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中德和中欧的相互了解添砖加瓦

2017-07-13 11:40方祥生
神州学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国际部海德堡记者站

方祥生

中德建交后上世纪70年代首批赴德留学人员代表。1972年至1973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学习;1974年至1975年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应用语言专业学习;1975年至1981年在中国驻德使馆工作,任翻译、随员;1981年至1988年在《人民日报》国际部工作,任编辑;1988年至2014年在《光明日报》国际部工作,历任编辑、驻奥地利维也纳记者站站长、驻德国波恩记者站站长、国际部副主任、国际部主任。

1972年中德建交后,我是第一批中德互换的10名奖学金生之一。

我们于1974年3月到德国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当时的欧洲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当我们这批来自“红色中国”的黑头发学生出现在海德堡街头的时候,立刻引起了当地的关注。时任巴符州州长费尔宾根将我们请到了州政府,亲自会见我们并向我们了解中国情况。《明镜周刊》和当地媒体都对我们在海德堡的学习与生活进行了报道。

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海德堡当地居民对我们、对中国的友好。无论在公交车站还是在街头小歇,经常有当地居民主动与我们聊天。有的没聊几句就问,能否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我们起初以为这只是客套,没想到周末果然就来接我们了。这样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有几次。留学期间,海德堡居民对我们的热情、对中国的好奇与兴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我后来工作的动力。

留学结束后,我先到中国驻德使馆工作。又到《人民日报》国际部,后去《光明日报》国际部。回顾近40年的职业生涯,我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为增进中德、中欧的相互了解而出力。作为驻外记者,我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撰写了数以千计的文章,涉及德国的城市管理、旧城改造、食品安全、医疗改革、养老体制、住房政策、税收制度、转移支付、科技规划、网络警察、绿色农业、环境建设、教育体制等,向中国读者介绍德国的做法和经验。

驻外期间,我还去德国电视二台做直播;去汉堡的世界经济研究所、东亚研究所、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应用政策研究中心(CAP)等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去学校和社团作报告,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发展,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

“中德市长培训项目”于1982年开始,持续了30多年,有近千名中国市长到德国进行交流培训。“德国经验”对中国的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貢献。中德双方的主管部门都称其为“奇迹”。我有幸从1984年开始,以翻译的身份参加该项目20多年,成为该“奇迹”的见证人之一。

其实,我们第一批赴德留学的10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为促进中德和中欧的相互了解添砖加瓦。如果用金钱衡量,我们并不富有,但在促进中德人文交流、增进相互理解方面,我们作出了各自的特殊贡献。我的留德同学们,我为你们自豪!

猜你喜欢
国际部海德堡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游园学记——北京君谊中学国际部
海德堡古城堡,那抹王者之气的沧桑美
德国海德堡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