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之我见

2017-07-13 14:41刘斯年
资治文摘 2016年9期
关键词:增强文化自信青少年

刘斯年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如何增强全民的文化自信,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首次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的两年间,习近平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特别是2016年5月和6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随着全球经济化下的外来文化冲击,特别是信息时代的来临让中华文化面临新的挑战,新一代中国青少年如何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青少年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不同地区的多项调查中,当代青少年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漠然和对美国式大众文化的热衷与痴迷。因特网的普及及信息传递模式的转变更使外来文化的意识形态畅通无阻,迅速有效地同化着中国青少年。许多青少年热衷于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却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很多青少年中有“手机控”、“网络瘾”、“强迫刷屏”、“零回复抑郁”等行为失衡问题,在网络空间里,他们往往以“潮人”自居,既可以疯狂地追求“偶像”,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粉丝”。同时,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伪道德事件频出,社会正常的道德环境受到冲击,青少年在道德评价和社会认知中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应深入分析和认知这一现象的本质,即一方面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外衣下,推行文化扩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刊物《第欧根尼》在一篇题为《大众文化和世界文化:论“美国化”和文化保护主义政策》的文章中指出:“年轻而咄咄逼人的美国文化威胁着古老欧洲的古老文化。”美国学者弗兰克·宁柯维奇在《文化外交》一书中更毫不掩饰地指出,“文化手段和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样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美国的文化扩张不仅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忧虑,也遭到了英、法、日等发达国家的抵制,全力加速本国因特网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维护本国的文化特性和文化主权。另一方面互联网媒体的即时性、便捷性、娱乐性、共享性等特点,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在网络上交流信息、共享资源、娱乐放松,容易依赖于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容易产生猎奇心理,容易获得心理的伪满足。

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国内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引导不够,特别外媒利用新媒体大肆进行文化倾销、文化覆盖,如时时刻刻宣传着金钱与欲望;有不断“炫富拜金”的娱乐圈演员,每天都在展示着他们如何轻松得到比科学家们多无数倍的收入等等,使青少年思想关注力偏移,价值观扭曲变形,道德评价和社会认知偏离正常轨道。

二、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建议

少年强,则国强。面对经济全球化下的文化全球化浪潮,以及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新媒体文化变革,营造风清气正的青少年文化成长环境,全面增强新一代的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刻不容缓。

1抓早抓小,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从启蒙教育开始,就要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通过汉字、词语、句子、文章、诗词等不断让中小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美,然后再逐步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能力。

2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适时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教材编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境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3、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4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重点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拓宽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

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的长效教育机制。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做好图书出版规划,创作、出版一批青少年喜爱的影视片、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

5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6正确认识外来文化,保持中华民族文化个性不动摇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全球化,我们要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要自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學习,自觉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青少年是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我们应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懂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化结晶,读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读懂中华文明为何能不朽的传承;自觉肩负起增强文化自信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增强文化自信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发展增强海洋经济的策略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构建学生参与课堂的措施探讨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共产党员要增强信仰定力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