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场外市场协同发展的条件分析与建议

2017-07-07 13:53黄昭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222
产权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京津冀天津协同

◎ 黄昭(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222)

京津冀场外市场协同发展的条件分析与建议

◎ 黄昭(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222)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排头兵”,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外市场配合供给侧改革,是促进社会资源向新兴产业流动,使资本市场成为引领新常态、推动创新创业的强大动力。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积极发展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京津冀场外市场发展条件, 对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京津冀 场外市场 协同发展

1 京津冀场外市场协同发展的内涵

市场协同的基本要义是打破横亘在各市场之间的壁垒,使要素流动自由化。2016年发布的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将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未来五年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区域结构优化,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协同京津冀场外市场就是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逐步打破场外市场分割,消除要素流动的各种屏障,建立起有序规范的统一性场外市场。

2 京津冀场外市场发展现状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 “新三板”,自2012年成立以来展示出勃勃生机,截至2017年2月,挂牌企业达10757家,总股本逾6千亿股,发展前景良好。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于2013年1月注册成立,以服务 “创新创业”为己任,以解决中小企业 “两难”问题为抓手,紧紧围绕首都构建 “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发展导向和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至2016年10月底服务中小企业实现各类融资累计超过100亿元。

天津股权交易所(以下简称 “天交所”)2008年9月在天津滨海新区注册落户,采用 “小额、多次、快速、低成本”的融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天津OTC”)于2010年8月在天津滨海新区注册成立,主要为股权、债权、创新型金融交易产品以及其他融资工具等提供交易场所、设施和服务。截至2013年12月31日,天津OTC融资服务平台拥有企业和各类机构会员近两千家,帮助企业融资50多亿元,同时为股份转让平台培育储备了大量挂牌项目资源。

石家庄股权交易所于2013年10月29日正式开市,紧紧围绕河北省委省政府建设 “河北省优质中小微企业集聚地”和 “河北省企业上市孵化基地”的战略定位,积极打造集中小企业融资中心、信用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进行培育、规范、展示、提升,助力河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国办发〔2017〕11号)指出,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人民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虽然行政区划限制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跨区域服务,但在聚集了大量企业资源和创新要素资源后,各地区域性股权市场通过互相协作,有利于对接 “新三板”,推动京津冀场外市场的协同发展。

3 协同发展京津冀场外市场的条件分析

3.1 优势条件

3.1.1 区域战略优势。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2016年 “十三五”规划纲要将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并提出构建行政管理、生态规划以及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机制,意在勾勒出真正有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

3.1.2 经济体制支持。天津紧紧抓住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先试机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新形式、新思路、新模式。在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打破市场垄断行业,营造有利于竞争与合作的市场环境;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健全的经济体制是场外市场协同发展的强大基石。

3.1.3 金融资源深厚。北京金融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是天然的金融政策和金融机构决策平台,国家各大行政机构总部集聚于此。天津作为北方经济的副中心,充分利用滨海新区改革试验区的优势,形成了特色的金融体系,有望将天交所建成全国性的场外市场。同时,天津OTC在股权转让、融资对接、并购重组、培育辅导、宣传展示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功能上不断强化。河北省金融业发展较滞后,但后劲十足,2010年实现了全省乡镇金融机构的全面覆盖,一直以来积极致力于与北京、天津的金融合作。

3.2 制约条件

3.2.1 监管机制分裂。从区域高度看,京津冀政府各部门之间监管机制尚不清晰,存在多头监管、法规缺位、独立性不足等问题。由于统一监管规则的缺位,三地在市场定位、功能作用、监管实施、市场规则等方面各行其是,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协同发展。

3.2.2 区域市场垄断。京津冀地区国有经济占比大,政府对资源控制力强,资源配置行政气息浓厚,利益分配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各自为政,行政壁垒严重,在合作过程中各级政府都力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分割资本市场,有的通过出台政策保护本地市场,有的干脆用行政命令限制企业在其他区域挂牌。这类盲目的地方保护主义背离了市场正常运行规律,使资源配置得不到更好优化,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3.2.3 竞争大于合作。三地在市场资源上视另两方为对手,合作领域窄、规模小。目前的合作多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处理公共事务,由市场驱动的合作较少。对于场外市场的建设,没有长期的合作规划,也缺乏三地最高层次上的系统合作纲领。

4 加快京津冀场外市场协同发展的思路

4.1 加强市场协同监管

京津冀政府应加强协同监管,防止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各金融监管部门需协同联动,对金融合作予以引导和规范,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派出机构间应建立京津冀金融协调监管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资本市场监管措施,寻求行动上的一致性,规范场外市场发展,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便利中小微企业融资。

4.2 建设利益协调共享机制

三地政府应加强沟通协同,建设有效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努力避免区域资源分配中出现的 “利益”背离,鼓励市场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从而使各区域公平合理地从市场协同化中获得收益。在京津冀联合领导机制下,政府部门可成立市场协调委员会,打破门户之见,合理规划市场布局,以打破行政壁垒为职责,从全局出发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

4.3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京津冀区域股权市场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企业、产品等双向挂牌,建立复合多层次市场合作协调体系,明确功能定位,促进良性竞争。北京应主动发挥区域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津冀共同发展,通过投资机构、企业资源等要素流动降低三地市场发展梯度。天津可充分利用天津OTC和天交所优势,构建独具优势的资本市场体系,努力建成全国性的场外市场。河北省应借助腹地资源优势,积极支持承接北京、天津优质企业落地生根,配套生产,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

随着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区域内企业融资需求日益凸显,场外市场正处于最佳机遇期。京津冀场外市场的协同发展任重而道远,随着金融领域开放与改革步伐的加快,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将大有所为。

[1]孙可娜.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思考.探讨与研究,2015年2月,10-13.

[2]魏丽华.京津冀地区市场协同发展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100-107.

[3]祁斌.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9期,13-19.

[4]资本市场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猜你喜欢
京津冀天津协同
如果天津有“画”说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天津卷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天津之眼》
天津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