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歌

2017-07-07 13:07本刊编辑部
甘肃农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敕勒川碧草牧歌

■ 本刊编辑部

草原牧歌

■ 本刊编辑部

草原牧歌 摄影 / 赵 忠

《敕勒歌》的原文我们不得而知,被翻译为汉语后,广为流传,其轻盈舒张,堪称妙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敕勒歌》曰:“写景如此,方为不隔。”将其与《古诗十九首》、陶渊明《饮酒》并列。

这首歌颂草原和天空的作品被《乐府诗集》保存了下来: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敕勒族当时过着逐水草而居徙的游牧生活。畜牧生产以马、牛、羊、骆驼为主,相当繁盛。

据张旭先生考证,《敕勒歌》为北朝时斛律金所唱,并非他所作。斛律金不识文字,史传明载,鲜卑人亦无文字可言。歌辞当诞生在演唱之前,并为鲜卑语,现在的形式是“易为齐言”即译成汉语的结果。歌辞究竟产生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从《敕勒歌》反映的游牧民族对苍天的敬仰来看,最有可能是祭天时吟唱的巫歌。

十六年前,我游历甘南大草原时曾感慨,到了这里,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人是渺小的。到了晚上,大风能把骨头吹凉。风把所有的方向吹成一个方向。草原上,每一个点都可以成为中心。

敕勒川是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今甘肃、内蒙一带。阴山,在内蒙古北部,又叫“大青山”。在这里,草原就是背景,至于别的,统统隐退,极目远眺,天野相接,那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倘若开口歌唱,那歌声里一定携带着山高水低与江山日月,携带着流年丰欠与泽被苍生。

幼时读“天苍苍,野茫茫”时,我不能想象“苍苍”与“茫茫”究竟是怎样一种气象,只是觉得那苍茫之中,一定有着足以让我们仰望的高度与厚重。

风吹草地见牛羊,七个字,却有三个动词,同时,又是浑然天成、不假雕琢的。碧草连天,在风中倾斜着身子,牛羊是上苍洒落在人间的珍珠,放眼望去,若隐若现。

各地加强了草原管护,千里碧草的草原又呈现在人们面前,甘肃是全国主要草原牧区大省之一,保护草原,对建设生态屏障,落实“两山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编辑:魏 翔)

猜你喜欢
敕勒川碧草牧歌
樊莉
爱上敕勒川
田园牧歌难不难?
早春即景
永远的牧歌
药王谷石林
岁末感怀
高林村的绿色牧歌
田园牧歌
敕勒川文化生态保护体系的构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