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韵 楚声情

2017-07-10 11:02朱歌
音乐周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弦乐长笛南国

朱歌

一半烟波一半山,茶竹翠绿水流泉。人们印象中的南国总是充满诗意,有着言不尽的美与情。5月23日下午3点,一场名为《南国》的室内乐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精彩上演。作为北京现代音乐节系列音乐会之一,这场音乐会不仅延续了音乐节的专业性与前瞻性,也带给了现场观众难忘的经历。

音乐会的第一首作品是已故作曲家刘健于2015年为萨克斯与钢琴而作的《天堂》。这首作品借鉴了印度音乐的音调特性,体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与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强调的综合性、混合性、多元性原则相得益彰。第二首作品是胡志平为二胡与扬琴而作的《秋词》,创作于1990年。刘禹锡有诗《秋词》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天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作曲家在作品中营造了与诗歌相似的意境。乐曲以慢板开始,像是萧索的秋日。二胡与扬琴的旋律在调性上各有特色,却又巧妙地相互交融。之后的快板部分中,胡琴配合着扬琴的重复片段将音乐推向高潮,展现了作曲家的一片豪情。

彭志敏的钢琴三重奏《山民印象》节奏十分鲜明,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弦乐音域较为宽广,钢琴为弦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音乐时而悠扬,时而刚健有力,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朴素纯真、热爱生活的山民形象。赵曦创作的《南国》有多个版本,本场音乐会演奏的是改编后的双钢琴版。作品受到湖北民间音乐的影响,加入了一些地方音乐素材。听众既能够通过作品细腻的旋律感受到南方多情的山与水,也能够在节奏的对比中感受到南国人民的热情。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道德经》中广为人知的名句。龚华华为古筝、四件弦乐器与两位打击乐演奏家创作的《水德吟》的灵感就来源于此。作曲家在作品中将民间音乐素材与现代技法融合在一起,以表现水至柔至刚的品行。接下来一首《消失的声音》是姬骅为长笛、中提琴、大提琴、竖琴以及大提琴而作的五重奏作品。这首作品借鉴了东南亚音乐的元素,向听众展现了异域风情,尤其明显地体现在乐曲中段长笛的独奏中。在作品的最后,长笛演奏者随乐曲进行轻声地哼唱,配合音量逐渐减弱的弦乐与锣鼓,更加契合了“消逝的声音”这一主题。

音乐会最后一首作品《角儿》由青年作曲家吴霜创作,表现了一位汉剧名角摔倒后又重返舞台的过程。作品吸收了汉剧的元素,二胡的演绎和戏曲锣鼓点的加入使整体音乐氛围极富特色。此外,二胡与弦乐配合得十分巧妙,正像是我国戏曲艺术在向西方音乐借鉴、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的历程。

北京现代音乐节执行总监陈丹布在音乐会开始前提到,武汉音乐学院近年来着重音乐创作和演奏实践,在作曲理论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取得了扎实的成绩和开拓性的进展。在这场音乐会中,不論是作品风格的多样性、创作技法的丰富性亦或是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水平,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进展。武汉音乐学院在现代音乐创作中对民族音乐素材的运用以及对传统文化思想的表现,同样值得借鉴和发扬。

猜你喜欢
弦乐长笛南国
南国红豆发新枝
美丽的南国多传奇
Flutes
感谢你,我的南国
让爱传出去
小跳蛙
我的好妈妈
过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