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友松图》看中国山水画意境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

2017-07-13 14:06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150086
名作欣赏 2017年12期
关键词:山水画景观设计景观

⊙张 爽[黑龙江东方学院, 哈尔滨 150086]

从《友松图》看中国山水画意境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

⊙张 爽
[黑龙江东方学院, 哈尔滨 150086]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天人合一的意境,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和自然山水情怀,这种意境与情怀对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如何将山水画中的艺术语言和观念转化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部分,并演绎出独特的城市景观空间,使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不仅独具特色,而且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计师们首先要考虑的设计主题。

城市景观 设计 中国山水画 意境 《友松图》

《友松图》,明代杜琼(1396—1474)所作。杜琼,字用嘉,号鹿冠道人,世称东原先生,吴(今苏州市)人。山水宗董源,层峦秀拔,兼擅人物,纸本设色,纵29.1厘米,横92.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友松图》中有用竹篱所围的几间茅屋,屋内中堂有二人并坐,一书童正在开门,院外小山与庭院之间,画有石桌、石几,有盆中之松,置于石桌之上,有一人正欲展纸落墨;另有两人正边走边谈,神态生动自然。画面既有清雅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妩媚秀丽的庭园趣味。此画工写兼施,赋色清雅和谐,淡而不薄,轻重适宜,整幅作品用笔秀逸洒脱。

中国山水画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审美思想,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载体。意境又是中国山水画中的美学核心范畴,怎样能够将山水画意境中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与艺术境界完美地表达是画家们追求的极致。我们需要将传统山水画作品中的意境理解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并结合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从而体现造物艺术为人服务的本质特征。

随着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迅速发展,大量的景观项目涌现出来,例如景观设计行业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现代城市的公园、广场、滨水、道路景观、居住区景观等,而且城市景观设计也已经成为保护环境、改变城市形象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但当一个行业兴荣发展的时候,伴随而来的也有一些不良问题:如城市景观形象千篇一律,景观项目缺乏原创性。现代建筑材料的种类十分丰富,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发挥出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但是此类材料多为玻璃、混凝土、钢筋等硬质材料,因此人们将时时处于冰冷、坚硬的生活环境之中。如果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相互融合,构建独特的景观环境氛围,提升景观的自然意境,那么其在为人们提供基础的生活空间的同时,还可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这正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一、中国山水画意境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关系

如何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创作观念和设计手法成功地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如何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园林符号与元素用现代手法进行重新演绎,并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做到既能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又可传递出传统文化的信息,做到真正的“与古为新”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艺术家们独特的思想产物,凝聚了艺术家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富含情感与意境之美。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山水画的元素,能够将中国传统的自然美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设计师们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意境融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为城市建筑增添新的内涵与意境。从现阶段形势来看,山水画与城市景观的结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成为独特的现代城市造景方式。设计师们从传统山水画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将古代文人的景物布局创意以及景观设计理念创造性地应用于现代建筑之中,极大地迎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绿色社会的时代响应。毫不夸张地讲,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山水画的应用,是极富创意、极富现实意义的一次壮举。景观设计的民族性、艺术性、文化性特质将在引入山水画意境之后大大增强。

二、山水画意境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主次分明的构图布局

《友松图》是一幅典型的庭院小景画,描绘了庭院内的景物和人物的活动。卷首坡石上古松挺直,房屋隐露,树木丛围。正房内二人促膝而谈,身着红色官服、头戴官帽者为魏友松,身着蓝色布衣、手持书卷者是杜琼本人。此外还有两名书童侍茶。画卷中段为园内比较开阔之处,设有盆景、棋案,绘有两组文人活动,一为伏案作画,一为赏景漫游。卷尾面假山数峰,错落有致,结构密而不塞。假山上建有小亭,当是杜琼文集中所言的延绿亭。

“置陈布势”是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构图特征,主要强调了以自身构思以及立意为指导,遵照美的法则展开合理规划,体现物体色彩、大小的层次感。中国山水画在创作构图的过程中,善于将画面主体定为个性较为突出的树木、水流、山体等物。《友松图》中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画面中山水的主次之分必然是鲜明的,既有山峰、水流的主次之分,又穿插了树木的曲直、大小、高低之分。如果山水画中的创作对象喧宾夺主的话画面就会置于平板或者陷于混乱之中。所以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其主次分明的构图布局按照主体以及从属的构图原则生动地体现景观构筑群体的和谐之美,通过各类艺术手法的合理运用,将景观构筑物群落的主次之分凸显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景观设计多会围绕着特定的主景而展开,常常通过体量对比的方式来增添景观效果的层次感,突出重点意象,合理烘托主景的独特美感,构建和谐生动的整体景观效果。

2.自然山石的意境营造

在《友松图》中,山石的走向以及布局设计也极富规律感,主山脉以及周边山脉的走势有所不同。对于设计师而言,应该从山水画中吸收布局构景的思路,通过恰当的手法来体现建筑物的层次感,与此同时,还应该满足建筑学理念中对于空气流通、采光照明、植被绿化等方面的要求,在满足城市建筑的实用性要求的同时,还应该不断优化城市景观的外部观赏效果。

3.水体、植物的意境营造

水景是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表现对象,画中水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即动态水和静态水。典型的静水景观有:池、河、江、湖等;典型的动水景观有溪流叠水、高山瀑布等。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借鉴《友松图》的用水手法,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城市景观布局中,充分体现水体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做到动静结合,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如静态水景营造的意境平静从容,应该强调近景的描绘与构建;现代建筑给予人们的景观视觉感受是比较硬朗、冰冷的,因此可以将动态水景活泼明快的意境充分发挥出来,使得建筑景观富有跳跃性与韵律性,将其视觉感受合理地柔化,应该善于运用叠水、涌泉、喷泉等动态水景,营造出更富美感的艺术视觉效果。与此同时,还应该将“留白”的理念体现在静水营造过程中,善于运用周围的点缀与布置来提升静水意向的表达效果,合理地穿插水边植物、山石机理、驳岸等景物,使静水意向的恬静淡然之美呼之欲出。

松、竹、菊、兰、柳、芭蕉、枫、银杏、梅等植物常常出现于中国山水画中,这些植物往往以特定的搭配方式粉墨登场,为观赏者带来了美的享受,让其感悟到别样的自然之美。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也应该从山水画中的植物配景理念中汲取有价值的思路,根据植物具有的不同的审美功能与形态特征去布置。应该通过树木组合方式的变化来营造不同的景观意向,增添城市建筑的生态美感,使得城市空间富有层次感。与此同时,还应该关注色彩的搭配,利用植物的季节性特征以及形态特征来营造富有层次的活动空间,使得景观环境富有四季之美,生机盎然。城市景观设计中切忌有多多益善的心理,即认为植物种植量越多越好。必须要体现“留白”的理念,营造一种景色延伸之感,让游览者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增添其遐想的空间,主要通过植物障景、透景等加以体现。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框景中融入枫树、松树、梅花等植物元素,通过合理的布置与种植带给人更为美好的休憩空间。从城市景观建设的角度来看,搭配种植景观树木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态效应以及视觉效果。

三、中国水墨画的视觉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审美意蕴

一直以来,笔墨都被视作中国水墨画中重要的视觉语言,主要通过笔墨的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容,是历史文化人文背景的积淀,是对现实生活的映照。中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也恰当地运用了中国水墨画的理念,营造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生动地表现出来。中国苏州博物馆的建筑景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设计者贝聿铭先生将中国山水画的意象糅合在白墙灰瓦中,将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氤氲在了独特的建筑物中。贝聿铭先生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奠基者,其对于现代景观的贡献是极为突出的,真正实现了利用笔墨水韵的表现手法来体现本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

中国山水画赋予了中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独特的传统之美,对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设计元素的完美结合既是景观设计史上的壮举,更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设计者应该立足于时代背景,不断吸收与运用山水画中的精髓之处,为城市生活环境的构建贡献更多的力量。

[1]符东明.浅谈中国山水画意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2).

[2]杨中贵,陈文志.水墨画视野中的现代景观设计[J].艺术教育,2010(9).

[3]张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思想的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3(9).

作 者:张 爽,黑龙江东方学院艺术设计学部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山水画景观设计景观
建筑景观设计中色彩应用探究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郑燕宁景观设计作品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