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莫砺锋教授讲座想到的

2017-07-06 14:29君泓
新高考·高二数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重温讲座

君泓

著名学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先生前不久来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做了题为《唐宋诗词与我们》的精彩讲座。字字珠玑,饱含哲理,两小时激情洋溢的讲座,令人回味无穷。

莫教授钟情于中国古代文学,诗词歌赋在他的眼中都是富有生命的。提到平仄韵律时,《红楼梦》第48回里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提到做人做事,《孟子·梁惠王上》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到什么叫经典: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樣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也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听罢不得不拍案叫绝。“每次重读都像初读”,“即使初读也像重温”,互为佐证,富有深意,告诉我们,经典作品其语词间往往与天人相通,使人读来常有会意。古汉语博大精深,一个个汉字符号,不需要另加音调,略调顺序或一两个字,其意迥然。可谓大道至简。

数学符号亦如此。

文字符号,图形符号,以及数学中其他特有的符号,都是符号家族的成员。学语文,需要学会熟悉符号、运用符号;学数学,需要学会理解并透彻分析这些符号。但有共同点,那就是需要细心审读、用心对待符号,把符号当成鲜活的生命、有意义的事物。感情、时间、脑筋用在上面了,慢慢就会形成数感,你所在的感知平台也就高了一层,再学习新的知识或者做题,视角不一样、境界高一层,自然会有新的收获。

“常用逻辑用语”这一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所占比重不高,难度也不会太大。但任何一个数学结论,都是一个命题,都可以借助于逻辑语言,再进行发散、创造,得其否定、否命题、逆命题等,可以再加判断、分析其真假,形成的问题串,能非常有效地巩固并拓展原有知识。

汉语与数学都是关于语言的基础学问,将两者相结合,创造出另一番天地,任君遨游,其乐融融。运用语言媒介,阅读欣赏,审题悟道,举一反三,能思维清晰,还能统筹兼顾,理性与感性结合完美,就到享受学习的境界了。

讲座最后,讲到杜甫晚年穷困潦倒,莫教授边赞赏此时杜诗的特性,边惋惜其不幸的遭遇;讲到文风豪迈的苏轼,即使几经浮沉,仍不忘为国为民之己任,欣赏之情溢于言表。教授对杜、苏二人的感情,已不能单凭简单几句所能概括了。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重温讲座
读经典作品的体会
試述梵高经典作品
为什么读经典
打个盹,记事牢
共鸣经典 感应心灵
书法基础讲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