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中美贸易的平衡器

2017-07-05 10:09编辑唐小山
农经 2017年6期
关键词:进口量进口出口

编辑|唐小山

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中美贸易的平衡器

编辑|唐小山

入世以来,随着农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农产品贸易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国内资源和环境压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部分农产品进口增速过快给国内市场与生产带来一定压力等问题。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准确把握中国农产品贸易特点,深入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科学判断未来发展趋势,对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快速扩大,贸易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279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875.6亿美元,增加5.7倍,年均增长14.6%;其中,进口额由118.5亿美元增长到1168.8亿美元,增加8.9倍,年均增长17.8%;出口额由160.5亿美元增长到706.8亿美元,增加3.4倍,年均增长11.2%(图1)。从2004年起,中国农产品贸易由长期顺差转变为持续性逆差,2015年逆差额达到462亿美元,比2004年扩大了8.8倍,年均扩大23%。中国农产品贸易额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15.8%提高到2015年的19.9%。201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二位,出口总额居世界第六位。

图1 2001年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变化

1.近年来谷物进口增势强劲,三大谷物产品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从2011年开始,三大谷物产品均呈现净进口。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大米进口量由2010年的39万吨增长至2015年的338万吨,小麦进口量由123万吨增长至301万吨,玉米进口量由157万吨增长至473万吨,分别增加了7.7倍、1.4倍和2倍。2009—2011年谷物自给率均在99%以上,2012—2015年自给率在98%左右。

2.2001—2015年间大豆为主的食用油籽进口量由1567.6万吨增长到8757.1万吨,增加近5倍;食用油进口量由167.5万吨增长到839.1万吨,增加4倍。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目前进口量占世界大豆贸易额的60%以上。

3.奶粉、猪肉、羊肉进口量持续攀升。2001—2015年,中国乳品进口量由20万吨增长到179万吨,年均增长16.9%,占全球贸易量的比重由1%提高到15.1%;猪肉进口量由9万吨增长到77.8万吨,年均增长16.7%,占全球贸易量的比重由不足3%上升到20.3%;羊肉进口量由3万吨增长到22.3万吨,年均增长15.4%,由于全球羊肉贸易量基本保持稳定,中国羊肉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比重快速提高,由2.1%上升到28.3%。

农业产品贸易逆差扩大

从洲际来看,亚洲、欧洲、北美洲是中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2001年对三大洲出口占农产品总出口的比重分别为69.6%、9.5%和10.6%;2015年对三大洲出口占农产品总出口的比重分别为64.5%、14.7%和12.8%。而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市场则较为分散,主要是北美洲和南美洲存在较大的逆差,其中对亚洲的农产品贸易处于顺差状态。

从出口市场看,2001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总体变化不大,主要为美国、亚洲国家和地区;2015年,日本、中国香港、美国、韩国仍居中国前四大出口市场,泰国取代越南成为第五大出口市场。其中对日本的出口额最高,占农产品总出口额的14.4%;对泰国出口额快速增长,2015年比上年增长33.5%;对中国香港的出口额增长2.2%;对其他三国的出口均呈现下降,对日本出口下降8.3%,对美国出口下降1.2%,对韩国出口下降10.6%。

从进口市场看,中国成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农产品的第一大进口国。2015年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阿根廷位居前5位,阿根廷超过新西兰成为进口第五大来源国,其中美国是中国农产品最大的进口国,进口额约占当期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1.2%,其次是巴西,占17%。2015年,除阿根廷外,从其他4个进口来源地的进口金额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而从阿根廷进口额增长12.7%,阿根廷从2014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5位。

农产品贸易是中美贸易的平衡器

2016 年,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农产品贸易额达 312 亿美元,其中,中国自美进口 238 亿美元,对美出口 74 亿美元,中方逆差 164 亿美元。据美方统计,2016 年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占美国农产品出口的 15%。美国出口的62%大豆、14%棉花均销往中国,中国是美大豆第一大、棉花第二大出口目的地。每个美国农民平均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约 1.2 万美元,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根据美中贸委会发布的《2016 年度美各州对华出口报告》,2015 年,中国是 33 个州的前三大货物出口市场之一,13 个州的前五大货物出口市场之一。与 2006 年相比,2015 年美国大多数州对华货物和服务出口增幅巨大。在对华货物出口方面,31 个州至少增长 3 倍,阿拉巴马、蒙大拿、北达科他、南卡罗来纳等 4 个州增长 5 倍。在对华服务出口方面,所有美国 50个州至少翻了一番,10 个州增长 4 倍。在对华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金额方面,2015 年有 30 个州超过 10 亿美元,而2006年只有 17 个州超过 10 亿美元。

尽管农业占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很低,但农产品出口对美国农民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仅支撑了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还增加了就业。美国是世界上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出口占了产量的1/3、农业总收入的1/4。这就意味着美国农业比工业更依赖国外市场,为此农产品贸易一直是中美贸易的平衡器。

影响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农产品需求保持刚性增长态势,人均GDP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5年已达到8016美元,而人均农产品消费量与人均GDP高度相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产品消费增加,未来随着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农产品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态势,部分农产品还将存在一定的缺口。

国内生产成本快速增长,由于中国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人工和土地成本上升等原因,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导致很多农产品不具备价格优势,出口竞争力减弱。而主要出口国农产品生产成本总体比较稳定,且在世界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呈现明显的下跌态势,从而导致国内外农产品价差持续扩大。

农产品市场高度开放,中国严格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开放农产品市场,现有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为15.2%,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84%的农产品税目的关税低于29%,其中25%的农产品税目税率低于10%,除10来个岛国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竞争力很强的国家外,其他国家农产品关税水平都远高于中国,中国实际上是世界农产品市场开放度最高的国家。

人民币升值降低了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出口数量减少,进口增加。在人民币升值与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一些农产品进口来源国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2005—2015年,巴西在中国农产品进口份额比重由10.5%提高到17%,加拿大由4%提高到4.5%;中国自美国大豆、禽肉、水果进口额年均增速分别为24.2%、35.7%和16.4%。

农产品进口将继续增加

农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业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相互作用不断增强,农产品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未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扩大和深化,产品以及技术、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呈现出大大加深的趋势。

农产品进口继续增加,受资源条件限制,中国农业基础竞争力薄弱,加之缺乏有效的保护和调控政策空间,加入WTO以来部分开放度较高的农产品大量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了一定冲击。未来随着中国农产品需求增长,而国内农产品供给受资源环境约束,增加大宗农产品进口,是必然的现实选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调控手段,一些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将对国内市场价格形成打压和抑制,将给国内生产造成巨大压力。

综合来看,目前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均呈较快增长趋势,考虑到国内外价差依然明显,预计未来的进口压力仍然存在,进口额可能继续增长。随着各级政府相关出口促进政策的实施以及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出口形势有望好转,但增速相对缓慢,预计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将长期存在。

(资料来源:商务部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农产品期货网《中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展望》)

猜你喜欢
进口量进口出口
2021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0年我国己内酰胺的进口概况
2020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给情绪找个出口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