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行走天下,守望大地

2017-07-10 08:10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城砖宫崎骏手绘

素材

半个多世纪前,侯仁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后选择留校,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周末,他经常到海淀周围考察,为课程作准备。一天,侯仁之来到玉泉山西侧,看到一堵墙上面有凿过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著墙的方向向前走,一直走到西山碧云寺、卧佛寺,发现那里也有水槽。他推想,这可能是过去的引水槽。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水流到了颐和园昆明湖,又顺着流到北京城里去。年轻时的这个发现,为他日后从北京的水源入手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找到了第一手资料。当时中国还没有现代的历史地理学,但从那时起,侯仁之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已经从传统的沿革地理渐渐向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转变。

转换方向

观察细致,具有探索精神。发现玉泉山上的石水槽,推想这是过去的引水槽,由此发现了北京城的水源。

素材

1949年,获得英国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侯仁之回到了燕京大学。此时他在学术思想上已完成质的飞跃——打破传统沿革地理学的桎梏,创立中国现代的历史地理学。1950年,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他写道:“照我所了解的,以往各大学中关于‘中国沿革地理的讲授,主要是讨论中国历代疆域的消长和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这些问题在一个专修中国历史的学生看来,也许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有关系的方面,有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呢?”尽管文章很短,但却影响深远,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步建立。

转换方向

打破常规,具有创新精神。在思想上打破了传统沿革地理学桎梏,创立了现代历史地理学。

素材

1980年春,侯仁之接受了美国和加拿大几所学校的讲学邀请,在远渡重洋之时,他还肩负着一个特殊使命——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师生的强求,带去两块中国城砖。侯仁之有些纳闷,两块寻常的城砖,北京的小胡同、大杂院里常能见到,为什么会引起外国师生强烈的兴趣?一边是视为寻常物,一边却被视为宝贝,城砖的不同际遇令侯仁之陷入沉思。在美国考察期间,侯仁之第一次听说国际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尽管当时公约诞生已10多年,但在国内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回国后,一刻也不停歇,侯仁之就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提案:“建议我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准备争取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并获得通过。不久之后,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

转换方向

情系祖国,具有爱国精神,为城市建设和中国“申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宫崎骏:留下的都是梦

素材

在全球动画界兴起用电脑作画的年代,宫崎骏仍坚持“老掉牙”的手绘方式。他的手绘,简单清新,适合回忆,就如枕头适合瞌睡、星空适合眼睛。清新之外,宫崎骏又总喜欢加上工业时代的痕迹。形形色色的飞行器、喘气的烟囱、炽热的锅炉,宫崎骏痛恨工业对自然、对习俗的破坏,骨子里却又摆脱不了工业的影响。他的父亲曾从事飞机制造方面的工作,他工作后也曾赴苏格兰等地去参观煤矿,这对他的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非常明显的文化融合。他不少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都有些西化,却用非常传统的水彩画来表现;而有些作品如《千与千寻》的场景是传统日本风格,却又似油画的感觉。不论画法如何,总有一种情愫蕴含其中。

转换方向

宫崎骏的执着。在全球动画界兴起用电脑作画的年代,他仍坚持“老掉牙”的手绘方式,勾起人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素材

在过去数十年里,宫崎骏意图保留那些固有的东西——传统价值观、生活方式、地理与生态,又随时准备接受这一切都将烟消云散的宿命。他反对现代文明对现实的强调、自负理性对自然秩序的压倒性胜利。宫崎骏压根儿就不在意名利场上的事情。不久前东京争取到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宫崎骏被日本各界认为是制作东京奥运会宣传片的第一人选,但他却直接回应说:“我不会为那些人制作影片。”

转换方向

宫崎骏拥有着淡泊名利的情怀,正是因为这种情怀,所以他不在意名利场上的事情,而是坚持传统价值观、生活方式。

素材

宫崎骏创作的影片背景的画风始终是清新浪漫的,总有一种能让人想要回归自然的感觉,尤其是影片中出现的天空背景,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使人不禁生出一种遐想,似乎想要到那背景中去寻找远离城市污浊空气的清新,去感受自然之美。他的电影中反复出现动物植物之灵,则体现了众生平等敬畏自然之心。《幽灵公主》可以理解为由于森林的消失而引起的来自神的报复,《风之谷》意在说明人与自然是既斗争又共生的状态。

转换方向

宫崎骏的作品总有一种让人想要回归自然的感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发现了来自生命根源的真善美。

猜你喜欢
城砖宫崎骏手绘
手绘风景照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长城上真有传说中的“定城砖”?
手绘二十四节气
走进“天空之城” 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