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英语听力微技能中“微”的意义

2017-07-13 12:29胡惠琪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语篇听力

胡惠琪

【摘要】随着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英语技能中最基础的听力能力已越发重要。因此,了解微课和英语听力微技能中“微”的意义就显得较为迫切。本文基于微课的概念与英语听力微技能的特征来分析两者中所蕴含的“微”的意义,探究实际教学中“微”的体现及二者相结合所能达到的效果。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微课 英语听力 微技能

一、微课与微技能

1993年,美国有机化学教授Mc Grew提出了一堂时间为60秒的化学课,旨在让非专业人士在其他场合中也能学习化学知识。1995年,英国教授Kee也提出了微课的前身“一分钟演讲”。1998年,位于新加坡的某培训机构(国家教育学

院)开展了微课程研究项目,主要目的是培育教师建立微型课程的能力。David Penrose又于2008年正式给“微课”做了定义:“微课是秉持建构主义思想,以选定某个简明扼要的中心话题为教学内容,在线播放的六十秒视频課程”。2011年,胡铁生老师把微课界定为“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实际需要,利用视频来展现教师在课堂中针对某个教学步骤或碎片化知识进行讲授的各类教学活动的整合”。

技能是活动方式或动作方式。《辞海》定义技能为: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能力。高明书在其编写的《教育心理学》中提到:技能是运用个人的知识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加以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展开某种活动的行为方式。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及智力技能。每个技能可以分为小技巧,即微技能,人们可使用各种技巧解决实际问题。微技能支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包含语言学习,是一种反映人潜在心理认知的能力。微技能(micro‐skill)指完成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另外,英国语言学家John Munby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视为更小的语言技能,微技能是各项语言技能的内核。

二、微课中“微”的应用

微课虽短小精悍,形式微小、内容微少,但在应用上能达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微课在“微”中呈现了完整、统一的结构,主题中心,使学习者收获更多的知识。

微课的视频虽短但主题鲜明。在一个简短的微视频中,制作者通常忌讳承载的知识切入点过大、过于空洞。微课往往通过一段教学视频,要求在约10分钟的时间内只呈现出某个典型知识点,并开始围绕教学活动开展具体的学科知识或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要完成的众多教学内容、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相比,微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任务更加简洁明了,教学主题更为突出,教学方向更加清晰,它的设计和制作都仅围绕一个教学主题。

微视频话题虽小但涉及的知识面广。微课是一个反映某一教学主题的短期课程。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制作者通常选择一个知识节点或片段对微课进行设计。此外,微课程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视频,并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理念和富有教学智慧的教学设计等内容。总之,微型课程是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即使是一个微小的教学片段,也能展示出制作者对其作出的合理规划:怎么布局,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条理清晰。

三、微技能中“微”的应用

微技能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活微技能、语言微技能、课堂微技能等。然而,技能的层层细化则是微技能之“微”的体现。

以听力技能为例,听力主要包含有感知、解释和信息迁移三大类技能。就感知技能而言,学生需要掌握对听力材料的整体理解以及细节识别,如时间、地点、人物、场景等。达到这一点,我们还需要提高更为微妙的识别与分析能力。学生需要有选择地听,通过留意语篇中的关键词(包括名词、动词、数词、形容词、代词和副词)、句式或事实,集中注意力于和主题密切相关的信息,以确保听力理解活动的正常运行。

另外,听力中的解释技能还包括预测及推测技能。预测是一个外部信号,它通过激活大脑内的图式来产生预期,经过感知循环证实、修正和扩展预测来确认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连续选择、理解、总结听力内容的过程。教师根据标题和主题词引导学生预测听力材料的类型和相关情节,培养学生在整体层面上对语篇的理解能力。同时,学生根据语篇的相关知识,对听力语篇中的词汇意义、句子意义以及篇章意义进行猜测,从而促进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在听力理解进程中,学习者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推理出语篇中含蓄表达的语义,揣摩出说话者表达的意图。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吸收足够的词汇、语法知识,可以利用推理这一思维方法推测出说话者的言外之意。这种主动思维过程正是学生在学习听力技巧是较好的突破口。同样地,信息迁移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则有赖于学生熟悉并学会快速记录、整理笔记最后概括总结所听内容。

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中的听力能力考核目标,学生熟悉英语听力的各项技能则十分必要。只有掌握听力技能中的各项微技能,学生才有可能走出听力困境,并从整体上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四、二者结合下“微”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微课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学校有专门的微课平台可供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另外,各大微课网站也纷纷涌入人们的视野,如乐而思、传课、好知及第九课堂等。这些微课网站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通过网络实时传播并更新知识,学习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微课也可成为传递和传播听力微技能的知识分享平台,从而让学习者有机会走出听力理解的障碍。

所以说,一方面,鉴于学生个体所掌握的词汇、语法差异,微课视频将选取的听力材料分为容易、适中、偏难、难四种,争取让各能力阶段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英语听力的微技能时,微课程教学应以每一项微技能的训练作为一个或多个微视频,让各个层次的学习者能理解这些听力微技能,各个击破,从而学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其次,微课环境下的微型课堂可以制作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听力技能培养的课件、教案、习题,而并非教师通过教学视频资源库建设中的“以评促建”在视频中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的工具,结果却疏忽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最后,听力微技能的培养和听力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生活常识以及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微课教学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储量优势,向学习者提供听力材料中有可能涉及到的语言与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学习听力微技能乃至其它知识的热情,降低阻碍听力水平提高的消极因素。

参考文献:

[1]John Muby.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Kee T P.The one minute lecture.Education in Chemistry.July 1995,100-101.

[3]Mc Grew,L.A.(1993).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Journal of Chemistry Education,70(7):543-544.

[4]Shieh.D.(2009).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55(26):A1,A13.

[5]高明书.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出版社,2004.

[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7]任庆梅.英语听力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8]施丽华.从PPP到TBL:中学英语教学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语篇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