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诗意

2017-07-11 21:11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帆影深巷卖花

江南的早春,是落雨的季节。“杏花春雨江南”,这种境界,只能在江南领略。在深深的巷陌小楼边,在湿滑滑的近村田塍小路上,在摇着小船从石桥涵洞出来时,在岸上几户人家的小园墙头……

“帘外雨潺潺”,是江南春雨的特有情趣;“到黄昏,点点滴滴”,是江南雨意的缠绵处,撩人心弦处,此即所谓“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

我常常斜躺在床上,望着那窗外的雨,点点滴滴地把梧桐叶子洗得又绿又亮,那湿漉漉的光泽像要沾到我身上一样。那树隙中高大的帆影,在雾蒙蒙的水汽中一片飘浮过去,一片又飘浮过来。我渐渐蒙眬了,耳边响着潺潺的雨声。我忽然想到,楼后面的那条小巷子,怎么没有卖花的声音呢?我多么憧憬放翁诗中的境界啊!童年时在北国山村中,在那如豆的菜油灯下,读过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蓦地出现在我的意念中。我玩味着这两句诗,似乎耳畔真的传来了那甜软的卖花声……这是多么充满着春之生机、浮动着美的情思的意境啊!

(节选自邓云乡《春雨的情思》,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出击

选文一开头,作者就紧扣题目,开门见山:“江南的早春,是落雨的季节。”它告诉我们,本文所写的春雨,是江南早春的,然后一句“杏花春雨江南”一下子为我们打开了江南淅淅沥沥雨季的画轴,也正如文章所说,“画轴”里的境界,只能在江南领略。“望着那窗外的雨,点点滴滴地把梧桐叶子洗得又绿又亮,那湿漉漉的光泽像要沾到我身上一样”“那树隙中高大的帆影,在雾蒙蒙的水汽中一片飘浮过去,一片又飘浮过来”,作者蒙眬了,或者醉了,由雨声想到了卖花声。但它怎么没有呢?这时,童年时读过的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蓦地出现在作者的意念中。这里的杏花呼应了文章开头的“杏花春雨江南”——充满着春之生机和浮动着美之情思的意境一下子浮现在作者脑海中,也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把文章写到的境界再次具象化。

文中诗句的运用,再加上精致的短语,不仅使文本简约、含蓄、凝练,浑然一气,而且加大了文字所能传递给我们的信息量,且十分便于抒情,筆到情至,都奠定了本文空灵又不失深沉的基调,不愧是抒情散文的典范。

猜你喜欢
帆影深巷卖花
夕照帆影
金陵葫芦张 匠心藏深巷
张文胜《清江帆影》
卖花歌
卖花姑娘和小鸟
卖花歌
深巷
作品(二)
牛大爷卖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