐泡性皆优于玉米餐具。可食用餐具应将含水率控制在20%~35%范围内。

[1]宋江锋,王润泽,王辉,等.淀粉可食餐具中的食品添加剂剂量的测定[J].当代化工,2015(2):435-437,440.

[2]李及珠,谢太和,蔡奕辉.可降解植物纤维增强淀粉塑料发泡餐具的研制[J].塑料工业,2002,30(5):45-46.

[3]何均.生物全降解技术在新型餐具中的应用[J].天津化工,2002(4):31-32.

[4]李军,桑雪梅,王小凤.绿色包装材料的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6):43-45.

沈阳师范大学科研立项B类课题“可食用餐具初探 ”(项目编号:L2016072)成果。

齐婉彤(1996-),女,辽宁大连人,本科,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高路(1966-),女,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粮油深加工与转化。

猜你喜欢
溶解度餐具成品
“溶解度曲线”考点击破
看餐具,识鸟喙
2017年1—4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1—3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7年1—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与应用例析
CO2捕集的吸收溶解度计算和过程模拟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不用自带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