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策略研究

2017-07-10 15:37罗世晶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0期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设计

罗世晶

(田林县交通运输局 533000)

摘要:二十一世纪,各种新兴科技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各种道路桥梁的建设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在道路及橋梁的安全方面,施工中的严格把关和优良合理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修建质量过关品质良好的道路桥梁要值得注意的的一点是道路桥梁的连接处,为有效避免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不合理带来生活中的危险与不便之处,本文对其设计与施工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策略

一、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在道路桥梁建设施工时,道路桥梁连接处是这一条公路是否安全、稳定的关键点。做好连接处的设计和实际施工可以有效避免跳车的可能性,确保车辆行人安全的通过。在驾驶员驾车过程中,如果途径一条道路或桥梁连接处产生变形的路段时,驾驶难度会有所增加,对驾驶员和车内人员的安全也间接造成影响。在实际案例中,也曾出现过因为实际和施工问题没有做好引起的交通事故,桥梁连接处的主要问题是因为桥台台背回填沉降与路基沉降不一致造成"跳车"现象,道路桥梁设计者在设计道路桥梁时应充分考虑连接处可能产生的问题,选择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对于道路和桥梁而言,二者是两种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建筑物,首先是二者的结构不同。道路的基础是运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填充,这样的材料使得道路经常年的碾压和使用后用易造成变形。桥梁的地基是由含水量较好的土壤材料填充,与道路一样经长时间的使用后易变形。而二者在表面上又是不同,道路相对较易弯曲,这样与同样是柔性的地基结合后极易变形,有的可能存在不可恢复的变形。桥梁的表面属刚性,这样的刚性结构使得桥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抗压性,不易出现弯曲等情况。

在道路和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钻井或其它勘探测量过程中未达到有效的范围,致使计算时出现误差。在实际工程中,可能由于施工单位过于要求施工的进度和竣工时间,使得部分路面的施工程序混乱,质量不达标、压实不彻底,造成道路桥梁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特别是道路桥梁连接处的施工条件不达到要求而造成的质量问题,这一问题可能导致道路和桥梁出现安全隐患。

二、设计施工过程的实践

1、设计过程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道路与桥梁的连接处在生活中经常有变形的情况发生,在这样的道路与桥梁上驾驶对驾驶员的安全有不利影响。在实际的施工中,虽然不能保证道路桥梁能够不发生弯曲和变形的现象,但在合理的设计下可以把弯曲和变形的幅度控制在一个安全可接受的范围内。一般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控制道路桥梁的连接处的弯曲幅度小于等于10cm,在初始的测试过程中幅度不大于6mm。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为尽快追赶施工进度此要求可放宽到4cm左右。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处理应充分考虑道路与桥梁不同的材质和刚度,在结构上合理调整,在连接处使用强度过渡段,以加强连接处的稳定性,减小其发生弯曲变形的幅度。

在设计中,合理应用土工格栅来平衡道路桥梁的压力。土工格栅在使用中可以自行根据受压的情况作用于道路的土壤使其发生变化达到保护道路的作用。运用土工格栅在道路的使用中可以减少路面上一点的集中压力,把力分散到整个路面确保道路上的行车安全。

综合各方面的原因及要求,道路施工的设计过程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壤、温度等自然条件的约束,结合施工材料、时间等施工方面的要求合理的对道路与桥梁进行设计,特别是道路桥梁连接点的设计方式要更加合理和完善。

2、施工过程

在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填料的选择。在选择填料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含水量,这与道路的变形程度直接产生联系,不合理的填料可能造成路基湿、软,在路面上直接表现为路面不平等。如果所施工地段的基础层下存在软土,会造成翻浆现象的产生,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所有软土清除,亦可使用石灰石等吸水性较强的物质对软土中的多余水分进行吸收,防止其促使路基发生发奖等现象,在吸附之后在对填料压实,使其达到设计中的合理范围内。在调料时还可采用分层的填料方式,但这一方法的操作需要确保地下水的水位不对其产生影响,在分层填料是还应注意对基础的处理,确保各填料层都结实稳定。

形成道路与桥梁的连接处产生弯曲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地基较软和载荷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施工时添加排水板到地基中或者运用超载的方法解决问题,但这种方法虽然成本较低但达到的成果不是很理想。另一种解决办法是根据地基的特性使用水泥等材料做成复合型地基,达到目的。相较于前一种解决办法,后者的实际效果比较理想,但在成本和预算上比较高。在台背的施工中同样要注意填料的问题,使用具有良好排水能力与较易压实的填料施工,能有效的增加其稳定性,减小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沉降差,保障道路安全。

在地基的密度上,施工中应采用更加密实的地基来减小变形的情况。具体实施时可应用土桩(常用构成材料为砂、土、灰土等)加强地基稳定性。

重视再次压实工作在实际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追赶进度对填料的压实工作比较疏忽,致使工程质量不过关,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低。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再次进行压实工作,确保连接处的稳定性,注意压实的填料厚度,根据国家规定应为20厘米;防止连接处出现裂痕;最好能做到多次分层压实,压实过程中所选用的机器类型应符合道路桥梁的载荷能力和具体情况,保证大道路桥梁连接处的稳定性。

三、结束语

在当今这个道路桥梁建设迅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道路桥梁投入建设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一直是一个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施工点,这个过程涉及到诸多的因素。有效的处理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问题,使其达到国家标准确保道路安全,才能使道路和桥梁的使用中发挥最大的实际价值。如果没有合理的施工,可能会危害社会安全,并且在后期还需不断的整改和重建,这无疑是给建筑施工过程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在设计与施工策略上多加以研究和探讨,给出有效的施工方案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安全隐患。在设计中,设计师和建设者都应对其抱有认真负责的专业态度,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把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好,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努力做好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蔡仲双.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 2015(11)

[2] 樊菁,左路.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J].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4(20)

[3] 王一. 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10)

猜你喜欢
道路与桥梁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道路与桥梁工程美学》课程建设
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
城市道路与桥梁常见病害与防护措施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