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略卡:钢琴诗人的雨滴恋曲

2017-07-10 12:16高源
音乐周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前奏曲修道院肖邦

高源

Preludes Op. 28: No. 15 in D flat major (Sostenuto)

Daniel Barenboim - Chopin: Preludes Op.28

地中海,在这片孕育了古希腊文明的美丽海洋中,星星点点地散布着众多迷人的岛屿,也流传着不少动人的传说。《荷马史诗》中记载,古希腊神话中的海之女神卡吕普索将她所挚爱之人奥德修斯困在她的奥吉吉亚岛上,奥德修斯却从未忘记过自己在人世间的妻子,他常常面对大海,望着太阳落山的方向思念他的妻子,他身后是海之女神美丽绝伦的棉花堡露台浴池。直到7年之后,卡吕普索流着眼泪亲手帮奥德修斯建造了返乡的木船,送其归乡。这座承载了海之女神的甜蜜和悲伤的岛屿就是现在的西班牙马略卡岛(Mallorca),直到今天岛上还保留着据说是卡吕普索和奥德修斯生活过的岩洞——卡吕普索洞穴(Calypso Cave)。

马略卡的雨滴

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似乎注定要让这座岛屿与非同寻常的爱情相关。时光荏苒,1838年的冬天,波兰钢琴诗人肖邦和法国女权主义文学先驱乔治·桑在这里展开了一段浪漫又忧伤的爱情故事“马略卡之恋”。乔治·桑,出身显赫的贵族家庭,17岁的时候曾与一名男爵结婚,婚后6年她决心摆脱这个“玩偶家庭”,乔装成男性出入各种禁止女性参加的场合,她的举动在当时可谓是惊世骇俗,尤其为上流社会所不容,然而她仍然身体力行地向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和社会发起了挑战,她创作了非常多的小说作品,成为法国女权主义文学先驱,她也是近代女权运动的先驱。1837年钢琴诗人肖邦在巴黎的一家沙龙邂逅大他6岁的乔治·桑,高傲且极具自我意识、与传统社会格格不入的乔治·桑立刻引起了肖邦的注意,肖邦忧郁不羁的气质也十分吸引乔治·桑,二人随即陷入热恋之中。为了逃避城市的喧嚣和流言蜚语,另一方面也为了能够缓解肖邦的肺结核病症,乔治·桑跟肖邦于1838年冬天一同移居到當时还鲜为人知的马略卡岛。这里人烟稀少,没有宾馆,于是他们在马略卡首府帕尔马附近的小镇瓦尔德莫萨(Valldemossa)的卡尔特修道院(Cartuja)租住下来,共同度过了98天。

刚来到风光旖旎的马略卡,肖邦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我漫步在帕尔马的棕榈树、雪松、芦荟、桔子树、柠檬树和石榴树下——天空是深蓝色的,海水是天蓝色的,山是翠绿色的,空气好极了。我真正获得了新生。”在岛上肖邦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包括《波洛涅兹舞曲》《芭蕾舞曲》和《诙谐曲》以及具有感人诗意和高超技巧的一系列《前奏曲》,他的24首前奏曲中有20首是在卡尔特修道院完成的。乔治·桑在此构思了《马略卡的冬天》一书。然而创作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常人无法想像的艰难。修道院阴冷潮湿,人们恐惧肺结核,对他们敬而远之,肖邦的精神状态日渐消沉。他的《降D大调前奏曲》(Op.28-15),也被称为“雨滴前奏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据乔治·桑回忆记载:1838年马略卡岛的一个罕见的寒冬,听到肖邦正应和着滴落的雨声弹奏一首曲子,“一个悲惨凄苦的雨夜,当我带着孩子回到房间时,他正在钢琴旁弹奏着一首奇异的前奏曲……后来他对我说,当他弹奏钢琴时,他觉得自己像是掉进了湖里,冰冷刺骨的湖水不断冲击着他的胸口。当我提醒他,当时确实有雨滴不时地飘打在窗户上时,他说他并没有听到……他在这个晚上所写的作品确实能使人联想到洒落在修道院房瓦上的雨滴声,但在他的想象中,那是从天上掉在他心里的泪珠。”钢琴诗人肖邦在这样的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被离别与痛楚折磨,远离祖国与亲人,他创作的这首“雨滴”,所蕴含的雨夜情愁或许与同样去国怀乡的著名词人李清照有异曲同工之妙。听这首“雨滴”,不正如同作者轻吟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瓦尔德莫萨的街道

肖邦的雨滴

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如歌的行板,4/4拍子,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左手伴奏声部生动地模拟了雨滴的声音,营造一种自然的背景,深深浅浅,平平仄仄;右手旋律展开“钢琴诗人”诗意的倾诉,高低声部用音乐语言交错纠缠,如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此时只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作为背景的雨滴声音,一种是诗人指尖流露的心声。若隐若现的和声采用固定属持续音的写作手法,好似连绵不断的“雨滴”声。调性色彩的变化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肖邦的前奏曲中,只有这一首作品,采用同主音大小调写作,这样调性的转换,使音乐的对比大大加强,丰富了音色的变化,表现肖邦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檐低雨疏,如将尽的残漏,声声分明,沁入心怀。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听来令人断肠。

在这种离情愁绪中,肖邦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严重。乔治·桑在书中回忆:“不久之后我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他完全垮掉了。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来承受病痛,反而无力控制住不断的胡思乱想。对他来说,修道院的房间里充满了恐惧和鬼魂……我们在修道院的生活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对我来说是受罪。”1839年2月13日,他们不得不逃离了马略卡。虽然他们最后的感情结局如同古希腊神话一样无果而终,但肖邦这首缠绵悱恻的“雨滴”却让马略卡成为永恒。

肖邦博物馆肖邦弹奏过的钢琴

马略卡的“肖邦”

当年的岛民对这对情侣避之唯恐不及。可如今,瓦尔德莫萨却处处都有他们的影子,修道院后院的小剧场里,有钢琴师在弹奏肖邦的《一分钟圆舞曲》,旋律里记录了肖邦和乔治·桑最幸福的时光。致敬肖邦的现场弹奏,每天都有。小镇如今每年举办肖邦音乐节,甚至多了一条名叫肖邦的小巷,书店里永远在售卖乔治·桑那本著于岛上的传记——《马略卡的冬天》(A Winter in Mallorca)。瓦尔德莫萨有“鲜花小镇”的美誉,小镇在群山环抱中,曲折蜿蜒的石子路两侧,细长的街巷里,到处都能看到鲜花,青绿色的西班牙式窗格和那些小雏菊、绣球花、欧洲月季组成了浪漫的影调。肖邦曾经居住过的卡尔特修道院仍然展示着肖邦曾经使用过的钢琴和手写的乐谱。在小镇的入口处立着肖邦的头像,那大大的鼻子早已被游人摸得锃亮,据说用左手摸肖邦铜像的鼻子就会带来好运。

从钢琴诗人肖邦开始,奥地利的茜茜公主以及数不尽的名人都曾经登上过这座美丽的小岛,许多新婚爱侣都视此地为美好的去处,所以又被称为“蜜月岛”。美国影星麦克尔道·格拉斯和泽塔琼斯夫妇更是“蜜月岛”的代言人。

马略卡拥有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湛蓝的海水和细腻的沙滩,灰色的老房子与红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墙头窗间开满艳丽的繁花,那色彩一如弗拉明戈舞娘的舞裙一样灿烂。岛上橄榄树、果树、葡萄园散落在绵延的山峦之上。满是浪漫幻想的地中海拥有独特的地中海蓝,浅蓝、深蓝、宝石蓝、翡翠绿的海水簇拥着这座色彩斑斓的小岛。“马略卡岛是地球上最美也是最不为人知的地方之一。”这便是乔治·桑在《马略卡的冬天》一书中对马略卡的评价。

猜你喜欢
前奏曲修道院肖邦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修道院在恢复和发展西欧经济中的作用
肖邦的魔法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法国“修道院经济”亮点多
德国修道院后继无人
前奏曲
张自启中国画——英伦纪行
音乐小百科(十)
小狗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